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的三陰三陽與《傷寒論》的三陰三陽有什麼區別?

NiKo4


《黃帝內經》分成《素問》和《靈樞》兩個部分,《傷寒雜病論》被後人分成了《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個部分。

《黃帝內經》和《傷寒雜病論》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主要是通過“陰陽五行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等方面整體論述了生命和天地、疾病的關係,並從經絡角度指導了用針的方法,它的三陰三陽是對人體經絡腧穴的分類整理,並結合五運六氣論述了外界環境對生命個體的不同影響。

而《傷寒雜病論》主要是總結歸納了《湯液經》和《神農本草經》的用藥組方思想,用六經辯證法對外感病進行了分類,其三陰三陽更著重於人體臟腑對疾病的症狀診斷,而對經絡腧穴的論述較少。

所以三陰三陽在《黃帝內經》裡是針灸治病的主要依據,其細化到六經經絡的每一個穴位,甚至於外界環境的變化也考慮進去了。但是《傷寒雜病論》是借用了三陰三陽對病位進行了分類,並主要按疾病的症狀表現細化了用藥組方的方法,所以我們說《傷寒雜病論》是方書之祖。

以上是我對兩者之間區別的粗略理解,不妥之處望各位不吝賜教。




猴哥噁心


本來只是每個學中醫者都應該明瞭的一些基本概念,現在卻成了困擾人們、議論得莫衷一是的難題,難怪中醫沒落到今天面目全非、幾近消亡的境地,我們不能真正理解我中華民族古聖先賢對自然萬物的認識,敗光祖先遺產,到了不明真理、只會機械套用前人經驗的地步,愧對我中華民族古聖先賢在天之靈!

關於本題提問,我們須先對《黃帝內經》和《傷寒論》兩部經典之學術地位作個界定。當前中醫界絕大多數人把這兩部經典置於同等地位,混浠了中醫源、流之別。這種對源、流的混淆,使學界只重應用、發揮,失卻了朔源明理之學術態度、迷失方向,最終導致中醫到了只會機械套用前人應用發揮經驗的地步。連基本概念都無法理解,流行的一套成為無源之水,很快就會枯竭!中醫恐將亡,中醫學子,醒醒吧,不然我們將以何面面去見我們的古聖先賢!

與《道德經》全面解《易》不同,《黃帝內經》是側重從生命學角度解《易》之作,她以文字形式從生命真相角度解讀伏羲開天之作《易》,屬中醫學術源頭經典,而《傷寒論》只是根於諸源頭經典的應用發揮,而今日之自稱經方派諸大神把仲景置於中醫學術至高無上地位,機械套用,不思朔源明理,嚴重偏離仲聖之衷,頑固地當起豬隊友,在中醫衰落進程中起推波助瀾作用!本人絕無否定仲聖功績之意,但是求求大神們,放過中醫吧,不要阻礙中醫復興而不自知,行嗎?

迴歸正題,《黃帝內經》、《傷寒論》都出現太陽、少陽、陽明和少陰、厥陰、太陰三陰三陽概念,源、流差異,其概念函蓋還是有所不同的。

作為中醫源頭經典之《黃帝內經》,其三陰三陽全面函蓋了自然界陰陽化生之氣化陰陽(也稱六氣)、自然界氣化陰陽在人生命產生、存續的不同存在、運作方式、六經運作及經氣;而作用中醫學術應用經典之《傷寒論》所提三陰三陽,直接體現的是六經和經氣概念,而六氣在六經中如何存在、運作沒有很直接的表現。這樣一來,相信仲聖至上者會不明六經六氣運作基理、不明疾之傳變順逆何因!

