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畢業論文設計有沒有必要存在?

一個遊客賬號


寫論文是一件很費時間精神的事情,而且本科院校都要求必須寫一篇至少8000字關於自己所學專業的論文。

但是現在每個專業的論文庫可以說是處於一個飽和,每個論文題目至少都有十幾二十篇了,那怎麼辦呢?無非只能重複再寫一遍,但是重複率過不了啊,所以大部分的學生都是複製粘貼過來,然後再用自己的話去改,直到改到學校要求的重複率。

寫論文相當於畢業交差吧,讓所學的知識更系統的鞏固一遍,完全自己寫又不復制的人少之又少,所以論文的存在也是有利有弊

本人畢業論文也是全篇複製別人的,網上查重率為65%,沒辦法,只能一直改改改,最後改到了6%。真的是太累了。


蔡大大的樂高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也是很多人比較關心的問題,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來回答一下。

首先,大學生寫畢業論文還是很有必要的,原因有三點,其一是通過撰寫畢業論文能夠對大學期間所學的專業知識做一個整體上的梳理,也能夠完善一些知識的薄弱點。由於當前教育資源相對有限,學生通過畢業論文的撰寫,也能夠促進自身對於專業知識的學習,所以說寫論文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這一點還是具有現實意義的。

其二是通過撰寫畢業論文,可以提升學生對於專業知識的總結能力,這對於當前寫作機會並不多的大學生來說,是一次難得的鍛鍊機會。寫作能力和知識總結能力,不僅對於後續的讀研有比較重要的意義,對於畢業生以後在職場上發展也有比較現實的意義。相對於表達能力來說,較強的寫作能力,不僅能夠更加全面地體現出自身的知識結構,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自身的文化素養。實際上,對於一部分行業崗位來說,寫作能力往往也是一個重要的考察內容。

其三是通過撰寫論文能夠與導師有更多的交流,從而提升對於自身專業的認知。與研究生的培養方式不同,目前本科生往往只有在寫論文的過程中才會有導師的全程指導,所以本科生一定要充分利用撰寫論文的機會,多與導師進行交流,以便於獲得更多的建議。對於沒有進一步讀研計劃的本科生來說,一定要珍惜畢業設計的學習機會。

最後,對於大學生來說,在撰寫畢業論文之前,一定要做好相應的準備,積極蒐集相關的技術資料,同時對於理工科專業的學生來說,還需要注重實驗環境的搭建。

我從事互聯網行業多年,目前也在帶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我會陸續寫一些關於互聯網技術方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問題,或者是考研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我!


IT人劉俊明


同學們吐槽論文,主要是因為實操性較強的專業,論文不能代表其專業水平;大學還處在知識積累的階段,還沒有達到撰寫論文的水平。

當然,最為重要的,是作為大四畢業前最後一道作業,它佔用了應屆生找工作、考研的大量時間,十分耗費精力。

但這幾點看上去很有說服力,實際上槽點滿滿。

論文不能代表其專業水平,至少能代表學術水平吧。大學確實屬於知識積累階段,但是既然能挺過高考,學習能力還是有吧,圖書館、網絡、這些教學資源可不都在那擺著,自己學著寫呀。

其實學生本來可以在大四以前就可以做做準備,撰寫論文。但是很多學生認為大學四年時間那麼長,明明知道這個是不可避免的,卻還要放到最後,你說論文影響你就業,你又不願意提前寫。情願兼職、打遊戲、看偶像劇、甚至發呆,也不願意寫論文。

現在,學術界的一個聲音,是哀嘆論文水平的下降。不僅大學生寫不好論文,研究生、博士生敷衍論文的也大有人在,甚至是一些教授學者,也有論文造假的不端行為。

論文到底好不好寫?一點也不好寫。因為一篇論文,不僅需要一個好的論點,還需要若干充實的論據和可靠的數據來源和信息提供。而現在,很多人,都想著求快求勝,所以沒有辦法沉下心來做學術。

但這樣的學術浮躁,不是更應該從基礎抓起嗎?

