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月亮,你最先想到哪句話?為什麼?

欣竹_木小木幸福麼麼噠


談到月亮,通常會想到情人遙寄思念,遊子思念故鄉,仕子宦海沉浮,對月詠歎命運飄零。我這裡想到的卻是一首獨特的詩篇,宋代詩人楊萬里《八月十二日夜誠齋望月》。


才近中秋月已清,鴉青幕掛一團冰。

忽然覺得今宵月,元不黏天獨自行。

這首詩淺顯易懂,朗朗上口,我還是試著對詩篇作意譯如下:

即將就到中秋,月已清朗盈圓,就像在鴉青色的幕布上掛著一個冰盤。

忽然就覺得今夜的月亮,並不與天粘連在一起,而是獨自運行在天上。

這首詩前兩句鋪陳平淡無奇,為後兩句推出造勢,不必多言。妙就妙在後兩句,要知道作者是一位距今差不多1000年前的文人、政客,他肯定不懂現代天文知識,但他居然敏銳觀察出來一個宇宙真相:月亮並不是掛在天上,而是獨自按照自己的軌道運行。

楊萬里是著名的大詩人,也是一位傲骨錚錚的忠臣賢子,受人排擠,辭官故里抑鬱而亡。我個人非常喜歡楊萬里的詩篇,除了上邊說的這首詩以外,還有一首《小池》,想必大家耳熟能詳: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