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數據曝光:殺死婚姻的不是出軌,不是家暴,而是無法互相理解

前幾天,有個微博熱搜:中國男性婚姻滿意度高於女性。

為什麼呢?

其實很簡單。

因為大多數情況下,一個家中,對男人的要求是事業,而對女性的要求,是同時兼顧事業與家庭:要生娃帶娃,要忙裡忙外,照顧一家人的吃喝拉撒,還要出去工作賺錢。

這種不對等,導致了很多女性對婚姻產生了更多的疲憊。


離婚數據曝光:殺死婚姻的不是出軌,不是家暴,而是無法互相理解


民政局公佈的最新一組離婚大數據,也正好印證了這個社會現象。

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登記離婚達310.4萬對,比去年同期多出20.5萬對。

從2003年起,我國離婚率已經連續15年上漲,2019年我國離婚數再創新高。

離婚數據曝光:殺死婚姻的不是出軌,不是家暴,而是無法互相理解

離婚數據曝光:殺死婚姻的不是出軌,不是家暴,而是無法互相理解


根據近幾年全國的離婚糾紛案可以看出,婚後2至7年為婚姻破裂高發期,73.4%的離婚案件是由女性提出。

而導致婚姻破裂的原因中,感情不和,高達近80%。


離婚數據曝光:殺死婚姻的不是出軌,不是家暴,而是無法互相理解


我相信,這些因為感情不和提出離婚的女性,當初也是抱著對婚姻的美好憧憬,帶著對另一半的滿滿愛意,幸福地和另一半並肩走進婚姻這座神聖殿堂的。

不過短短几年,新婚的甜蜜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後來的那些感情不和,大概就是新婚時的愛意和憧憬,終究被婚姻裡的瑣碎所淹沒。

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我卻覺得,殺死愛情的不是婚姻,而是婚姻裡日復一日的雞毛蒜皮。


離婚數據曝光:殺死婚姻的不是出軌,不是家暴,而是無法互相理解

電影《愛情呼叫轉移》裡有一幕特別真實。

人人都在說婚姻的七年之癢,到了徐崢扮演的男主這裡,卻是“我從來沒癢過”。

結婚七年了,即便還沒到家,他都能猜出此時妻子的一舉一動,甚至穿什麼衣服,今晚晚餐吃什麼:


“她正在做飯,一樣的炸醬麵,一樣無聊的電視劇。”


在某個一如往常的傍晚,他看著妻子吃著飯,平靜地提出了離婚。 妻子先是一愣,反應過來後,她跟所有被離婚的女人一樣,追問理由。


“你外面有人了?”


“是我哪裡做得不好?”


當所有猜想都被否定後,妻子依然窮追不捨地追問,他忍無可忍終於爆發了。


離婚數據曝光:殺死婚姻的不是出軌,不是家暴,而是無法互相理解


“你在家裡永遠穿這件紫色的毛衣、永遠穿這件紫色的毛衣,我最煩紫色了知道嗎,我最討厭看見紫色;


刷牙的杯子得放在擱架的第二層,連個印兒都不能差;


牙膏必須得從下往上擠,那我從中間擠怎麼了?我願意從當中擠怎麼了?


每星期四次,永遠是炸醬麵、電視劇、電視劇、炸醬麵;


還有,你吃麵條的時候,能不能不要嘬著那個麵條打轉轉?”


妻子聽完瞪大眼睛,覺得難以置信:


“這就是理由嗎?”


丈夫說完從情緒激動變成了平靜的狀態,面無表情地回答道:“嗯。”


中年夫妻,在褪去了新鮮感之後的婚姻裡,總有一方在忍受一次又一次的因雞毛蒜皮帶來的小失望。


等到最後忍到極限心灰意冷,攢夠了失望的時候,便是婚姻死亡的時候。


壓死駱駝的,從來都不是最後一根稻草,而是每一根稻草。


細節打敗愛情,瑣碎殺死婚姻。


離婚數據曝光:殺死婚姻的不是出軌,不是家暴,而是無法互相理解


知乎上有個提問:什麼樣子的婚姻,讓人感到必須要離婚。


一個17k的高贊回答,沒有欺騙背叛,也沒有狗血的家庭劇劇情,只有簡短的兩句對話。


有一年的冬天,她抱著孩子在臥室裡哄睡。


寶寶說:“媽媽,我要喝neinei。”


她很隨意地喊了在客廳看電視的丈夫衝個奶粉。


丈夫卻來一句:“她喊她媽要喝奶粉,又沒喊我。”


那一刻,積少成多的失望,讓她當下就下定了離婚的決心。


張小嫻曾說:


男人對女人的傷害,不一定是他愛上了別人,而是他在她有所期待的時候讓她失望,在她脆弱的時候沒有扶她一把。


這些傷害的加成,終將變成一把匕首,讓她頭也不回地選擇離開。

大概很多人會說,婚姻本就是這樣,被無數的瑣碎包圍,柴米油鹽,雞毛蒜皮。


日復一日。


要想逃出這個魔咒,太難了。


但總有人和另一半沉迷在這些日復一日的瑣碎中,並樂此不疲。


比如,張智霖和袁詠儀。


張智霖雖然拍戲的時候經常背女演員,幾乎沒背過袁詠儀,但他走到哪,都會牽著妻子,幾十年如一日;


離婚數據曝光:殺死婚姻的不是出軌,不是家暴,而是無法互相理解

雖然結婚15年沒送過花給妻子,婚紗照也結婚14年才補拍,但他記得初吻的地點,每年都會打卡紀念日,分離的時候最擔心妻子錢夠不夠用;


離婚數據曝光:殺死婚姻的不是出軌,不是家暴,而是無法互相理解

離婚數據曝光:殺死婚姻的不是出軌,不是家暴,而是無法互相理解


這對眾人眼裡的模範夫妻,一點也不浪漫,還會經常互相抱怨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可他們明白婚姻需要保鮮,更需要經營。


爭吵、矛盾、失望再正常不過,關鍵在於你看不看得見對方的需求,然後去改正。


或者說,即便不想去改正也會用另一種方式去治癒對方。


正如蔡康永所說:


“人與人之間,是有一個情感賬戶的,每次讓對方開心,存款就多一點,每次讓對方難過,存款就少一些。


不要一味地從當中提領,任性地覺得,你的錢永遠揮霍不完,不是的,存款變成零的時候,就是對方離開的時候。”


夫妻之間,更是如此。


長久美滿的婚姻從來不是時時刻刻都激情四射。


而是經歷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千瘡百孔後,依然想要在細微之處,用實際行動去告訴對方你從未消失的愛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