大學生有沒有寫論文的必要?這個問題就相當於問一個人,有沒有吃米飯的必要。

我們可以針對此提出許多道理:不吃米飯也可以保持健康,不吃米飯,也可以用饅頭面條餃子代替,外國人也不吃米飯,也人高馬大,健健康康的……

確實,論文不是不可替代的。可以做畢業設計,也可以用各類同等級獎項代替,甚至換一種教學檢測模式,都未嘗不可。但這些的前提是,我們真的瞭解,這樣改變的目的。吃米飯也好,寫論文也好,都是最基礎也是最普遍的達到標準的方式。就像高考一樣,它也許做不到絕對的公平,但也已經是相對環境下保持的最佳公平方式了。

所以,即使你以後找工作用不到寫論文,不代表你就可以不寫論文,因為不是這篇論文能幫你找到工作,而是寫論文的過程,就是大學最後一次,幫助你學習的過程。


黃埔老胡講公考


論文到底有沒有必要存在,這個問題其實好多大學生都在探討。當然,客觀事實是它目前存在的,未來一段時間還會存在。

大家之所以探討這個問題,是因為兩點:

第一、很多人覺得因為實操性較強的專業,論文不能代表其專業水平;大學還處在知識積累的階段,還沒有達到撰寫論文的水平。

第二、是作為大四畢業前最後一道作業,它佔用了應屆生找工作、考研的大量時間,十分耗費精力。

但這看上去很有說服力,實際上槽點滿滿。論文不能代表其專業水平,至少能代表學術水平吧。

對此,我有三點看法和建議,供大家參考:

第一、論文可以讓你對專業領域的進行更深刻的認識。大學確實屬於知識積累階段,但是既然能挺過高考,學習能力還是有吧,圖書館、網絡、這些教學資源可不都在那擺著,可以自己學著寫。一方面深化了自己對專業知識的認識,另一方面提升了專業素養。

第二、論文可以幫助你快速打開你的職業生涯。我個人是學習的新聞採編專業,寫論文積累了好多素材和資料。我在找工作的時候,就用上了。特別是實習期間,自己的一些見解得到了領導的認可。因為,大學好多課程已經學習不像初高中的時候那麼認真了。只有論文是要閱讀大量資料和書籍素材才能寫下去。所以,這是一個特別好的學習機會。希望,可以把握。

第三、我建議大家,可以在大四以前做做準備,撰寫論文。很多同學大四開始找實習工作根本顧不上,所以論文是不避免的,可以提前準備不至於最後抓瞎。

希望我的觀點看法可以幫到你!感謝,如果有用記得點👍👍謝謝!


盤事兒


論文是一個檢驗學生對於本課程瞭解程度的重要手段。

寫論文,本質上是一種思維訓練,是對學生在某一階段知識結構、技能掌握的檢驗。寫論文的過程中,學生的時間管理能力、自律能力、表達能力、信息收集能力、知識整合能力等等,均可得到鍛鍊。大學教育被視為高等教育,推動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引導其進行獨立而深刻地思考,應當包含以上內容。否則,如此“高等”教育與“中等”教育何異?縱觀世界,論文寫作始終處於大學教育的核心序列。德國的綜合性大學一般都有畢業論文(設計)的創作和答辯要求,美國高校學生畢業雖無需論文或設計,但寫作類課程是必修課,不少通識課程、專業課程和選修課程也都以論文為考核載體。

當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對人才的要求水漲船高。年輕人有沒有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的能力,會不會進行系統思維和獨立思考,可不可以精準而簡練地進行文本表述,小則關乎個體成長和事業發展,大則關係整個社會的發展潛力和前進動力。但與此同時,如今信息傳播手段和方式發生深刻變化,“碎片化閱讀”“短視頻娛樂”等盛行,不斷衝擊著社會邏輯思維的構建,消解著社會培育理性的氛圍。以此觀之,作為一個重要的訓練載體,目前大學生論文存在的問題,不是要不要寫、取不取消,而是必須加強、如何寫好。


天天學外語


一件事物的存在自然有他的道理,畢業論文設計也是一樣的。

我感覺畢業論文設計相當於對自己大學學習成果的完美展示,也算給大學生活畫一個完美的句號。

當然了,有很大一部分同學大學畢業論文都是靠百度東拼西湊湊出來的,但即使這樣,若干年後回想起來,自己曾經寫過一份長達8000字左右的論文,也是一件驕傲的事情。


河北筱穎


有必要吧,如果沒有論文設計,那更了不得了


深海螺絲釘803


有,非常有必要存在!畢業論文的存在,有以下好處。第一,可以鍛鍊畢業生的寫作水平,通過寫作水平,看一個人的思路是否清晰,以及說話水平。第二,可以知曉,畢業生是否有在校期間用功。


我是你男神14


畢業設計是對一個學習階段的能力總結,我覺得相當有必要,很多人因為做了畢業設計,才更加清楚自己的定位,更加清楚自己所學專業在當前的發展是怎樣的。能讓自己在畢業前重新審視自己,為將來就業奠定良好基礎


農村墨小胖


有,檢測大學期間所學的成果展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