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镇·如诗

古往今来,人们对于下司的印象总是被这条日夜吟唱的清水江环绕着。也许是因为清水江的博大与精深坦荡与温柔的缘故,不论我走到哪里,不论我寓居何方,那种眷念之情始终在心头荡漾。

据载,早在19世纪,下司水上交通枢纽优势与繁盛就得到了充分体现。湖广、江浙的布匹油盐逆流而行,到下司起岸分流西南各地,云贵川三省皮货等则源源不断向下司汇集,装船顺水东下洪江,入洞庭。江船十里云缠桅,山间铃响马帮来。据老人说,船帮密集时,两千多只帆船云集清水江面,绵延二、三里,船靠着船,帆挨着帆,夜晚灯火辉煌,蔚为壮观。

大小码头当年使用频率最高,日吞吐货量巨大,来自云贵川边境的挑夫们,在船、店铺、库房之间穿梭,来回的沉重步履日夜不停。那些沉沉的粮包盐袋,浸透了劳动者的血汗,挑夫脚上的麻耳草鞋,把大码头的大青条石磨得光滑溜平。

随处可见的“壁笼”,就是当年盐商的货柜。当年身背斗笠的山民和身着丝绸长衫的商人,就在这里讨价还价,穿梭流连。当时江浙两湖商贾云集,为了有一个地方集中讨论事务,他们集资修建了许多会馆,有两湖会馆、江西会馆等。

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我,闲时行走在下司大街上,逡巡在这浓郁的风情与涵厚的风俗之中,漫步在古街旧巷里的扇形卵石路面,沿街去看曾经辉煌而现在依然美丽的店面额匾及廊檐瓜柱;去倾听柱仗倚门而立的老人娓娓动听地叙说他们曾经耳闻目睹过的古典景色。于是,山乡水镇下司曾经有过的恢宏历史便变得异样的生动起来。

下司交通十分便利,可谓四通八达之帮,人文鼎盛之地。这里的人们沿袭传统习俗,举行龙舟大赛,斗牛大赛,还有新建的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并成功举办了两次大型国际国内赛事。堪称下司绝艺的“酸汤鱼”、“草烧狗”、黄焖野鸭等厨艺精华更是名声远扬,深受游客喜爱。每当周末假日,凯里、都匀、贵阳等处的旅客呼朋引伴,举家前来,漂流戏水,访古探幽,尽兴享受这忙碌人生难得的清闲。

蔚蓝的清水江多情而温柔,那明净的平沙落雁的景色,清澈见底的江水,五彩缤纷的奇石,会让人们的心情宁静而舒爽,或者就到幽静的绿色长廊休憩,赏柳浪闻莺,任河风吹拂。

美丽的清水江在这里孕育了一道灿烂的文化景观,滋养着两岸一个个与之休戚相关的苗乡侗寨,沉淀着一座相依共存的如诗水镇。

下司,便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