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2017年年底,一部新上映的俄羅斯電影《絕殺慕尼黑》(俄文名:Движение вверх)罕見地在英美媒體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不只是因為這部電影創造了俄羅斯電影新的票房紀錄,更是因為它講述的那場比賽——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男籃決賽——是國際籃球歷史上最傳奇也是最具有爭議的比賽。最後的三秒鐘也成為了至今雙方各持一詞的葫蘆案,本文講述的便正是這場比賽的前因後果。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從波羅的海邊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的裡雅斯特,一副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拉下。這張鐵幕後面坐落著所有中歐、東歐古老國家的首都——華沙、柏林、布拉格、維也納、布達佩斯、貝爾格萊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亞。這些著名的都市和周圍的人口全都位於蘇聯勢力範圍之內,全都以這種或那種方式,不僅落入蘇聯影響之下,而且越來越強烈地為莫斯科所控制。”——溫斯頓-丘吉爾,1946年3月5日

鐵幕演說被廣泛認為是橫跨四十餘年的冷戰的開始,幾乎是和冷戰開始同步的1947年,蘇聯成為了FIBA的成員。儘管進場較晚,但憑藉著眾多加盟共和國輸送的優秀人才和能繞開職業球員限制的體工隊制度,蘇聯在加入FIBA時就已經是歐洲的第一強隊,先後在1947年和1951年奪得了歐錦賽冠軍。1952年奧運會是蘇聯男籃的第一次世界大賽,儘管最終奪得了銀牌,但複賽和決賽先後兩次負於美國也表明,依靠舉國體制迅速崛起的蘇聯,暫時還不是有著豐富籃球底蘊的美國的對手,哪怕美國派出的只是大學生聯隊。

此後的三屆奧運會,蘇聯隊的經歷都與1952年類似:幾乎擊敗了除美國外的所有對手,最後在決賽中輸給美國得到一枚銀牌。但蘇聯籃球的水平並不是止步不前,尤其進入60年代之後,亞歷山大-戈梅爾斯基(Александр Гомельский)以自己在莫斯科中央陸軍的班底為基礎構建了一支新銳的蘇聯隊,先後在1959年和1963年的世錦賽上兩度擊敗美國隊,更在1967年的世錦賽上第一次成為世界冠軍,儘管美國派往世錦賽的隊伍水平不如奧運隊,但這至少說明,美國隊並不是不可戰勝的。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時間來到了1971年,儘管前一年在南斯拉夫世錦賽上美國隊只排在第五名,對於美國人而言,只要派一支稍強一些的隊伍,奧運會的金牌看上去依然是囊中之物。然而事情並不簡單,各種各樣的不利因素在侵蝕著這支美國隊:政治立場原因和世錦賽的失敗讓日後的NBA巨星比爾-沃頓早早宣佈退出;“J博士”朱利葉斯-歐文在一年前尚在大三時選擇加盟了ABA,而沃頓的恩師,UCLA的約翰-伍登當時正忙於在NCAA和ABA之間斡旋,無意接下美國隊主帥一職。美國籃協最終只能請已經退休兩年的上屆奧運隊主帥亨利-伊巴再次出山。

伊巴何許人也?當時年近七旬的他雖然已經意識到蘇聯的威脅,曾對華盛頓郵報的記者說:“就像日本人一樣,這些俄羅斯人在巧妙地複製和學習我們。”,但他實在太落後時代了,打的還是三四十年代沒有進攻時間限制的緩慢籃球,當時的籃球場還是白人的天下,而到了70年代,越來越多強壯而迅捷的黑人球員正在成為球場的主宰。伊巴的風格被不少球員甚至是專業球探認為已經嚴重妨礙了年青一代球員尤其是黑人球員發揮自己的長處。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1972年奧運隊的訓練營也堪稱噩夢,根據最終被刷掉的科米特-華盛頓(就是後來差點一拳打死湯姆賈諾維奇的那位)的回憶,伊巴和幾位助理極其強調身體對抗且訓練量極大,而且經常大聲斥罵,這對於尚在大學的球員們而言實在太過嚴厲,華盛頓對負責訓練他的肯塔基大學的喬-霍爾助教印象深刻:“我之前從來沒有被人這麼對待過,他們讓你覺得自己是個白痴。”一個有趣的後續是,華盛頓落選後把自己的遭遇講述給了尚在高中的好友阿德里安-丹特利,這讓這位未來的名人堂得分手放棄了肯塔基,選擇了聖母大學。而在夏威夷的訓練營中,頂替沃頓入選的斯文-內特在短短一週的訓練中體重就掉了20磅(約合9公斤),無法忍受的他隨即宣佈退出。

