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婦女的頭飾

客家婦女的頭飾


客家婦女的勤勞儉樸聞名於世,“家頭窖尾”“田頭地尾”“灶頭鍋尾”和“針頭線尾”四項客家人生活的勞作皆落在婦女肩上。所謂“針頭線尾”,是指縫紉、刺繡、紡織等女紅都能自己動手而為,製作涼帽、頭帕等頭飾,自然也不在話下。客家婦女的頭飾分為銀簪、涼帽、頭帕三種。本文主要從歷史角度來探究客家婦女的頭飾。


銀簪

作為防身器具


  客家婦女頭飾中的銀簪與客家民系的遷徙密切相關。客家婦女過去常盤髮髻,並有髮髻中插銀器頭飾的習俗,一般是一把銀簪,一把銀夾,三把銀叉。據傳,客家先民在南下大遷徙的途中,婦女將鐵器小刀、短劍或利叉隱藏插於髮髻中,作為防身的器具,即使到山區或新的居住區,初期也需要自衛防身。久而久之,這些用以防身自衛的器具逐漸演變成客家婦女特有的髮髻頭飾,所不同的是,以銀器代替了初期的鐵器。


客家婦女的頭飾


  銀簪一般都是由白銀製成,長約10釐米,中間較窄,兩頭稍大,末端尖利,雕有花紋,精巧玲瓏。舊時客家婦女常遭流寇或土匪、地痞的欺凌,為了防身自衛,便隨身攜帶一些短小利器。銀簪不僅可作防衛武器,還可作治病工具,凡遇頭痛腦熱等疾病,便用熟雞蛋白與銀簪用布包在一起,趁熱在身上來回擦拭,據說療效甚佳。

  客家姑娘一般都留長髮,在腦後結個單辮,繫上紅頭繩。一旦婚事議定,就必須擇日盤髮髻。之後,盤髮髻就成了已婚婦女“梳妝”的主要內容。髮髻盤好後,套上用黑線織成的“髻絡”,用一把銀夾,自下往上夾住頭髮,然後用三把銀叉自上往下,分左中右,從三個方向把頭髮夾住,最後再用一根銀簪橫穿而過,將髮髻固定。其中,銀叉為刀形,銀簪似劍,銀夾似叉,上面刻著各種花紋,美化著客家婦女的髮髻。為什麼它們呈刀形和劍形呢?這與中原戰亂和客家人南遷史有密切的關係。晉、唐、宋時期,大量中原人南遷,沿途難免遭到兵匪阻攔、搶劫,或地方惡勢力的騷擾。客家婦女為了防身,便隨身攜帶一些短小鋒利的鐵器,如小刀、短劍之類的防身器械。後來,婦女考慮到攜帶方便和便於隱蔽,便高挽起頭髮,把小刀或短劍藏於髮髻之間,表面上看起來是飾物,實際上是防身自衛的武器。這種防身武器,逐漸演變為一種客家婦女的頭飾。


涼帽

有個美麗的傳說


  客家婦女的涼帽是用薄薄的篾片、麥稈或漂白的棕葉編織的。這種斗笠,圓形、平面、無頂、直徑50釐米左右,中間直徑10釐米留空,形同斗笠圈,頂部縫有布,有些還繡著梅花等紋飾,邊沿周圍垂掛五寸來長的褶子均勻的布巾,有黑色、藍色、白色或花色的。年輕未婚姑娘們還在垂布的兩端編織著兩條五顏六色的綵帶。由於這種斗笠特別能遮陽光,垂布隨著身體擺動飄舞搖擺,招來悠悠涼風,涼爽宜人,所以,客家人都習慣稱其為“涼帽”或者“涼笠”。


客家婦女的頭飾


  關於涼帽的來歷,閩西有個美麗的傳說。唐朝仙人呂洞賓與客家農婦鬥智,自愧不如,稱讚客家婦女真了不起,並送頭巾一條留念,保佑終生聰明美麗。農婦將頭巾掛在斗笠的邊沿,成為笠披,更顯得伶俐好看。

