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十八描

以線造型:國畫十八描。

國畫十八描


國畫十八描


高古遊絲描,原稱為用十分尖筆如曹衣紋,多合於表現細綢之類。宋趙希鵠曰:“孫太古多用遊絲筆作人物,而失之軟弱,出伯時下,然衣褶宛轉曲盡過於李。”觀此既知其短長之處。

國畫十八描


琴絃描,原稱周舉每用之。琴絃描施於大幅,則粗如蓴菜條,此古篆之遺意,表質重而靜肅、寬衣博帶的衣褶,如晉祠宋塑及永樂宮壁畫之衣褶皆屬於此。

國畫十八描


國畫十八描


鐵線描,原稱張叔厚每用之,近代陳老蓮即長於此法,折釵法屬此。宋趙希鵠曰:“唐盧楞伽筆世罕見,餘於道州見所畫十六羅漢衣紋真如鐵線,惟崔白作圈線頗得餘緒,至伯時萬不及也。”又清績曰:“用筆剛勁,力趨勾踢,一起一止,急行急收,像人身新衣膠漿,折生稜角,故謂折釵法。”

國畫十八描


行雲流水描,多用於佛像。蓋天竺地處熱帶,多披薄紗,行動之時,衣紋如是。元湯垕曰:“顧愷之畫如春蠶吐絲,其筆意如春雲浮空、流水行地,皆出自然。”又曰:“李伯時,宋代人物第一,專師吳生筆法,如行雲流水有起倒。”清鄭績謂之流雲描,用筆長韌,行筆宜圓,人身屈伸,衣紋飄曳,寫單衣薄羅,則衣紋宜隨身緊貼,若重裘厚襖,則宜離體闊褶。

國畫十八描


馬蝗描,即蘭葉描。原稱馬和之,顧興裔多用之。蘭葉描用筆有翻轉如畫蘭葉,又如馬蝗之浮水波動,故稱之。李伯時多用之,李專師吳道子筆法,其勢圓轉而飄舉,故後世稱吳道子衣褶曰“吳帶當風”。

國畫十八描


國畫十八描


釘頭鼠尾描,原稱武洞清每用之。此描用於描寫苧葛衣裙,質硬而薄,用筆宜用尖筆銳亳首重而末銳出之。明周履靖曰:“惟吳裝描用釘頭鼠尾。”清鄭績曰:“工筆衣紋,以此為通用,細勁中見筆力,故古今名家多用之,學者亦宜由此入手。”

國畫十八描


人多描,即混描。此法如山水之潑墨、花卉之點厾,細小人物,不能施筆者,以點抹出之。吳小仙毎有此畫法。此即唐韋偃畫小馬法的遺意。韋偃畫馬,或頭一點、尾一抹,曲盡其妙,宛然如生。元湯垕雲:“石恪戲筆人物,惟面部、手足用筆法,衣紋乃粗筆成之。”

國畫十八描


禿筆橛頭釘描,原稱馬夏每用之。馬夏山水人物喜用禿筆,故下筆形如橛頭。此皆施於寫意之法,易見蒼辣之趣。

國畫十八描


國畫十八描


曹衣描,原稱即曹不興描法。按,南齊謝赫已稱吳曹不興之跡惟傳一龍而已。元湯垕亦謂:“宣和內府刻意搜訪其跡,不過《兵符圖》一卷而已。”故當屬北齊曹仲達描法。繪畫史雲:“仲達善繪畫,尤妙佛像,其體稠密,而衣服緊窄,故世稱‘曹衣出水'。”

國畫十八描


國畫十八描


折蘆描,原稱如梁楷尖筆細長撇捺折蘆描。大幅單身人物用此法,筆簡氣雄,易於突出,每見渡水達摩用之。

國畫十八描


柳葉描,原稱如吳道子觀音用之。柳葉描筆法屬於隸草,比竹葉描宛飄動,施於窄袖短襟處為宜。

國畫十八描


國畫十八描


竹葉描,原稱用筆微短如竹葉。用狼毫銳筆短撇成紋,比柳葉描為堅勁。

國畫十八描


國畫十八描


戰筆水紋描,馬遠曾以此法畫水。古畫家之用戰筆者頗多,如唐李嗣真雲:“孫尚子喜畫魑魅魍魎為顫筆之體甚有氣力,衣服、手足、木葉、川流、無不變動。”宋米芾曰:“周文矩仕女面一如昉,衣紋作戰筆,此蓋布紋也。”又云周文矩衣紋及武洞清作羅漢善為顫筆。元湯垕雲:“周文矩畫人物也多戰筆,是學其主重光書法,至畫仕女則無戰筆。”按戰筆屬屋漏痕法,用筆須絞鋒頓挫而出之,易表現生動和古拙之趣。周文矩畫仕女於布衣則施之,或於綺羅則否,米芾與湯垕二家從所見而言之爾。

國畫十八描


國畫十八描


減筆描,原稱如馬遠、梁楷每用之。減筆是一種刪繁就簡,概括表現的繪法,宋元作每喜用此。用筆簡逸,是如由楷則而趨行草之意。

國畫十八描


粗大減筆枯柴描,為禿鋒大筆之類的繪法,宋石恪、清閔貞常用之。

國畫十八描


蚯蚓描,即旋韭描,近代任伯年常參此法。清鄭績曰:“法如韭葉之旋轉成團也,與流雲同類,但流雲用筆如鶴嘴畫沙,圓轉流行,此則有輕重跌宕,於大圓轉中有多少變曲,如韭葉扁轉悠揚之狀,用筆肥潤,公麟、道子多用此。”

國畫十八描


橄欖描,原稱江西顏輝每用之,此描可用於表現棉衣皺紋,寫山村老人更感質樸。

國畫十八描


棗核描,古畫羅漢或古僧多用之,以表現如扎布鞋底、古衲的衣紋。用筆須筆斷而氣連,施於小幅,則如積米聯珠之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