場外的因素也在影響著這支美國隊,在訓練營中馬文-巴恩斯打爆了湯姆-麥克米倫無數次,而場外的輿論卻一致支持麥克米倫,因為兩人正是當時種族歧視依然嚴重的美國輿論眼中黑人和白人的極端典型:巴恩斯是黑人,天賦超群又五毒俱全,場外麻煩不斷的他有著“Bad News”的諢號;麥克米倫是白人,高中時就已經登上了《體育畫報》的封面,學習成績優異,是比爾-布拉德利之後又一個獲得牛津大學羅德獎學金的大學球員。而最後,麥克米倫擠掉了巴恩斯入選了大名單,不少參加訓練營的球員認為,除了巴恩斯日常目中無人以外,種族因素也是令他落選的原因。儘管經歷了種種波折,但這支美國隊終於成軍了,儘管沒有沃頓和J博士,但上一屆奧運會美國隊沒有賈巴爾和馬拉維奇,照樣很輕鬆地奪冠,更何況這支球隊的厚度確實很不錯,當年的12人中最終有10人進入了NBA,這也是美國奧運隊的新高。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麥克米倫曾被美國媒體譽為全美最佳高中生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而在太平洋的另一端,蘇聯籃球正如他們的計劃經濟體制一樣有條不紊地推進著自己的又一個四年計劃,經歷了墨西哥城奧運會只拿到銅牌的失敗後,戈梅爾斯基和助手在蘇聯國家隊歷史上第一次對球員的各項指標制訂了嚴格的標準,並以此為基準挑選需要的隊員。同時,在沒有三分線的年代,與球員投一個遠一點的球就會怒不可遏的伊巴相反,戈梅爾斯基已經洞察到了遠距離投籃在對陣當時常用的龜縮防守時的巨大威力,並在確定隊員之後向各個俱樂部派下任務,要求俱樂部在訓練中注意加強球員不同方面的素質,鼓勵球員將自己的射程延伸一米。

但蘇聯國家隊也並不是鐵板一塊,六七十年代是美蘇交鋒最為激烈的時候,當時的蘇聯出現了多起震驚全國的名人出逃事件,文體界由於出國交流的機會更多,自然成了重災區,而身為猶太裔的戈梅爾斯基也成為了重點懷疑的對象。1970年年底,戈梅爾斯基被安了個莫須有的罪名提前下課,頂替他的是來自列寧格勒斯巴達克的弗拉基米爾-康德拉申(Владимир Кондрашин)。而康德拉申甫一上任就需要面對一個棘手的問題:如何在這支國家隊中樹立自己的威信?長期以來蘇聯國家隊的核心成員如謝爾蓋-別洛夫(Сергей Белов)、阿爾讓-扎穆哈梅多夫(Алжан Жармухамедов)都是來自戈梅爾斯基執教的有軍方背景的莫斯科中央陸軍(在當時相當於我們的八一隊),過去十年的飛速進步也讓戈梅爾斯基的名字和國家隊綁在了一起。不過對於一支有政委的球隊而言,這個問題也不算太過棘手,康德拉申也算是平穩度過了過渡期。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而康德拉申的入主也確實給蘇聯隊帶來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戈梅爾斯基在60年代的貢獻不可否認,但長期兼任中央陸軍的教練讓他選材的眼光略為狹窄,而康德拉申上任之後立刻招入了莫斯科迪納摩的亞歷山大-波洛舍夫(Александр Болошев),由於莫斯科迪納摩常年在聯賽中游徘徊,這位有著一手出色傳球功夫的強力前鋒在此之前一直是國家隊的遺珠。多多少少地帶一點私心地,康德拉申開始在國家隊重用亞歷山大-別洛夫,而這個康德拉申一手發掘的年輕人也確實展現出超凡的實力,和很多在NBA留下傳說的天王巨星們一樣,喜歡把打板後的投籃釘板大帽的他逼得FIBA為他更改了規則。蘇聯方面在得知沃頓不會參賽之後確定了要奪取金牌的目標,而康德拉申這個瘋狂科學家也為此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在FIBA的30秒規則下,將球隊的一次進攻時間控制在17-19秒,放棄此前面對美國時的防守為主,改為主動出擊,即便面對美國也要堅持如此。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1972年,奧運會時隔36年又一次來到德國,和36年前一樣,德國人把奧運會看做是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窗口,不同的是,1936年柏林奧運會向世界展示了希特勒的狼子野心,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會德國人想要展示的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新德國。第一次設計吉祥物,第一次通過衛星轉播比賽,第一次使用電子計時……眾多的新事物在本屆奧運會都首次亮相,看上去這是一屆十分成功的奧運會,直到1972年9月5日之前。

