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擊》這樣的純爺們國劇,為啥再也拍不出來了?

《金婚》《奮鬥》《恰同學少年》《大明王朝1566》《士兵突擊》……這些國劇有什麼共同之處?

答:它們都在2007年成為爆款。這一年也是國產劇的巔峰,此後再無來者。

這一年,最牛最萬人空巷的神劇,當屬《士兵突擊》。之後十多年,其中主要演員撐起了中國影視業的半壁江山。

“許三多”王寶強如今已是百億票房先生;張譯、段奕宏從默默無聞到加冕影帝;陳思成不僅娶了佟麗婭,還成為中國商業片的新銳製作人;李晨變成“大黑牛”,也曾是范冰冰身後的那個男人……

《士兵突擊》這樣的純爺們國劇,為啥再也拍不出來了?

《士兵突擊》這樣的純爺們國劇,為啥再也拍不出來了?

2007年之前,無人能預言這一切,但的確統統都發生了一遍。

只可惜,他們再也找不回“不拋棄、不放棄”的狀態;中國的電視觀眾再也看不到第二部《士兵突擊》。


01

《士兵突擊》憑什麼會火?


沒有纏綿的愛情,甚至女性角色都沒幾個;

上映時幾乎一水的新人演員;

題材也不“討喜”,靠一群糙漢子硬撐的軍旅片誰關心;

故事也沒太大的懸念,一個農村兵一步步的逆襲之旅……


一般情況下,軍旅劇的內核,萬變不離下面三條:


1、新老傳承。一般表現為退役“老班長”對於部隊生活的不捨感情;

2、個性磨礪。總有一個“刺頭”和“專治各種不服教頭”;

3、階層融合。不同家庭出身的新兵難免磕磕碰碰,最終在軍隊的熔爐中成為一個集體。

《士兵突擊》也不能對這些“套路”免俗。不過,真正顯示它與普通軍旅題材影視劇不同地方在於——編劇蘭曉龍探討的是中國人最陌生也最沒興趣的命題——“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

再加上妙手偶得的青年演員本色出演,《士兵突擊》完全跳脫出了“徵兵廣告”的窠臼。

《士兵突擊》這樣的純爺們國劇,為啥再也拍不出來了?

在樸實與平淡之間,當《征服天堂》的BGM響起,觀眾心裡頓時會有難以消解的腫脹,以及無法平息的澎湃撞擊內心。

這就是若干年後,當我們回憶《士兵突擊》時,它所能帶來的感情漣漪。

值得一提的是,該劇2006年12月26日在西安電視臺開始首播,反響平平……真正火起來是八個月後,一經北京衛視播出,掀起收視狂潮。


02

許三多過時了嗎?


如果《士兵突擊》現在播出,還能成為爆款嗎?如果許三多放在小鮮肉時代,還有多少勝算?

這些問題或許有答案,或許沒有。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正確觀點。

《士兵突擊》這樣的純爺們國劇,為啥再也拍不出來了?

在劇中,王寶強飾演的許三多出身農村,呆頭呆腦,不懂人情世故,也不會虛偽客套。班長史今例行家訪時,他只埋頭扒飯,一句客套話都不知道說。

在部隊,許三多擔心自己表現不好,會被分到炊事班餵豬,想到這些他竟然害怕到嗚嗚地哭。

他說:“是騾子是馬,顯而易見。我是新兵營裡第一個顯形的騾子。”

笨拙又實誠,單純又執著。無論在部隊還是在社會上,這種人或許就是大眾意義上被定性的窩囊廢。這樣的人,無論在哪裡可能都不會討人喜歡。

俗話說,蔫人出豹子。當他徹底蛻變時,給出的姿態也是簡單、樸素而又迅捷——

他最敬愛的班長承諾,你做夠50個腹部繞槓,連長就把流動紅旗還給咱們班,相當於雪了自己拖累班長之恥。

於是,最高紀錄為27個的許三多,在單槓上一下又一下,一共繞了333圈。

《士兵突擊》這樣的純爺們國劇,為啥再也拍不出來了?

