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几个缺点,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创业成功》

沉寂了一段日子的罗永浩,最近又再次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

3月2日16点45分开始,在这3分钟的时间里,罗永浩接连转发了6条有关黑鲨手机的内容,从测评到配置、硬件解说等一应俱全,老罗变身成种草达人,就差自己亲自上阵解说了。

随后这条微博还被雷军、常程、王腾、卢伟冰等多位高管进行了新一轮转发,热度越来越高,罗永浩还再次评论一句“好手机”。

雷军、常程、王腾、卢伟冰都是小米自家人,为自家产品站台无可厚非

但罗永浩如此热情,就让人有些疑惑了,他和小米和黑鲨都没有任何关系,并且专门辟谣说这并不是广告,是纯纯的热爱,经过这一波骚操作之后,不少网友都认为老罗是要加入小米。

《有这几个缺点,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创业成功》

难道去年才出版了《创业在路上》的罗永浩,创业路就如此结束了?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这是罗永浩的至理名言。

从17岁高中辍学开始,罗永浩卖过二手书,也卖过走私车,一直混迹在社会的底层。

28岁罗永浩通过一封长信打动俞敏洪,没读过大学的他靠自学,成为新东方当时最受欢迎的英语老师。

2006年34的罗永浩从新东方辞职,从此开始了创业生涯。

这期间他做过牛博网,开过自己的培训学校,出过书,也做过全国巡回演讲,并且信心满满的创办了锤子科技,均以失败告终。

锤子科技失败后,老罗又准备做电子烟,还没起航,电子烟就被3.15晚会点名,干一行灭一行,老罗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行业冥灯”

从高中辍学到今天,罗永浩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并且它的能力也一定得到了同行的的认可,不然不会多次失败依然会有人为他投资。

但创业十几年依然没有取得成功,也必然有某种致命的缺点。

虽然每个人都有缺点,但创业这事对人的要求更高,既有人能从摆摊开始一步一步做大,走向巅峰,也有人起步条件很好,却屡战屡败最终变得负债累累。

为什么呢?

因为有些缺点不改变,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创业成功。

01 犯错后无法得到正确的反馈

有一个效应叫”黑暗球场效应“,

《有这几个缺点,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创业成功》

我们打个比方,如果我们练习投篮,即便是没有专业的人指导,我们自己对着球框反复练习,时间久了投篮成功率一定能提高不少。

可是,如果在一个黑暗的球场中或者蒙住双眼练习呢?什么都看不见,投出去的球,自己也不知道进没进,或者离篮筐有多远,因为什么都看不见,所以每次出手后没有一个正确的反馈,你就没办法知道自己应该改善什么?是力量大了,还是角度不对,就算练上几年,也很难进步。

创业这事之所以难,因为他没有标准的流程,做一道数学题,做错了,到底错在哪?马上能找出标准答案,但创业失败这事,有太多的环节和因素可以决定成败,也很难有一个标准答案。

也因此,大多数人创业失败后,或因为过度自信,或因为不愿承担责任,都会把失败的原因归咎到自己以外的事物。

这就使他们变成了球场上蒙着双眼的投篮者,犯了错误无法得到一个正确的反馈,也就失去了改变缺点的机会。

罗永浩一定比我们大多数人都更有能力,能从高中辍学经过努力成为新东方的讲师、开办牛博网,然后创办自己的培训学校、出书演讲到后来创办锤子科技,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可是到了他创业的时候,牛博网倒闭他说是大环境不好,手机不好卖,他说消费者不懂,同行没梦想。

后来他又出了聊天软件,依然没弄好,责任也被归咎到因为腾讯不让微信分享链接,可是他好像忘了,同样被禁止分享的抖音却成功了。如果是一个优秀的创业者,我想在确定这个项目之前就应该想到腾讯不会配合他,就像我开了一家饭店又想去同行店里发传单,大概率也会被禁止入内。

做手机的时候罗永浩无数次说自己才是乔布斯的接班人,在一次演讲中他说:我为什么对这方面这么自信呢,就是完全不能阻挡的,不可救药的自信,就是吃了退烧药都退不下去的自信,就这么说吧IOS到现在,一直到5.1历届版的设计理念,百分之六七十的创新,都是我预见到的。