為了一洗柏林奧運會留下的醜陋記憶,慕尼黑奧運會主打歡樂牌,主辦方甚至降低了安保的級別,由於二戰後德國軍隊和警察遭到嚴格的限制,整個奧運會期間甚至沒有一名警察出現在賽場中,這也給了巴勒斯坦的極端組織“黑九月”可乘之機,製造了殺害11名以色列代表團成員的慕尼黑慘案,奧運會也因此停擺,儘管這次襲擊並沒有傷及美蘇雙方的運動員,但還是給他們尤其是涉世未深的美國隊的大學生們帶來了極大的震動。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1972年9月9日,經歷了種種波折,雙方終於在決賽如期相遇,美國一路雖然比較順利,但在之前對陣巴西的比賽中就差點斷掉了奧運會不敗的紀錄,而蘇聯隊此前的比賽順風順水,只有半決賽時的古巴給他們造成了一點麻煩,但他們也絕非一身輕鬆,男籃決賽在最後一個比賽日,蘇聯此前已經獲得了49枚金牌領先美國,但還需要一枚來為蘇聯建國50週年獻禮。

在蘇聯籃壇素以狡黠著稱的康德拉申注意到伊巴為了防守沒有將道格-科林斯放在首發,對此他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首發撤下了球隊的隊長,後場核心之一的保勞斯卡斯(Модестас Паулаускас),換上了當年在選拔中唯一達到戈梅爾斯基設定20米跑進2.2秒標準的薩坎傑利澤(Зураб Саканделидзе)以求加強防守和衝擊力。而這也確實收穫了奇效,上來他就斷球造成一次快攻,儘管被前段時間剛剛入選名人堂的鮑比-瓊斯造了進攻犯規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前面我們提到,蘇聯隊在康德拉申的帶領下打起了更具攻擊性的風格,而美國隊一來天賦不足二來戰術老舊,本屆比以往更加強調防守。這也讓這一次雙方的對決依然像之前那樣,只不過這一次被動挨打的是美國人。在亞歷山大-別洛夫用罰球為蘇聯拿下第一分後,美國隊再次出現失誤,薩坎傑利澤在又一次的快攻中造成湯姆-亨德森的防守犯規兩罰全中。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薩坎傑利澤緊接著又一次搶斷一條龍,為蘇聯隊取得了5-0的夢幻開局。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而直到這時,蘇聯隊的王牌還沒有發力,從戈梅爾斯基時代起,蘇聯隊的後場就有一個世界一流的“紅色傑裡-韋斯特”——謝爾蓋-別洛夫(Сергей Белов),在戈梅爾斯基的訓練下中遠投頗具殺傷力的他也讓美國人認識到了他的威力,連續的借掩護中投甚至是強投在美國後衛頭上連得十分。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在薩坎傑利澤再一次策動快攻(ABC的解說也不得發出“喔!他真的好快!”的感嘆。)打進之後,蘇聯已經取得了19-9的領先,這已經是本屆奧運會一度落後巴西9分後美國隊歷史上第一次在奧運會男籃比賽中落後對手兩位數。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在開局打得一塌糊塗後,美國隊也終於在湯姆-亨德森的帶領下終於開始了反擊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上半場結束,蘇聯依然保持著26-21的領先,而真正的風暴即將到來……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在中場休息時,肯尼-戴維斯和湯姆-麥克米倫就在更衣室中對伊巴防守至上的策略表示了懷疑,在落後的壓力下,伊巴默許了,讓球員處理場上的局勢。

