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讓孩子玩兩小時手機,但他還無休止要手機怎麼辦?

追夢緣3675


小孩沉迷玩手機不用說,肯定是不好的事情,這不用解釋了吧?如何剋制呢?

小孩沉迷玩手機無非兩點原因:

一、看到別人玩,好奇心與攀比心驅動下,就想玩。

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則,不要在小朋友面前玩手機玩遊戲或者刷視頻。試想一下你在看著一個人刷著抖音什麼的哈哈大笑,你會不會好奇有什麼好笑的,想湊過去看一下?更別說正處於好奇心最重的兒童時期。但是這樣還不夠,畢竟孩子接觸的人不止父母,還有身邊的其他小孩子,如果他們整天在談論那個手機遊戲,或者抖音裡哪個視頻很好笑,而你的小孩卻什麼也不知道,插不上話,慢慢的就會孤立,所以也要學校配合,引導孩子平時多聊一些積極健康的話題。

二、孩子也會無聊,也需要消磨時間。

孩子每天空閒的時間比我們還多,總不能全部用來學習、寫作業吧?就算不玩手機,也會看電視看動畫片啥的,你總要讓他有消磨時間的事情吧,總不能他一玩手機,你就說:“別玩了,去寫作業、去學習”?據我見過的許多小孩,他死要看動畫片要玩手機時,父母跟他說:“別玩好不,我們出去打打羽毛球、打打籃球,”他們比誰都興奮。所以要培養孩子的一些其他好點的興趣點,比如靜一點的孩子可以練練字、學學樂器。活潑一點的帶他出去運動運動,打打球。


小魚說競技


過來人真誠的勸告你,如果孩子還小(大人尚能掌控),趁早杜絕玩手機,適當看看電視什麼的還無妨,玩手機遊戲上癮了後果真的不堪設想,我兒子就是這樣的,初二之前一直控制他週末每天玩一個小時,到了初二情形就漸漸失控,為了遊戲變本加厲,直至厭學,跟父母親人全部反目,不給手機各種作,成績也是一落千丈,他玩的是王者榮耀,我們家沒有任何人玩這個,也沒有人玩任何手機遊戲,那些動不動就說家長的不是帶頭玩手機的噴子是沒有切膚之痛只會噴,只有痛在自己身上才知味!


小小z16


孩子自制力比較差,我一般的時候都是轉移他的注意力或者一開始就不讓他玩。

週末得時候,結合自己的時間和孩子的時間,提前做好週末計劃,我一般都是把孩子完成功課的時間留出來,其餘的時間再統籌安排。

天氣好的時候,我一般安排戶外活動,帶孩子逛逛公園,逛逛動物園,爬爬山,帶上羽毛球或者足球和孩子一起找個地方運動運動。這樣孩子也會玩的很嗨皮。

天氣不好的時候,就只能安排室內活動了,做好計劃,去泡泡圖書館、逛逛科技館,博物館等這些有著豐富文化底蘊的地方。耳濡目染讓孩子提起學習的興趣。


茉媽娛樂


你好,我是【可可媽媽】[玫瑰][玫瑰],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微笑][微笑]。

個人認為教育孩子必須給孩子【立規矩】![心][心]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很多讓我們崩潰的時候,有時候我們覺得別人家的孩子為啥那麼聽話?為啥學習好之類的?我們作為父母要去分析原因,找到原因,對症下藥。

[心]【立規矩】[心]是育兒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事。在但是所謂立規矩是你跟他商量好,每個週末只玩兩個小時,並且他也同意。兩個小時後如果他還要玩,堅決不能給!

但是不是家長自己規定幾個小時了就幾個小時,有些家長獨斷專行,這樣孩子容易逆反,最好是做什麼尊重孩子,跟他商量。[心][心]

不然家長立規矩就沒用,威信也會下降。以後他做什麼都覺得可以商量,想玩就玩。[傷心]

比如有的小孩不愛吃飯,吃飯的時候他在玩,別人都吃完了他又嚷著吃,有些家長嬌慣孩子。覺得孩子小,沒關係。其實這樣對他成長不利。[傷心][傷心]

就應該立規矩,吃飯所有人都要吃飯,如果你吃飯不專心,錯過這個點,就沒有飯吃,他必須為自己錯誤付出代價。[握手][握手]

總之,育兒並非易事,希望我的意見對你有用。我是可可媽媽,喜歡就[來看我][來看我][來看我],一起討論育兒知識。[心][心]



可可媽媽日記


小孩過分玩手機一直是現在社會的一個問題。

科技的發展出現了手機及pad,網絡的發達導致人手一機及能解決任何問題,出行、購物、學習、娛樂等等現在在手機上都能做到,對於社會的發展我覺得有發達的網絡環境我覺得是很好的,也是必然的!起碼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的便捷!

