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解決信用不對稱問題,表現在哪些方面?

葉子77308160


信用不對稱,是金融市場中的一種基本特徵,當前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很多人就利用信用不對稱的時間差,規避銀行對貸款資金的監管,金融機構一般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全方位的瞭解客戶基本情況,充分掌握有用信息,全面掌握客戶信用情況。很多信貸風險的產生,是由於對客戶的總體情況瞭解不夠,信貸投放前或有比較嚴謹的現場訪談、現場調查,但後續的盡職、定期走訪可能存在流於形式,從而導致風險的產生。因此,全流程的規範化貸前、貸後很有必要。

2、擴大對客戶公共信息的搜尋,如通過對客戶行業的深入瞭解、對上下游的集中反饋、有利於更好的驗證客戶的真實面貌。還可根據客戶的屬性、規模等特質,從工商、環保、房地產、稅務、法院等執法部門,或是競爭對手或獲取有價值的信息。

3、通過徵信系統,瞭解客戶借款、其他負債和擔保情況,是否有不良信用記錄,負債情況、擔保情況是否超出客戶的承受能力等,通過各項數據比對,鑑別信息真偽,瞭解客戶的真實信用情況。


匍匐的貓


現在國企和上市公司有很好的融資渠道。可是對於很多中小企業來說融資難,融資貴是很大男難題。與此同時銀行找到成長性好的企業也很難。於是出現很深的結構矛盾。

解決之道還是把中小企業的經營信息披露好並能通過科技推動實現和金融語言相掛鉤。從而解決這個結構矛盾。


饕餮閣主


如果個人把錢借給別人,是不可能有專業知識和時間去了解借款人的,銀行就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