進入下半場,美國隊的球員加快了節奏,更多的衝擊籃筐,但蘇聯這邊也不遑多讓,繼續火熱的狀態,雙方的分差一直保持在5-7分。進入下半場,已經略有急躁的美國年輕人們火氣也越來越大。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直到比賽剩餘12分鐘時,比賽的第一個轉折點到來:蘇聯隊的米哈伊爾-科爾基亞(Михаил Коркия)與美國隊的內線核心之一德懷特-瓊斯在一次爭搶籃板時爆發衝突,雙雙被罰出場。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在以ESPN等美國媒體回顧本場比賽時,常會說科爾基亞是蘇聯隊的一個不起眼的人物,這場比賽是他在當屆奧運會第一次出場,上場的作用就是故意激怒最後兌掉對美國而言極為重要的德懷特-瓊斯。

然而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首先,科爾基亞當屆奧運會9場比賽全部出場,場均得到5分,是蘇聯隊重要的輪換球員,若是小人物,康德拉申也絕沒有膽量在決賽時讓他首發。其次,在科爾基亞與德懷特-瓊斯的這次衝突之前瓊斯就曾經對科爾基亞有過較大的動作。因此,這次衝突與其說是蘇聯隊有意為之不如說是雙方已有積怨。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在謝爾蓋-別洛夫得到本場比賽的第15分,將比分拉到38-28後,距離比賽結束還有10分鐘,破掉美國不敗金身的目標近在眼前。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此時,蘇聯隊因為體力下降突然斷電,葉傑什科掉球,謝爾蓋-別洛夫腳踢球,扎穆哈梅多夫和薩坎傑利澤連續四罰不中。而美國這邊也抓住機會,在凱文-喬伊斯這次跳投命中之後,美國隊在比賽還有三分半時將比分追到了42-44,懸念陡然而生。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儘管蘇聯隊憑藉保勞斯卡斯的罰球勉強維持著領先,但美國隊正在一點點迫近著比分,在吉姆-福布斯這記中投命中之後,美國隊在還有40秒時將比分追到了48-49。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此時蘇聯的任務就是儘量拖到30秒進攻時間即將耗盡時出手,而蘇聯隊也確實是這麼做的,球最後交給了亞歷山大-別洛夫,而他此時的一個決定改變了這場比賽: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在自己的出手被麥克米倫封蓋之後,蘇聯的進攻時間已經只有三四秒鐘,此時亞歷山大-別洛夫沒有把球傳給身旁本場手感不佳的保勞斯卡斯和同側無人防守的謝爾蓋-別洛夫,而是冒險地傳給弧頂的薩坎傑利澤。此時道格-科林斯搶先一步斷下了這記傳球,薩坎傑利澤匆忙啟動追趕,對飛身上籃的科林斯犯規,科林斯的上籃沒有打進,自己也重重地撞在籃架上久久沒有緩過來。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此時比賽只剩下三秒鐘,在場的所有人都不會想到,這將是國際籃球史上最漫長的三秒鐘。

此時有人建議伊巴需不需要換一個人執行罰球,但伊巴對科林斯很有信心,他說:“如果科林斯能夠站起來,那他一定會罰進這兩個罰球。”事實上,科林斯也沒有辜負伊巴的信任,在接受簡單的治療後站了起來,走到了罰球線上。美國能否捍衛自己的奧運會不敗紀錄,這支平均年齡只有20歲出頭,被稱為史上最年輕的美國奧運隊能否捍衛榮耀,一切都系在科林斯的這兩次罰球上。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科林斯兩罰全中,美國隊終於將比分反超,看上去儘管經歷了這麼多的艱難險阻,美國隊在奧運會上的不敗金身也算是有驚無險地保住了。扎穆哈梅多夫把球傳給謝爾蓋-別洛夫,當別洛夫運球到中場,比賽還有1秒鐘結束時,意外發生了。

蘇聯隊的助教謝爾蓋-巴什金(Сергей Башкин)冒著被吹技術犯規的風險衝進場內要求來自巴西的裁判裡蓋託暫停比賽,他聲稱蘇聯隊此前申請的一個暫停沒有生效,需要執行這個暫停後再發球。

這是這個三秒鐘中的第一個關鍵問題:蘇聯隊的這個暫停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又應該如何處理?

