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熱門專業,現在卻早已淪落,學生:神坑


曾經的熱門專業,現在卻早已淪落,學生:神坑

重工業是國家的基石,一套完整的重工業是支撐這個國家各行各業正常運轉,不讓國家受制於人的重中之重,但“重工業”究竟包含了哪些行業,在這個信息產業高速發展的今天,很少有人去探究,更少有學子去考慮投身於重工業學科,尤其是其中相當冷門的“打鐵匠”。


在這個國家的東北地區,“共和國長子”的餘暉正在慢慢黯淡下去,而曾經熱門的鑄造專業,現今也變得冷門了起來。

曾經的熱門專業,現在卻早已淪落,學生:神坑

失落的共和國長子


鑄造指的是將液體金屬澆鑄到與零件形狀相適應的鑄造空腔中,待其冷卻凝固後,以獲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而進修鑄造,需要學生們熟悉各國的鋼鐵牌號標準,熟悉不同成分含量的合金材料在不同溫度下的狀態,還需要了解不同模型在不同環境下的澆鑄表現等等。而這些只是最淺顯的入門知識,但當它們轉化為無數鋼鐵鑄造廠的鋼水澆鑄,轉化為無數機床上等待打磨的毛坯件時,人們甚至也不會意識到,正是這些其貌不揚,存在感薄弱的零件,在被機加進一步精加工後,會通過物流系統,進入到各行各業,構築起最基礎的生產線。

學習鑄造專業的學生們,在就業的問題上都會面臨相當尷尬的局面:我國的鑄造行業呈現一種相當不科學的兩極分化:要麼是國企,看重學歷,但僵化刻板,論資排輩,如果是在某些有實力的大國企就職,甚至需要“託關係”“走後門”,而非用真才實學取信;要麼是私企,大部分的私營鑄造廠因為個人投資的關係,很難實現高精尖的技術突破,有些小的鑄造廠甚至還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水平,這種情況下老闆可能只需要幾個熟練操縱機器的工人,而非鑄造專業出來的大學生。鑄造專業就業問題就這麼合理又不合理的成了難題,也無怪這個專業變成了冷門專業

曾經的熱門專業,現在卻早已淪落,學生:神坑


在網絡上搜索鑄造鍛造專業就業問題,網友們的吐槽豐富多彩,有些堪稱聲淚俱下,“坑!神坑!不是想不開就不要跳!”“我兜兜轉轉在好幾家鑄造公司蹦來蹦去!現在我改行幹外貿了!”“爹媽找了關係,說是招高學歷進去,其實進了國企還不是整天給領導端茶倒水。”


鑄鍛是一個在大企業傾軋中,中小企業不斷尋求出路的行業,有些專家認為現在的鑄造行業產能已經過剩,但這是建立在我國的重工業“多”而不“精”的前提下,許多歐美壟斷的高精尖方向鑄鍛加工產業我們中國的企業還無法涉足,這個行業決不能說已經不需要高學歷人才,恰恰相反,我們從未如此迫切的需要最有才華的重工業人才。問題只在於,我們是否能夠為他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曾經的熱門專業,現在卻早已淪落,學生:神坑


在《流浪地球》上映並大熱的時候,有許多網友表示,就是喜歡這種“重工業的浪漫”。沒什麼比重工業更可靠,你所見的,所觸摸的,都是真實可信的,你能測量出的,是鋼鐵的極限,而在這種極限之上,用人類的智慧將鋼鐵變成堅不可破的堡壘,推動整個地球前行,就是無數種礦石材料經過鑄鍛後迸發出的力量。


我們在科幻中期待這種力量,而在現實中又慢慢扼殺這些專業學生的夢想,這是值得整個社會深思的一個問題。如果今天的金屬機械、鑄造鍛造專業的學生們無法找到充分發揮本領的地方,我們又如何期待明天可以實現“重工業的浪漫”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