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用香椿如何進行肥水等管理?要抓好"兩選,兩大,三控制"工作

香椿具有生長快,產量高,效益大等特點,可供食用,材用等。其為名貴的木本蔬菜,被群眾稱為"搖錢樹""樹中王"。香椿樹幹高大,為上等木材,木紋美麗,有"中國桃花心木"之稱。

菜用香椿如何進行肥水等管理?要抓好"兩選,兩大,三控制"工作


香椿有木材用林和菜用林兩種,木材用香椿樹幹高達30餘米,而菜用香椿樹幹多為3–5米,本文所說的就是我們常吃的菜用香椿。

在菜用香椿的肥水等的管理中,應遵循"兩選,兩大,三控制"的原則。何謂"兩選,兩大,三控制"?下面我們就來一一解答哈。

一,兩選

兩選就是選好速生,豐產,優質品種,選好優質林地。

1,一選品種

香椿品種繁多,主要有黑油椿,紅油椿,青油椿,水椿,黃羅傘,米爾紅,紫狗子,紅毛椿和青毛椿等。其中以黑油椿的椿芽品質最佳,粗壯肥嫩,油脂豐富,芳香味濃,食之無渣,是典型的木本菜用香椿。紅油椿和青油椿,其芽品質僅次於黑油椿,但產芽量高,材質紅潤優良,是較好的菜材兩用品種。簡單介紹幾個常見優良品種的特性哈。

(1),黑油椿

黑油椿幼樹長勢強,萌芽力強,但採芽15年後長勢漸弱。其喜肥水,適宜於平原地區及肥沃的梯田栽培,也可與蔬菜或大田作物間作。

(2),紅油椿

紅油椿樹冠緊湊,生長旺盛。葉片肥厚,油脂厚,香味濃郁,但有苦澀味。

(3),褐香椿

褐香椿芽為褐紅色,粗短多汁,香氣濃郁,微有苦味,品質上等。其生長緩慢,萌發力弱,呈自然矮化狀態,適宜於溫室矮化密植栽培,是有很好發展前途的溫室栽培品種。

菜用香椿如何進行肥水等管理?要抓好"兩選,兩大,三控制"工作


(4),紅香椿

紅香椿芽初放時為棕紅色,隨著生長,下部葉片慢慢變為綠色。品質優良,生長迅速,產量高。適宜於高肥水條件下栽培,是溫室栽培的好品種,但在低窪地帶栽培易得根腐病。

(5),黃羅傘

該品種樹勢極旺,萌發力強,生長迅速,椿芽痩弱,容易老化,油脂少,香味淡,但是產量卻很高。

還有米爾紅,紫狗子,青油椿,水椿,薹椿,紅芽綠椿,紅葉綠椿,及許多地方品種,如山東省的紅椿,貴州的栽培椿,還有一些野生種,特別是其變種等,都有很大的開發潛力。你要根據自身的地理條件,栽培模式等來加以選擇。

2,二選林地

香椿喜歡土層深厚,肥沃的石灰質土壤。在紅色黏土上生長較差,在青沙土和二合土上生長,則根系發達,根皮厚,分枝與根毛多,地上部生長旺盛,椿芽粗壯肥嫩。在黃土地上生長,根系分佈淺,根皮薄,樹勢弱,生長緩慢,椿芽纖細瘦弱。土層厚度對香椿根系的生長起著極大的作用。

香椿為速生樹種,生長迅速,對肥水需求較大,表現出明顯的趨水和趨肥性,但對澇漬地又很敏感,因此有明顯的避漬性。

採用香椿林栽培的目的是採收椿芽,要使椿芽的產量高,品質好,就應該選擇適宜的土壤和位點。要選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和有一定保水保肥能力的土壤,地下水位在2–3米。如在山區栽培,應選擇不太高的低山區和不擋南風的向陽坡地,太乾旱的地塊不利於香椿的生長。

菜用香椿如何進行肥水等管理?要抓好"兩選,兩大,三控制"工作


二,兩大

所謂兩大,就是指大苗秋栽(北方最好是春栽),防護越冬。大穴定植,精心管理。

1,一大苗

菜用香椿一般幼苗得在圃內培育1–2年的苗木,苗高1米以上,幹粗0.8–1釐米。於秋季落葉後或春季萌芽前栽植於大田中。北方地區為使苗木安全越冬和移栽後迅速生長,一般以春季定植為主。