鋼七連的高連長,起初是蔑視後來則是欽佩,這個過程完美地擊中了人心,也概括了觀眾為什麼也會“稀罕”許三多:

“他所做的每件小事,就好像在抓住一棵救命稻草,到最後你發現,他抱住的其實已是參天大樹。”

後來,國產劇也不再這麼簡單、樸素,再也不會有導演花上十幾分鍾——專門拍一個人在那裡轉圈。那些故意的留白和沉默,或許也會讓習慣了二倍速看劇的觀眾感到煩躁。

或許,不是許三多和《士兵突擊》過時,而是我們焦躁不安的內心拋棄了本來的樸素與真實。在“流量經濟”的裹挾之下,大家奔著多快好省去了。

03

放現在,它可能播不出來?


製作人吳毅早就說過,《士兵突擊》能夠成為當年的“國民劇”,很大程度上倚仗於2005年前後,影視行業百花齊放的創作高峰期。

“放到現在,《士兵突擊》很可能播不出去。當時市場對好的內容是有標準的,現在只有收視率一個標準。

編劇張蠡也說,“很多軍旅劇之所以成為只有皮囊的制服劇,就在於它沒有走進官兵的內心,它甚至不瞭解官兵的日常生活,更何況打動人心的生活細節了。”

《士兵突擊》整個劇組想得很簡單——拍一部好劇。

導演康洪雷第一次和《士兵突擊》相逢,是因為一場叫《愛爾納突擊》的話劇。看完全場後,他流著眼淚和那些不認識的演員握手擁抱,心裡決定把這場感動化成影像。

之後幾經輾轉,等待兩年時間,劇本才來到康紅雷手上。

拍攝地點在雲南山上。條件不是一般艱苦:四個人一間屋子,廁所是大間旱廁,洗澡只能去池塘,信號不好沒有電視看,每天靠著幾張報紙打發戲外時間。

《士兵突擊》這樣的純爺們國劇,為啥再也拍不出來了?

整部劇女角色大概有三個,還都是龍套中的龍套,整整三十集都是一群大老爺們兒演到黑。

當然,它的成功不在於沒有女性,而是不依賴感情戲帶來的戲劇衝突。可能,中國男人的真正本色就是《士兵突擊》裡表現的這樣,正因為真實,所以才格外被打動。

另外,那些不超過10分鐘的十八番配角,也能恰到好處地留下讓人印象深刻的高光時刻。因為男人多、花樣也多,《士兵突擊》也一直被拿來標榜“太爺兒們了”、“這樣才是真男人”。

據說在貼吧時代,女粉絲最愛討論的帖子是,“劇裡你最想嫁誰?”

《士兵突擊》這樣的純爺們國劇,為啥再也拍不出來了?

男人不止是酷,光會耍酷那是鋼板。

真男人也要有溫情,還有軟弱和孩子氣的一面。教官齊桓為了逗許三多而朗誦詩,袁朗也會繫著圍裙烤肉,天天叫囂著要斃了人的高城,被眼神不好的許木木抓成了俘虜,一下給塞到昏,被七手八腳地救醒後很憤怒:“不要動不動上來就人工呼吸!”

轉過頭來,七連解散之後。他關上門不吃飯,放大音樂,然後把自己埋在枕頭裡痛哭。

《士兵突擊》這樣的純爺們國劇,為啥再也拍不出來了?

《士兵突擊》是理想主義的綜合體。這一群人,在封閉的環境中,不為名,不為利,直麵人生困局,在平平凡凡的地方,吼出了不平凡的聲音。

他們在漫天黃沙中駕著戰車飛馳,在瓢潑大雨中負重跑步,在遇到困難時候不拋棄不放棄,在瀕臨絕境的時候為戰友自我犧牲,在受到同情時壯士斷腕地毅然遠去。史今說,“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朵一朵的花兒,開得可美了。”

可惜現在,我們再也看不到心底開出的花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