然而就是這樣的環境導致小孩愛玩手機,有些家長甚至還配置了一臺手機給小孩使用(也有沒配手機的)。

我也有給我小孩配置了手機,最初是讓他用於學習的,因為在中學的時候學校很多家庭作業會佈置作業,佈置的作業一部分是以微信方式發放的,當時就為了方便給小孩手機,現在回想起來這樣的做法也是導致小孩後期抱著手機不放的原因。

每次我都會對小孩說,手機除了看做題,還可以看看新聞也不錯,然而小小一個手機就好比一個大舞臺,什麼東西都有,好壞參差,沒辦法控制小孩他到底看了什麼及點了什麼!漸漸的就對學習之外的事件感興趣,導致學習下降!

平時學校不讓玩手機,學校裡也一直在告知不能玩手機及攜帶手機。反而難得週末就無天無地玩手機,對於他來說這是個機會。其實這種情況我相信很多家庭都有。

我也是個這樣的情況,以下是我個人的一個處理方式:

既然拿著手機不是在做和學業有關的事,反之就是在遊戲或抖音等等,我通常會主動和其聊天說話,打擾他。

週末了我還會主動要去一起去超市購物,讓他離開手上的手機。

幫忙做些家務(當然很多家庭很少讓小孩做家務的)。

提高小孩的運動愛好,必如籃球、羽毛球、跑步、乒乓球的運動興趣。

偶爾帶去看看電影,起碼比他在家抱著手機好。

也可以抽空去周邊來個說走就走的小旅行,爬爬山也不錯,看看綠色的東西。

儘量讓小孩遠離手機才是目的,畢竟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小孩能好好讀書!




jay傑說


可以帶他到外面去旅遊啊,到外面去野炊呀,逛商場啊,等等。還有其他的一些興趣愛好,比如說看電影啊,打羽毛球等等哈,游泳也行,這個真的很重要,這樣又能夠控制自己看手機的時間注意力就被轉移了。

控制。就是多跟孩子做分享而不去教導。分享我們怎樣在手機當中去控制時間的。

讓她自己能夠控制自己玩手機的時間,做到了給予鼓勵支持啊,未來他不僅是玩手機,玩電腦,他可能還要面對很多很多,超出我們想象的誘惑,我們一定要讓他懂得自己去控制自己,要他自己,學會自律。

還有,父母一定要做好榜樣,當我們叫孩子不要玩手機的時候,自己也要控制住。不要一坐下來,就開始玩了。這就好比“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根本上沒用的。

孩子只會做我們做的,不會去做我們說的。我們榜樣做好了,多學習,多看書,孩子自然會向榜樣學習。


聽一曲離歌


這位家長你好,首先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明白:是孩子的思維主導我們還是我們的思維主導孩子?孩子還小,沒有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不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個時候一定要以自己的思維為主導讓孩子去遵從。當然,儘量不要強制性的,這樣會養成叛逆的性格,要給他講道理,要知道,有時候只要道理講得到位,孩子會比我們想象中的更願意接受大人講的道理

其次,也要讓孩子知道一點:玩手機不是每天的必要功課,寫作業或者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才是,玩手機應該是寫完作業做完功課之後的獎勵。讓孩子瞭解這其中的前後關係,這樣他們才會更願意完成自己的功課。還有一點,利用孩子的心理去做正確的引導,例如:

1.**老師要求了大家要在**點之前完成作業的,不然**老師就不喜歡你了哦,可能會更喜歡聽話的同學了。(當然這個老師是孩子最喜歡的老師,有時候孩子對老師的信任是大於家長的,這個相信我們自己在讀書的時期也會有這種心理)