在當時,教練可以通過按下一個電鈕告知技術臺自己需要一個暫停,同時根據規則,教練在對方兩次罰球前請求的暫停可以自己決定是在第一罰之前還是在兩罰之間執行。康德拉申的打算是在兩罰之間叫停,他後來回憶說自己有點擔心這屆奧運會才引進使用的機器,還向技術臺的方向看了看,在看見一個工作人員向他點頭致意之後才放心。


柯林斯執行第二罰之前蜂鳴器曾經響過(來源:網易體育)



而從這場比賽的錄像中可以聽到,在柯林斯執行第二罰之前蜂鳴器曾經響過,這說明技術臺當時確實收到了蘇聯隊的暫停請求,但蜂鳴器響得實在太晚,此時柯林斯已經將球舉起即將出手,而裁判也沒有反應過來叫停比賽。

而此時的情況就比較棘手了,由於科林斯罰進第二球之後蘇聯隊就不能再叫暫停了,如果承認蘇聯的暫停有效,則需要讓科林斯重新罰第二球。最終裡蓋託認定蘇聯的暫停請求無效,那麼此時的比賽是需要從何時開始恢復呢?是從科林斯罰進第二球之後的三秒鐘還是巴什金中斷比賽的一秒鐘?

美國隊和裡蓋託都傾向於一秒鐘。此時,坐在看臺上的蘇聯代表團成員尤里-奧澤羅夫(Юрий Озеров)走向了他的一位老朋友身旁,正是這個老朋友的決定,改變了這三秒鐘的進程。他叫威廉-瓊斯,FIBA的創始人之一,從1932年起就一直是FIBA的主席。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瓊斯走到場上,伸出了三根手指(下圖右下),對著技術臺說道:“三秒鐘!三秒鐘!”而他的這一提議也得到了在場的FIBA技術委員會代表的支持。最終裁定:蘇聯的暫停請求無效,比賽從三秒鐘開始重賽,蘇聯從底線發球。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儘管這次暫停請求沒有生效,但康德拉申還是趁著混亂給場上的球員講了接下來的戰術,同時他做出了一個隱蔽的換人:用伊萬-葉傑什科(Иван Едешко)換下扎穆哈梅多夫。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蘇聯隊重新獲得了一次發球機會,發球的是剛剛換上場的葉傑什科,在麥克米倫長臂的遮蓋下,葉傑什科把球傳給了不遠的保勞斯卡斯,保勞斯卡斯送出了一個橫跨全場的長傳,就在球剛剛出手時,終場哨響起,保勞斯卡斯的傳球最後砸在了籃板上,亞歷山大-別洛夫也沒有點進。這也讓在場的觀眾,美國隊的球員,甚至是在場為蘇聯中央電視臺解說這場比賽的尼娜- 葉廖米娜(Нина Ерёмина)都認為本場比賽已經結束了。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但蘇聯隊此時又要求重賽。

原因是當時的計時器並沒有停在0秒,而是50秒,之前這個三秒計時技術臺實際是從53秒計到50秒,在全場震天的“USA”喊聲中,瓊斯再一次偏向了蘇聯,要求計時從三秒開始。那場比賽的計時員之一約瑟夫-布拉特(沒錯,就是後來的國際足聯的掌門人)後來解釋說,當時計時是和全場比賽結束的信號是分離的,因此這個在今天不可能出現的操作在當時是可行的。此時美國隊的助教哈斯金斯建議球隊即刻退場,交由國際奧委會來裁決這場比賽的勝負,但伊巴一來害怕這樣會激怒FIBA從而失去下屆奧運會的資格,二來也和大多數人一樣,覺得三秒鐘從後場發球的蘇聯現在只是在垂死掙扎罷了。

這樣的請求在今天看起來確實有些無理取鬧的意思,但回顧第二次發球時可以發現,從保勞斯卡斯拿到球到比賽終場哨響起之間的時間是明顯不足三秒鐘的。


第二次發球留時間確實不足三秒(來源:網易體育)



蘇聯終於獲得了第三次發球的機會,前面提到康德拉申冒著被發現就要吃技術犯規的風險也要把葉傑什科換上場是有原因的,在一年前的蘇聯國內錦標賽上,正是葉傑什科在中央陸軍已經沒有暫停的情況下後場扔出了一記超遠距離的發球給前場的謝爾蓋-別洛夫,幫助他命中了一記關鍵投籃,擊敗了斯巴達克。