他这么自信的同时,却没有去思考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创意都是他先想到的,却是苹果先实现的,是自己的行动能力不足?亦或着只是事后安慰自己的借口。

以前的罗永浩,当他有了去机构当讲师的想法时,他做的是努力改变自己,苦学英语,通过升级自己让别人认可他。

但到了他创业以后,,他的想法变了,当他或他的产品得不到认可的时候,想到的不是改变自己,而是要求别人改变观念。

所以说即便是一个非常出众的人,到了犯错不愿意认错,不愿意改错的时候,也许就离成功越来越远了!

02,对自己定位不准

创业想成功,要么改变自己的缺点,要么发挥自己的长处。

我开过网吧,也开过球厅,但都表现平庸,为什么呢,因为我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点,就是不善与人交际,没办法和顾客打成一片,这就很难保证顾客的忠诚度。

尤其是网吧、球厅这种行业,顾客停留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到收入,你对顾客特别热情,顾客就会觉得自己格外被重视,环境既熟悉老板也热情,呆在店里就会特别自在,不但自己愿意常来,更愿意带朋友来,带新朋友来的时候,让朋友看到自己被如此重视,还能满足一下小小的虚荣心。

比如我开球厅的时候,对面也有另外一家,装修和球桌都比我的店差一些,但生意火爆,因为对面的老板非常善于交际,并且也是一名台球爱好者,和大家能打成一片,消费者去他那里打球就会觉得氛围很舒服。

当我意识到我这个缺点的时候,我觉得短期内我很难改变我的交际能力,那我能做的就是回避我的缺点,我交际不行,但又想创业怎么办?

后来我选择做网店,很多面对面我很难说出口的话,开网店时完全不用顾虑,也因此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随后我也做了自媒体写作,一年收获了几万粉丝,主要的原因也是规避了我不善交际的缺点,只要我的思路足够清晰,能表达出独特的观点,交际能力弱的这个缺点,在做自媒体和网店时,对我影响就微乎其微。

如果说罗永浩一开始就坚持做培训行业,直到今天一定会取得不小的成就,因为他的表达能力,通过演讲感染别人情绪的能力都非常突出,培训行业,或者类似樊登、得到这样的自媒体,都能充分发挥他的特长。

但是他选择去做科技行业,去做手机,虽然他的营销能力感染能力都非常强,但做产品只有这些是不够的,对商业的判断,产业链的整合这些都是他的弱点。

当一个人创业的项目会充分暴露自己的弱点,短期也无法改变这个弱点的时候,失败就是大概率的事。

03 越不懂 越自信

如果说罗永浩的失败是因为自己不愿承担责任并且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那还有另外一种人,就是输在了迷之自信。

还有一个效应叫,邓宁-克鲁格效应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你听没听说过柠檬汁可以做隐形墨水?这是真的。就是用柠檬汁写在白纸上的字,干了以后就看不见了。然后比如说用电吹风一加热,字迹就能显现出来,这是因为柠檬的酸性腐蚀了纸张。

话说1995年,美国有个叫麦克阿瑟·惠勒的中年男子,单枪匹马抢了两家银行 。银行的人没难为他,要钱给钱。电影里一般抢银行的都带个头套,但是惠勒没有采取任何伪装措施,他甚至还对着监控摄像头笑了笑,抢完银行就愉快地回家了。

当天晚上警察就抓住了他,并且出示了监控录像带的证据。惠勒感到很震惊。

说,不对啊,我已经在脸上抹了柠檬汁啊!