2.你看你們班的**同學的媽媽告訴我**同學已經完成今天的作業了,你要抓緊,不然就要被**同學超過了。(這裡面的同學一定是要和孩子玩的比較好的,或者是孩子經常提起並且心裡比較認可的同學)孩子都喜歡爭強好勝不希望被比下去,這種激勵方式還是比較正向的。

3.告訴孩子,如果他這周都能很好的完成作業,並且不貪玩手機的話可以答應他週末帶他去遊樂場或者動物園去玩。(當然這個地方一定是孩子想去的,有興趣去的地方)用這種方式來引導孩子他就會更有衝勁,更有目標感。

雖然不知道你家孩子多大了,但應該還是在小學階段。教育孩子的方式還是比較多的,要你自己建立起教育的耐心了,家長的教育方式很重要,耐心也同樣非常重要。這其中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不要拿負面的例子去激勵孩子,這個是不可取的,會影響他正向的價值觀,另外,答應孩子的事情不要食言,這個對孩子心理影響也是很大的,他會覺得自己受到了欺騙,並且可能還會學著欺騙別人。以上所有的建議都是為了轉移孩子想要玩手機的心理重心,可能男孩子會更加調皮,但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動粗,慢慢教育,時間長了會有成效的,加油。


伊若塵風


1.對玩手機的時間做出限制。有專家科普說,孩子看20分鐘手機對視力調節的影響相當於看3-4小時的電視,可見玩手機對孩子健康的不利影響。所以如果給孩子玩手機,必須嚴格限制時間。

2

0-2歲的孩子不能接觸手機等電子產品。

2-6歲的孩子少接觸,可以以15分鐘為一個時間段,一天2-3次。

6-9歲的孩子可以稍多-些,每天控制在2個小時以內。

3

這個建議並非絕對,但一次使用15分鐘,每天分幾次使用,是國內外專家比較公認的一種方式。

4

玩手機必須遵守約定,對於沉迷玩手機的孩子,家長應該專門制定一份規定,明確提出孩子必須遵守的具體約定比如,要求孩子每天玩半個小時、睡覺前一個小時不能玩手機、如果今天不玩手機就可以多獎勵一個睡前故事等等,不但要有關於玩手機的限制,最好還有關於不玩手機的獎勵,給孩子控制玩手機的動力。

5

給孩子創造更多興趣點。孩子沉迷於玩手機,也有缺乏其他興趣點來吸引注意力的原因在裡面。因此,家長可以通過帶孩子做遊戲、閱讀、外出遊玩等活動安排,把孩子的注意力從手機_上轉移到其他有趣的活動中,這樣孩子對手機的興趣也就隨之而下降了。

6

現如今,手機等電子產品對我們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讓孩子完全與之隔離可能真的很難,但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還是必須為孩子把好關,做出正確的引導,千萬不能聽之任之。

總之,一句話,不能給他慣出毛病,如果已經開了口,越早制止越好。



墨涵媽媽fighting


一定要斷掉孩子的手機癮

學生淪為“手機控”,後果很嚴重。德國頂尖腦神經學家、哈佛大學教授斯皮策(Spitzer)近年的力作《數字化社會是如何扼殺我們孩子的腦力》,其觀點如下:

一、破壞專注力

無法長時間地集中精神,缺少對某個問題深入持久的瞭解和思考,這似乎已經成了手機操控下的現代人的“通病”,“專注”狀態正變得越來越難得。

手機帶來的滿足感太容易獲得,而一旦你習慣了這種“唾手可得”的滿足感,就不願再去做那些“高投入”的事情了。比如在高度自律的狀態下完成作業、思考問題。

沉迷手機的學生很難在學習上進行持續的、深入的思考;而沒有深入思考,淺嘗輒(zhe)止是無益於掌握高難度內容的。

二、佔用寶貴的時間

羅振宇在2018年跨年演講中說:遊戲大佬們製作的王者榮耀讓人十分鐘有個興奮點,而吃雞遊戲三分鐘就要有一個興奮點,而甚至要追求一分鐘一個興奮點,說白了就是隻要讓你坐到遊戲跟前,根本就下不來,想下來也不要你下來,你下來那就是製作遊戲的人的失敗了。

別人在課下拼命學習,你卻在找盡時機想盡辦法不惜熬夜玩手機;別人在課堂上專心聽,你卻在胡思亂想、打盹鬧瞌睡;別人下課或休息或準備預習,你卻興奮地跟同道中人聊起升級打怪,手癢心難耐。誰能考出好成績,還用說嗎?