客家婦女的頭飾


  傳說,明朝滅亡後,太子朱慈烺由東宮侍讀李士淳帶離京城。李士淳老師將年方十六歲的太子帶回梅縣鬆口老家居住,後恐走漏風聲,又和太子在陰那山靈光寺內住了下來。最終太子朱慈烺便隱名出家,在靈光寺內當了和尚。相傳陪同太子南逃的宮女,逃到梅縣鬆口一帶的山村時遭清兵追殺。村裡正在織篾的幾位篾匠,機靈地把織竹帽的半成品扣在南逃的宮女頭上,旁邊的客家婦女用黑布頭巾往竹帽上一搭,擋住了臉龐,拉她們在田裡勞作,躲過了劫難。從此,北方宮女也變成客家勞動婦女了。


頭帕

又叫頭裙


頭帕,又叫“頭裙”,還叫“冬頭帕”、“遮頭帕”、“遮頭圍裙”。頭帕是一小塊方形素巾,多為藍色,也有草綠色、黑色,有的用彩色絲線在中間繡上花鳥圖案。用約二指寬的白布、紅布或花布縫邊,一邊的兩角釘上一指寬的彩色帶子。布帕和帶子的顏色和花樣,年輕人趨於鮮豔,中老年趨於樸素。使用時,將布帕蓋頭,用帶子繞頭紮緊,形成一個小帽簷和彩色頭箍,有似船形,既可遮風避雨,又可防止雜草、塵土落在頭上,保護頭髮。紮在頭髮上則是一種裝飾。


客家婦女的頭飾

  清人黃遵憲筆下的梅縣婦女形象就是“蓬頭赤足,帕首裙身”。頭帕形狀和大小各地不一,梅縣、蕉嶺等地為正方形,平遠等地則為長方形。頭裙製作精美,四周飾以花邊,中間用彩色絲線刺繡花鳥圖案。戴時將帕折成三角船形,包紮在頭上,或只束在髮髻上,用寬布帶繫緊。頭帕既可遮陽擋風、抗曬禦寒防塵,又可作裝飾;系在胸前可作圍裙,幹活時可以防髒;赴墟購物時還可用來包裹小物;冬季或坐月子時可用以包頭,防止受涼。它與畲族婦女的頭帕頗相似。據《石窟一徽·禮俗》卷四載:“俗婦女冬日帶帕,帕皆青布為之。”就整個梅州而言,各地習俗略有差異,如有些地區婦女整年都有帶帕的。帕的顏色,梅縣婦女老者多用青色,年輕者多用藍色,鑲上白邊。舊時梅縣西陽、白宮一帶婦女的“頭裙”特別講究,一律用藍布、鑲白邊,做工精緻,當作頭帕紮起時,就似一頂特製的帽子,很好看 

客家婦女的頭飾

  

有學者研究指出,客家婦女的“頭帕”是北方頭巾文化的延續和贛閩粵本土文化的結合。客家人從相對開闊乾燥的北方平原遷移至多雨潮溼的南方丘陵,為了禦寒防溼,頭帕更加成了服飾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另一方面,客家婦女的頭帕的形式也源於文化融合,學習了長江流域和土畲服飾的裝飾特點;同時還源於客家先民對贛閩粵丘陵地域的深刻理解:紅褐、黑、白相間條紋的披肩,如客家深厚的地層,又如客家層層的梯田;額前部的大塊黑色面料配上豔麗的兩根絲帶,有如厚重大地上的兩條河流。據一位客家老人解釋,“一條是以前的河,一條是現在的河”。“以前的河”可能是指北方的黃河,過去養育著他們的祖先 ;“現在的河”可能是指閩粵贛地區的河流,現在養育著他們以及子孫 。戴好的頭帕如同起伏的丘陵……這些都體現了客家人對傳統“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與應用。


(梁野快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