也许他听人说过柠檬汁可以隐形这个知识。但他显然误解了“隐形”的意思。

这个强盗之所以如此愚蠢,就是因为越不懂,越自信。

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人在一知半解的时候往往是最自信的。

惠勒的愚蠢惊动了康奈尔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叫戴维·邓宁,随后他跟自己的研究生贾斯汀·克鲁格搞了一项研究,邓宁和克鲁格招募了一批美国的大学生。首先戴维·邓宁团队对这些人在幽默感、逻辑推理和语法这三个项目上的能力进行了考核评测。

戴维·邓宁团队按考核成绩把大学生分为了四组,然后让四组学生自己评测心目中的自己。

最终的结果,在考核中实际得分最低的第一组,他们的得分是最低的百分之十几,但自我评价时他们自认为超过了60%的人。

相反考核得分最高的第四组,自我评价时反而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只有在幽默这一项上低分组对自己的高估不那么明显,这可能是因为自己幽默不幽默,自己还是比较清楚的,毕竟你讲笑话别人从来没笑过 —— 但即便如此,低水平组的人还是大大高估了自己的幽默感。

所以这个结论就很明显,那些能力差的人,自我评估能力也差。这就是“邓宁-克鲁格效应”。

平时我们经常会见到一种人,对任何事情都能侃侃而谈,虽然在别人看来漏洞百出,但他自己却胸有成竹,他是强词夺理吗?其实也并不是,只是当一个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就会以为自己全知道。

04 你越不知道,就越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我们有时候会说某人迷之自信,之所以这么说,因为自我评估能力强的人,会很虚心,但自我评估能力差的人,因为认不清自己就会迷之自信,最终,越虚心的人越进步,越骄傲的人越落后。

虚心的人就更愿意学习,越能认清自己,不断进步。越骄傲的人,就越迷之自信不愿意接受别人的观点更不愿意提升自己,心理学上有句名言,你越不知道,就越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自我评估能力差,就会导致高估自己,直接的后果就是出了问题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总把问题归咎于别人,用一个词说就是迷之自信。

我平时会玩一些网游,举个游戏的例子,平时玩英雄联盟,游戏有个认输系统,就是本队队员认为打不过对方,可以投票决定是否认输。

直观的感受就是,分段越低越爱认输,本队表现最差的那位,经常也是发起认输的那位。

这就是“邓宁-克鲁格效应”,那些能力差的人,自我评估能力也差,他并不认为输掉比赛是自己的原因,他认为自己的能力很强,只是队友太差,所以想尽快结束比赛,开始下一局。

这也是1v1竞技游戏一般不会太火的原因,除了没有团队合作的乐趣,自我评估差的人要面对真实的自己,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再拿逻辑推理举个例子,一个逻辑推理强的人,听到一个水平比自己高的人讲道理,他至少能听懂,就会觉得这人好厉害,自己还有很多要提升的空间。

可是如果一个逻辑推理很差的人,听完别人的观点根本分不清对错,再加上大部分人天生的自我感觉良好,就会认为是别人不行,自己还是很棒的。


《有这几个缺点,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创业成功》

看看上面这张图,一知半解的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还以为已经很懂了。直到经历一次信心的低谷,才有可能走上成功的路。

为什么说有可能呢?因为经历了低谷,会有一部分人认清了自我开始改变,但依然还会有人觉得,我之所以输的这么惨,不是因为我不行,是因为这条路不行,换一条路继续迷之自信。

为什么这个效应直到1999年才被重视?因为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做着朝九晚五千篇一律的工作,自我评估能力强一些差一些没什么区别,日子照常在过。

生活中自我评估能力差也不会带来什么太大的影响,我平时爱打羽毛球,会发现在场下的人往往爱给场上的人指挥,但自己上了场,刚才对别人的那些要求自己也做不到。

又比如大部分球迷,看球都只是业余爱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并不是非常懂专业球队的战术安排,但会以为自己很懂,每天对世界上的知名教练指手画脚,可是那又能怎么样呢?毕竟专业教练也不会来反驳他,他可以沉寂在自我陶醉的喜悦中。

也许有人喜欢指点江山,也许有人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敢对一知半解的事情侃侃而谈,这其实也没关系,毕竟对生活也没太大的影响。

《有这几个缺点,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创业成功》

但是,如果你去创业就不行了,所有性格,情绪、心理因素,都会影响到你的决策,从而影响你的经营结果。

创业不像职场,自我评估能力强,学习能力强,可以找到好的就业机会,自我评估能力差,高估自己不愿意进步,也有大量基础的工作可以做。

创业这事只有成功和失败两条路,大部分和你交易的人都是陌生人,他们不会迁就你的缺点,所以如果不直面自己的缺点,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创业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