三、破壞與周圍人的關係

高中生一旦愛玩手機,父母必然恐懼擔心,著急上火,或直接干涉,拔網線、砸手機,爭吵責罵;或到處尋方找策,一想起來就暗自垂淚,為孩子未來擔心;老師則怒其不爭,反覆勸說無用後,乾脆聽之任之;處在壓力之下的學生,不管在手機中獲得多少樂趣,一旦面對現實,立馬覺得壓力特別大,這就是大多數沉迷手機孩子的生存狀態。

四、高中生如何根除手機依賴症

(一)不帶手機或帶老人機上學,不接受任何理由:

“我要查單詞”——你可以用電子詞典(沒有遊戲和小說那種)。

“我要看時間”——你可以帶手錶。

“我要刷題”——學校的題目還不夠多?

“我要跟家裡人聯繫”——老人機幫到你。

“我要查時政熱點,查單詞、刷題...........”

“好吧,我讓你帶,不過~請自覺的上交老師,跟老師約定每天一個時間段查看你要查的所有內容,用完放到老師那兒,要回家了再拿回來”

相信我,微信和QQ的即時消息大多都是閒聊或者不需要立即回覆的信息。如果真有誰有重要的事情找你,他們一定會打電話的或者通過老師聯繫你的!

(三)打開群的消息免打擾功能

對你所擁有的群進行一次精簡整理,退出無意義純閒聊的群,將倖存的群打開消息免打擾。學習時間可以直接關閉微信或QQ。

(四)取消朋友圈照片更新提醒

但當你習慣不看朋友圈之後你會發現:其實你錯過的都是無關緊要的消息,人與人之間,彼此眼神的交流,面對面地分享日常的喜樂,不比在朋友圈的點贊更能增進感情麼?

(五)降低更新朋友圈的頻率

幸福是生活中實實在在的感受,喜怒哀樂都可以直接地與身邊人分享,並不需要通過刻意的“曬”來刷存在感,也不用依靠別人的認同獲得自我滿足。

(六)卸載絕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手機遊戲及娛樂APP。

再次提醒一下,你們已經是高中生了,即將奔赴戰場,就一定不要沉迷遊戲了。

(七)清理手機裡的電子書

看時政新聞是一種很好的瞭解社會、積累作文素材的方式,但是如果你只是沉迷於各種娛樂性質的虛構類小說,那就勸你不要看手機了。

(八)在需要專注的時間打開手機免打擾功能。

在需要專注學習的時間裡,建議大家給自己斷網,手機也要打開免打擾功能(可將幾個重要電話列入白名單)。

(九)早起和睡前不要碰手機

睡前和早上醒來,是我們的手機依賴症最容易病發的時段,所以在這裡我想提醒大家:在這兩個時段,不要玩手機,不要玩手機,不要玩手機!!!

我們可以培養在睡前看一會書的習慣,建議大家休息時間好好休息,才能獲得高質量的睡眠。


伊水緣


現在在這樣一個信息化的智能時代,人人都變成了“手機控”,孩子玩手機,已經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孩子一心撲在手機上,越來越不關心學習。說急了就處處跟家長對著幹,怎麼辦?

第一,家庭成員之前形成一個共識,孩子只能在手機上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其餘的遊戲類軟件絕對不能玩(如果管不住,可以用「貓頭鷹管家」App管控)。

第二,給孩子合理安排生活和學習,讓孩子慢慢培養學習興趣。

可以先從閱讀開始,閱讀是培養學習興趣的基礎,給孩子買一些感興趣的書籍,比如百科全書、魯濱孫漂流記、你好·科學、沈石溪動物小說等等;

其次,也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安排課外活動或者興趣班,轉移注意力。

最後。大人不要整天抱著手機,如果大人本身都對手機這麼痴迷,孩子必然會因好奇而吸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