七十老人:人到老年,只有兒媳才靠得住

日常生活中,對父母最暖心的應該就是女兒了,從出生開始就是父母的小棉襖,家裡最寵溺的小公主,同時,女兒也是最家庭勤快的小幫手,也是父母難過時的安慰可人兒。

女兒有的,父母都會有,女兒沒有的,也想辦法讓父母擁有,女兒只想把最好的留給父母,可是女兒的這種好太短暫了,並不是她們變得不孝順了,而是女兒長大了,也要有屬於自己的生活。

七十老人:人到老年,只有兒媳才靠得住

對於天下所有的父母來說,女兒出嫁的那一刻是難過又無奈的,結婚近點還可以經常看到,要是遠嫁了可能一年也難以見上一面,甚至幾年見不到一面。

為了避免無奈的分離,有些父母就和女兒一起生活,讓女兒給他們養老送終。但是很多父母不願意,首先是不想打擾女兒的生活,增加不必要的麻煩;其次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養老是兒子的事情。

七十老人:人到老年,只有兒媳才靠得住

很久以前,我經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那麼多人都希望生兒子,兒子的作用是什麼,是養老還是傳宗接代?其實在現在在很多老年人的觀念裡,都埋藏著四個字:“養兒防老”。而這裡的“兒”更多時候偏向於兒子。

現如今社會,一般男人都是家裡的頂樑柱,不可能24小時都在父母身邊。而且大多數男人都屬於粗心大意的性格,不可能像女人那樣無微不至。

綜上,靠兒子養老似乎也不太靠得住,雖然兒子也孝順,可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把希望重任寄託在妻子身上,為自己盡孝了。

七十老人:人到老年,只有兒媳才靠得住

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散文家、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說過:“妻子對年輕的男主人來說是女主人,對中年男子來說是朋友,對老人來說是護士。”由此可見妻子在一生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多麼的重要,從父母的女兒變成了人妻,再從人妻轉變成了照顧小孩和老人的護士,她們的偉大我們無以言表。

在我們身邊,聽到的都是誇女兒和兒子的言辭,幾乎聽不到一句誇兒媳的好話,是兒媳不夠優秀嗎,還是不討人喜歡,其實都不是,要怪就怪人們對兒媳婦根深蒂固的偏見,在大多數老年人的眼裡,媳婦是別人家的,娶來生兒育女和照顧老人是兒媳婦應盡的本分,優不優秀並不影響他們對待兒媳婦的態度。

七十老人:人到老年,只有兒媳才靠得住

這種偏見隨著時間流逝會也許會讓比較睿智的老年人很早就想清楚這個問題了,所以對兒媳婦比子女都要好,因為他們知道最後把自己送走的最終會是兒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