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藥材也會開口說話——鱉的自傳

“鞭杆鼻子秤星眼,磨盤身子腿又短。”

春天來了,街頭巷尾到處都流傳著我的謎語,作為人們喜愛的藥材及食材,我不得不提起十二分的小心,以防像隔壁的竹鼠兄一樣,一不留神就被冠以“很漂亮”、“中暑了”的帽子而被拖到河邊吃掉。雖然韜光養晦才能活的更久,但我還是得介紹一下自己,以便讓更多的人認識我。

假如藥材也會開口說話——鱉的自傳


我大名叫鱉,別號甲魚,諢名“王八”。提起這個諢名我就十分生氣,我腹部的甲殼上,原本有著“王”和“八”兩種紋理。誰知道,人類中有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種做人根本,他們稱不遵守這八種規矩的人為“忘八”,這兩個詞一諧音,“忘八”就成了“王八”,而我的名字也變成了一句罵人的話。這可真是鱉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讓我好生無奈。

談到甲殼得給大家隆重介紹下,我的甲殼叫鱉甲,是一種比較名貴的中藥材,我的甲質地堅硬,在煮成湯藥變為“藥氣”後,對已經成形的疾病如息肉、血瘕有很好的攻破作用,比如配合琥珀、大黃,可以去除腹腔中的腫塊積血。所以《神農本草經》對我評價為:味鹹平,主心腹症瘕堅積,寒熱,去痞息肉,陰蝕,痔惡肉。

由於常年生活在水中,陰氣重,所以我的甲又可以補充在內真陰,對陰虛內熱的“春”病尤其適宜,比如用醋炮製研末後,以酒沖服,對老年人及體勞之人的瘧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假如藥材也會開口說話——鱉的自傳


藥材談完了,我們再來看看食材,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因為我營養豐富,自古便被作為宴席上的珍饈美味。齊桓公知道吧,他的廚師自創了一道菜叫“魚腹藏羊”,就是在我肚子裡塞上羊肉一起蒸,做熟之後腥羶全無,鮮美無比,所以“鮮”這個字就以魚羊為配,這個魚,說的可就是我堂堂甲魚呢。

假如藥材也會開口說話——鱉的自傳


我除了和羊搭配,和雞搭配的也很好,據說京劇大師梅蘭芳演出《霸王別姬》後,受邀參加宴席,見席上一菜鱉雞同燉,鱉浮於上,雞沉於下,食之似雞似蛙,雞塊入口即化,讓他讚賞不已。原來,這是東道主特意為他準備的“霸王別姬”,別與鱉、姬與雞都是諧音,鱉雞就是“別姬”,配合巧妙,讓我都忍不住從碗裡爬出來拍案叫絕。

假如藥材也會開口說話——鱉的自傳


要說美味,可能很多都敢和我一爭高下,但論到因吃引發血案,恐怕除了我沒幾個能做到。公元前605年,我的祖先被鄭靈公拿來款待群臣,可偏偏沒有分給一個叫子宋的大臣。原來,這個子宋每次食指顫抖,都預示有美味可嘗,早上的時候他又指顫了,於是和同僚說了這件事,面君見到鱉肉湯,兩人不禁相視一笑。鄭靈公問清了緣由,故意不給子宋分食,於是子宋懷恨在心,不就便把鄭靈公殺了。我的祖先當時害怕極了,吃個飯都能引發血案,也算讓我們家族揚名立萬了。

不管作為藥材還是食材,雖然都要被人類開膛破肚,但比起碌碌無為,我更願意為了拯救他們而獻出自己的生命。正如人類講過的:有些鱉活著,但它已經死了,有些鱉死了,但它卻永遠活著。

注:本文出現的所有中藥、方劑,均須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