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西湖山:從“亂葬崗”到“城市綠肺”

山倚湖蒼翠,湖傍山青黛。最近,喜歡收集潮州老照片的丁銓蒐羅到幾十張關於潮州西湖的老照片,通過這些珍貴的照片,我們看到了潮州西湖一百多年來的巨大變遷,折射了我們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今晚起,我們推出《潮州西湖百年變遷》,和您一起憶西湖、話變遷。

潮州西湖山:從“亂葬崗”到“城市綠肺”


潮州有句俗語“雜過葫蘆山”。那麼,你見過這樣的情景嗎?今天,我們就從這句俗語說起。

潮州西湖山:從“亂葬崗”到“城市綠肺”

潮州西湖山:從“亂葬崗”到“城市綠肺”


“雜過葫蘆山”是一句流傳甚久的潮州俗語,對於它,許多老一輩潮州人還有著深刻的記憶。


市民

整座山都是墳墓,不是用來看風景的,老一輩就說“雜過葫蘆山”。孩提時代經常來玩,很多墳墓重重疊疊,以前大體葬在這一帶。


這是兩張由英國人禮荷蓮拍攝的的照片,拍攝時間大約是十九世紀末或二十世紀初。禮荷蓮在照片下面註釋著:“近距離看潮州府外的一個山坡上的墳墓”、“潮州府城牆外的墳山。”禮荷蓮所註釋的潮州府城外的山就是當時的西湖山,又叫葫蘆山,照片是對俗語“雜過葫蘆山”最直觀的詮釋。

潮州西湖山:從“亂葬崗”到“城市綠肺”

潮州西湖山:從“亂葬崗”到“城市綠肺”


潮州文史學者 陳賢武

在光緒《海陽縣誌》明確記載:西湖山舊名銀山,一名葫蘆山。為什麼叫葫蘆山呢?因為這個西湖山看起來像一個倒置的葫蘆,形似葫蘆。為什麼叫銀山呢?就是金山銀山相對應。


陳賢武認為,要探究“雜過葫蘆山”的歷史,必須對潮州西湖的變遷史進行梳理。

潮州西湖山:從“亂葬崗”到“城市綠肺”


潮州文史學者 陳賢武

西湖現在從最早的記載就是在唐代貞元年間,潮州當時的刺史李宿在西湖建了一個觀稼亭,所以在唐代已經對西湖有建設了,到北宋鹹平四年(公元999年)潮州的知州於九流和通判陳堯佐已經下功夫開闢西湖,到紹興年間,西湖曾經作為放生池之用,後來這個放生池移到韓江,西湖日漸淤塞。

潮州西湖山:從“亂葬崗”到“城市綠肺”


南宋慶元年間,知軍州事林(山票合一字)疏通古放生池,對西湖的環境進行整治。如今,西湖南巖這塊摩崖石刻上的《重闢西湖山記》就有著詳細的記錄。

潮州西湖山:從“亂葬崗”到“城市綠肺”

潮州西湖山:從“亂葬崗”到“城市綠肺”


後來,歷朝歷代對西湖的整治不遺餘力,陸續修建重建了一些景觀。


潮州文史學者 陳賢武

清末開始,國家動亂,到了民國時期,西湖非常雜亂,所以現在看到這張相片,在南巖墳墓非常之多,而且一個個不斷重疊上去,所以我們有一句俗語叫“雜過葫蘆山”。


潮州西湖這段“雜過葫蘆山”的歷史,現在還能找到佐證。記者和潮州老照片收集者丁銓一路尋覓,在市高級實驗學校沒有對外開放的後山一些石級上,仍能看到墓碑石。

潮州西湖山:從“亂葬崗”到“城市綠肺”

潮州西湖山:從“亂葬崗”到“城市綠肺”

潮州西湖山:從“亂葬崗”到“城市綠肺”


丁銓

我以前在這裡就讀,上學放學都會看到階梯是用墓碑做的,後來我就在外國的網站看到潮州西湖山120多年前的老照片,上面都是墳墓,加上小時候我爺爺奶奶曾經說潮州有一句俗語叫“雜過葫蘆山”,當時看了一下子就明白印證了當時西湖山上都是墳墓的一個事實。


潮州文史學者 陳賢武

到了1922年,洪兆麟來做潮梅護軍使的時候就開始整治西湖,特別把亂墳埔清掉西湖煥然一新。


有人把西湖的簡史概括為:始於唐、著於宋、毀於元、盛於明、蕪於清,民國不清不明,於今湖綠波平。新中國成立後,潮州西湖又進行了多次環境整治,如今西湖山上樹木蔥鬱、植被豐富、物種多樣、風景靚麗,園內的池湖碧波盪漾,魚兒嬉戲,令人流連忘返。

潮州西湖山:從“亂葬崗”到“城市綠肺”


市民

近幾年非常美,像今年增添了很多景點這些石頭點綴後公園更美了。

以前的路沒有這麼好走,現在安全,現在政府為人民著想,為民做好事。

潮州西湖山:從“亂葬崗”到“城市綠肺”

潮州西湖山:從“亂葬崗”到“城市綠肺”


關於潮州西湖100多年來的影像,還有很多。那麼,丁銓為何會醉心於收集潮州老照片?這些老照片又記錄下西湖怎樣的變遷。明天的節目,我們繼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