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時間太短?別急,科學證明我們的日子比以前更長了

科學家發現過去的日子比以前短。根據生命科學記載,早在白堊紀,地球完成一次完整的自轉只用了23.5個小時。(白堊紀始於約1.45億年前,結束於6600萬年前)從那時起,地球的自轉逐漸減慢到今天的24小時週期。但一種新的方法——用激光探測古軟體動物化石,測量它們每天暴露在太陽下的時間——使它們對這些時間差異有了最準確的認識。

擔心時間太短?別急,科學證明我們的日子比以前更長了


根據地殼測量結果,白堊紀時期除短日數外,年數也延長了整整一週,地殼生長隨季節而變化。地球化學家Niels de winter在一份新聞稿中說:“我們每天有大約4到5個數據點,這在地質史上幾乎是從未有過的。”雖然恐龍在地球上仍然留下了新的足跡,但我們當時的地球轉得比今天還快。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一個古老的計時裝置的圓環中,明顯顯示出當時的時間比今天短半小時。

遠古的計時員

一個已經滅絕的蛤蜊C,是一組軟體動物中的一員,曾經在今天的珊瑚礁建造中占主導地位。蛤蜊屬託瑞山蛤屬。他們生活在7000萬年前的一個淺熱帶海床上,現在在中東阿曼山脈的一塊旱地。

擔心時間太短?別急,科學證明我們的日子比以前更長了


這種古老的蛤蜊從家裡迅速生長在一個茂密的礁石上。在它存在的九年中,每天都有一個年輪在它的殼上形成。一個研究小組分析了蛤殼,以瞭解晚白堊世(恐龍和蛤類的故事結束前大約500萬年)的時間和生命。科學家們用激光鑽穿外殼上的小孔,然後檢查其中的微量元素。這些可以提供有關軟體動物生活的水的溫度和化學性質的信息。

研究人員對貝殼的分析表明,在這一時期,海洋溫度比以前想象的要高。殼由兩部分通過自然鉸鏈連接而成,稱為“雙殼類”。夏季氣溫達到104華氏度(40攝氏度),冬季達到86華氏度(30攝氏度)。他們還發現,白蛤在白天的生長速度快得多,這表明這些蛤蜊可能與另一種以陽光為食並促進珊瑚礁形成的物種有關。這種生物之間相互幫助的單向或雙向關係被稱為共生,這種共生關係也存在於一些蛤蜊和藻類中。

擔心時間太短?別急,科學證明我們的日子比以前更長了


因為這種古老的軟體動物也表現出巨大的季節性變化,或者說在不同的季節它的殼也會發生變化,研究人員能夠確定不同的季節並計算出年份。他們發現,這段時間的年數是372天,而天數是23個半小時,而不是24小時。聲明說,此前已知白天較短,但這是晚白堊世發現的最準確數字。

雖然一年中的日子變了,但一年的長度卻一直保持不變,因為地球繞太陽的軌道並沒有真正改變。當月球的引力與潮汐摩擦,減緩地球的自轉時,一天的長度不斷增加。當地球減速時,潮汐的引力使月球加速,因此月球每年移動得更遠。如今,月球每年相距約1.5英寸(3.82釐米),但這種速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