內經所述三陰三陽,對應老子《道德經》中無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三“,無為無極,即道,一為太極,二為陰陽,三為三陰三陽即六氣,萬物為五行,五行有形之物之各有差異而呈萬物之現象。這其中之代表六氣之“三”在包括中醫學術在內的正統易學中處於樞紐地位,萬物(包括人及人之臟腑形骸)皆由陰陽六氣交合化生並由六氣維持其運作。在生命過程中,太陽與少陰、少陽與厥陰、陽明與太陰兩兩配對交合依次化生不同五行屬性之臟腑形骸,是使命完成之後,又是六氣兩兩交合產生六經經氣勾通生命精氣神先天系統和五行後天系統、推動並輸布後天系統運化而來水谷精微濡養形骸,使生命現象得以充分體現。

《傷寒論》所表述之三陰三陽,只直觀地體現六經。當然,六經運作機理就是六氣交合產生經氣(陰陽交合氣化)推動脈中水谷精微氣化輸布,但若無內經等易學源頭知識認知,則無法明白六經運作機理,也就無法真正理解經氣不正引邪入侵及陰邪傳變順逆原因。(待續)


魔鬼166515121


《黃帝內經》

自然界既然有陰陽二氣的變化,也有陰陽氣多少這種量的變化,所以拿陰陽氣三陰三陽來命名人體的髒府經絡。

三陽指的是太陽、明陽、少陽。

三陰指的是太陰、少陰、厥陰。

三陽中的太是大的意思,陽氣量是三份;明陽中的明是顯著的意思,陽氣量是二份;少陽中的少是小的意思,陽氣量是一份。

三陰中的太是大的意思,陰氣量是三份;少陰中的少是小的意思,陰氣量是二份;厥陰中的厥是極盡的意思,相對少陰來說,陰氣量比少陰的陰氣量還少,因此厥陰的陰氣量是一份。

根據髒府的生理功能,根據髒府和經絡陰陽氣的量多少,也根據人體體表接受陽光照射的多少,來命名人體的髒府經絡。

《傷寒論》

《傷寒論》中的三陰三陽有“系統論”與“體質學說。”

系統論指人體存在六大系統:太陽系統、明陽系統、少陽系統、太陰系統、少陰系統、厥陰系統。

太陽系統對人體衛外功能的概括;明陽系統是對大小腸功能的概括;少陽系統是調節情志疏利氣機功能的概括。

太陰系統是對人體脾胃運化的概括;少陰系統是對人體內部水火交濟功能的概括;厥陰系統是人體控制情緒的概括。

體質學說:人的體質可分為太陽體質、明陽體質、少陽體質、太陰體質、少陰體質、厥陰體質。每種體質根據正氣強弱,陰陽偏差再分三個亞型。是體質的分類更加明確具體。





大閱界


黃帝內經的三陰三陽是陰陽之氣各有多少的劃分為三陰三陽。

三陰三陽是四時、晝夜,陰陽消長變化的自然規律,根據不同時空條件把陰和陽各自分為三數。

即:一陰為厥陰,二陰為少陰,三陰為太陰;一陽為少陽,二陽為陽明,三陽為太陽。在定位上:有上下左右之分。在定性上:有陽盛衰之分。在定量上:右太、少、厥、陽明之分。也可說成為六氣:風、火、暑、溼、燥、寒。三陰三陽與六氣的關係:厥陰之上,風氣主之;少陰之上,熱氣主之;太陰之上,溼氣主之;少陽之上,相火主之;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太陽之上,寒氣主之。

傷寒論的三陰三陽是近代醫學家繼承了仲景所創六經辨證後把: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等為三陽三陰辨證方法的簡稱。根據辨證之法:臟腑、經絡、氣血、陰陽、表裡、寒熱、虛實諸證,兼容理法方藥皆備,形成了一個臨床實用的辨證論治體系,為中醫的發展之路鋪墊了優良基石!