1–2年生的椿苗耐寒性弱,尤其是實生苗,組織不充實,易受凍,所以在冬季栽培後注意樹幹塗白,捆草等保護措施,或澆足封凍水後,適時在基部培土30釐米高防凍。

2,二大穴

菜用香椿苗定植前,土壤應深耕一次,並於秋末或冬初按定植的行距挖好寬50釐米,深50釐米的定植溝,通過冬季低溫風化疏鬆土壤,殺死地下害蟲。

定植時,先把混有肥料和適量氮磷鉀複合肥的表土填入穴內,使底部呈小土丘狀,使椿苗根系舒展地分佈於坑內,填入土壤。當根系全部埋入後,輕提樹苗,使根系與土壤密切接觸,然後填平樹坑,塔陷澆水,水滲下後封穴成龜背狀。

菜用香椿的樹體管理和一般林木香椿林的管理有所不同。菜用香椿要求培養成多側枝,多頂芽的矮化樹形,以利於提高椿芽產量和便於管理採收。矮化措施是香椿矮化密植高效益栽培的關健技術之一。矮化和促進發枝措施主要有摘心,短剪,平茬,化學控制,環剝及控水排澇防止徒長等。

三,三控

所謂三控就是指控制養分,協調生長。控制頂芽和採芽量。控制樹冠,適時伐木,調整林冠。

1,一控養分

香椿為速生樹種,生長季節要求較高的水肥條件,因而定植後應加強肥水管理。苗木定植後澆一次透水,20–30天后再澆一次水,並結合澆水畝施尿素10–20公斤,每次澆水施肥後及時中耕,除草和鬆土。7月份再進行一次追肥,畝追尿素15-20公斤或人糞尿1000–1500公斤。8月份以後就不再施氮肥,也不要再澆水,以防枝條徒長。9月份追施一次磷肥,每畝用過磷酸鈣50公斤,促進苗木木質化,增強抗寒能力。

菜用香椿如何進行肥水等管理?要抓好"兩選,兩大,三控制"工作


香椿進入採收期後,因採芽早,次數多,體內消耗營養大,應結合採芽及時補充營養,但要控制氮肥的用量,以氮,磷,鉀三元複合肥為主。在採芽高峰期,每月追施一次三元複合肥即可,每次每畝追施20公斤左右,以保證椿芽的產量和質量,協調樹體的生長。必要時可葉面噴施0.2%的尿素溶液。

2,二控芽

椿芽採收以芽長10–20釐米為好,過短影響產量,過長則影響品質。早春香椿樹上肥大的頂芽苞萌發,抽生短枝和嫩葉,一般要求長度不超過20釐米時就要採收,再長就易木質化而無法食用。

一般來說,椿芽一年可採收多次。最初的1–2年內,每年只採收一次,即主要採收頂芽,促進側枝抽生,以培養成樹冠。2–3年後樹冠基本定型,每年可採收2–3次,即頂芽和側芽都可採收。

生長較好的矮化密植香椿園,每年可採收3–4次。採收應採取勤採輕採的方針。椿芽10–15釐米時就採收,因再任其生長會消耗很多養分,品質也差。採芽應結合修剪整形,並和肥水管理相協調,使樹體光照充足,萌發力強。

3,三控冠伐木

每年香椿落葉後,都應該疏去過密的細弱枝條,以利通風。3–5年生的骨幹枝,80%的部位光裸無芽,萌芽部位轉移到樹冠高層,產芽量降低,採摘也不方便,可留20–30釐米進行短截,促生新枝。多年生的老弱樹可從基部剪去。但一次疏枝量不宜過大,以免影響產量,每年疏枝總量以1/5–1/4為好。

香椿移植4–5年後,矮化樹冠已經形成,而且擴展較快,田間鬱閉度增加,會明顯影響生長,特別是影響中下部側枝的萌發生長,椿芽產量明顯下降。所以應進行第一次間伐,間伐強度為30%—50%左右,可根據定植的密度,樹體生長狀況來確定間伐量。如可隔一株挖一株,擴大株距。

一般再間隔3–4年後進行第二次間伐,第二次間伐時可隔行間伐。

香椿移植後10–15年,株間和行間均應加強間伐,甚至可鋸斷主幹(留20–30釐米),徹底更新樹體。也可以通過萌櫱更新樹體。

菜用香椿如何進行肥水等管理?要抓好"兩選,兩大,三控制"工作


以上就是菜用香椿的基本管理方法,兩選兩大加三控,最終的目的就是延長樹體的生長年限,增加椿芽的產量和品質。香椿是多年生樹木,當年的採收次數和數量與來年的產量,質量及樹的生長和壽命密切相關。採收強度應根據樹勢,當地生長期的長短,田間管理水平等及時調整。要注意採養結合,以利於連年高產和穩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