創維維修中心


個人膚淺理解,僅供討論。

《黃帝內經》的三陰三陽,主要從整體上論述了人的經脈氣血的運行以及生理病理的變化等問題,主要指導學醫者從宏觀上總體上進行把握,有指明前進方向的作用。《傷寒論》的三陰三陽,是將具體的疾病大致歸納為六大類,按疾病類型歸結到三陰三陽裡面,使之清晰明瞭,更易為學醫者分類學習、記憶以及加深對各類型疾病的認識及用藥規律,在臨床中更有益於辯證施治、診斷用藥、處方加減等等。

比如,《傷寒論》對太陽病的定義和診斷: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首先,太陽病人的脈是浮的,並且頭項強痛而且惡寒;太陽病又分為中風和傷寒:發熱、汗出、惡風而且脈緩名為中風;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而且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只要有這一類脈證的,都歸結到太陽病的範疇,這樣,為學醫者的學習、記憶、融會貫通以及舉一反三甚至創新提高都很有好處,而且為以後的臨床實踐中正確的診斷、處方用藥、隨證加減都指出了清晰的路徑。


雙啟550


首先感恩老祖宗留給我們這麼大一筆財富《黃帝內經》。內經中三陽三陰是指:太陽 少陽 陽明 太陰 少陰 厥陰。陽為何氣,陰為何象呢?這就是老祖宗智 慧!不是隨便來的。手六經三陽三陰,足六經三陽三陰,十二經巡行人體全身。每個經後面還加上一個髒和腑的名字,六陽經通髒,六陰經通腑。陽髒就是我們能摸到的,陰腑是骨頭包得嚴嚴實實的,摸不到,你說古人多有智慧!在人類還不是直立行的時候,就是四肢著地那時候,背向著天為陽,腹向著地為陰,陽經走背,陰經走腹,只有陽明起開闔做用的在腹面經過乳頭。然後這只是現代解剖學能讓我們肉眼能觀察到的,而巜黃帝內經》中陽陰還有更深層的意義。那就是情志。


為什麼要學中醫


1. 傷寒中幾日流轉,這個被很多大家認為是他人衍文。作為實踐大家的醫聖,斷不至於膠柱鼓瑟。

2. 傷寒的六經是講的部位,表-裡-半表半里,合上陰陽,而為六經。和內經的六經不是一回事。可能有聯繫,但是關係不大。

3. 後世很多以內經推演傷寒,錯誤百出,這個嶺南一大家曾有論述。胡希恕也曾有說法。

4. 實踐出真知。追究老祖宗的本義,不如以實踐醫案,以真實數字統計和效果去評估。

而不是一味在這BB。


禺梵


你確定你學的中醫這樣分?中醫的陰陽論怎麼到了你這就兩個體系了?陰主降,陰中也有陽,陽主升,陽中也帶陰。陰盡轉陽,陽盡轉陰。左升右降。手之三陽,自手走頭。足之三陽,自頭走足。手之三陰,自胸走手。足之三陰,自足走胸。不管你什麼治法,中醫就離不開這三陰三陽的定律,脫離了這個定律,開始就是錯。別談治病了。內經的三陰三陽論和傷寒論的出入不是很大。不同的是傷寒論提出的治療方法大多是用錯藥引起的別經病症。同吋傷寒論的中風"傷寒"與真正的"傷寒"沒有區分好。同時傷寒論的溫病與燥病沒有解涗清楚。可能是流傳與翻譯出的錯,畢竟傷寒論是後世抄錄的。不是原書稿。內經也是王敊和翻譯的。也不是原書稿。但不管怎樣三陰三陽是陰陽變化的總體系。不容反駁。


遁一醫者


《黃帝內經》中的三陰三陽分兩部份!一:天道(素問),二:人道(靈樞)。《傷寒論》的三陰三陽指天道。


叄卍伍


如果想入門古中醫,這兩個體系千萬別混在一起,否則此生錯過。一個是總論和經絡針灸體系,一個是湯液學(中藥)體系,這兩個體系,一個從外向內治,一個從內向外治,很不同,湯液學源頭《湯液經》,從一個體系入才行,入門後才能通透,如果學中醫開始就混在一起,沒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