而這一次,葉傑什科的神蹟再度上演了,裁判示意防守的麥克米倫不要站位過於靠前,但來自羅馬尼亞的裁判並不會說英語,而聽不懂裁判說了什麼又害怕吃到技術犯規得不償失的麥克米倫往後退了太多,給了葉傑什科充分的空間扔出了比前一年還要遠的發球,這時亞歷山大-別洛伕力壓吉姆-福布斯和凱文-喬伊斯拿到了球,下意識地頓了一下,在無人防守的情況下將球打進,在球落地的同時,終場哨響起,蘇聯用一個讓人驚掉下巴的方式打進了最後一球,以51-50擊敗了美國。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這一次輪到蘇聯隊進場慶祝了,而美國隊則還沒有從震驚中緩過勁來。但勝利的喜悅是短暫的,在更衣室中,蘇聯隊被告知美國已經上訴,需要等FIBA的最後裁定,並不排除雙方重賽的可能。

在美國的上訴中,除了前兩次發球中提到的疑點外,針對第三次發球有兩大懷疑:

1.葉傑什科在發出那記橫貫全場的傳球時有踩線的嫌疑。

2.亞歷山大-別洛夫最後一球撞倒了福布斯,有可能是進攻犯規。

第一點至今依然是眾多美國媒體在回顧這場比賽中提到的一大黑點,證據是當年ABC轉播版的錄像中那個不甚清晰的截圖。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但筆者剛好從2016年一則這場比賽蘇聯方面的解說員葉廖米娜逝世的報道中找到了這一球最清晰的版本,從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葉傑什科這一球並沒有踩線。


葉傑什科這一球並沒有踩線(來源:網易體育)



而關於亞歷山大-別洛夫的犯規嫌疑,根據亞歷山大-別洛夫的回憶,他當時使了一點計策,先是向中場跑去騙得防守他的福布斯跟上再突然折回接到球打進絕殺,由於美蘇雙方的視頻記錄都是隨球而動的,目前無法判斷福布斯倒地前的站位,但隱約可以看到別洛夫確實有向前跑的動作。這一點依然是存疑的。

當晚,在FIBA內部五名高級官員的投票中,蘇聯以3:2獲勝,耐人尋味的是,這三名支持蘇聯的投票者分別來自波蘭,匈牙利和古巴,全部是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在後來美國媒體的報道和球員的回憶中常常提到,那場比賽的裁判之一里蓋託堅持認為應該判美國贏,因而並沒有在最終的比賽報告上簽字。但根據同在那屆奧運會上執法的蘇聯裁判穆哈梅扎諾夫(Габдльнур Мухамедзянов)的回憶,他是親眼看見裡蓋託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後才意識到蘇聯隊贏了。

在第二天的早上,巴什金回到蘇聯隊的駐地,故作深沉地對球員們說:“我們要重賽了。”故意頓了一下,接著說:“在四年後的蒙特利爾。”此時蘇聯人才意識到自己真的贏得了奧運冠軍。

而此時的美國隊駐地則如死一般寂靜,在隊內投票後,美國隊決定拒絕出席頒獎儀式,於是就有了這張著名的照片:體育館上空飄蕩著美國國旗,而頒獎臺上卻不見美國人的蹤影。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對此,威廉-瓊斯的評論是:“美國人必須學會接受失敗”,至於他當時為什麼要前後兩次干涉比賽,美國籃協的創始人之一,同樣是FIBA高級官員的埃德-史蒂茨回憶說,數年之後瓊斯曾經在私下表示了歉意,他承認自己不能以FIBA方面的身份去幹涉國際奧委會組織的奧運會比賽,但他還是堅持認為那場比賽應當從三秒鐘重賽,只不過他沒有想到蘇聯人真的能在那種情況下打進絕殺。而2012年彭博社的一篇報道則提出了一個更玄幻的說法,文中表示,威廉-瓊斯曾經在比賽的一天前收受了來自蘇聯體育官員的賄賂。

同日,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落幕,但美國和蘇聯的籃球交鋒才剛剛進入高潮。

1973年,隨著勃列日涅夫訪問美國,蘇美關係迎來了短暫的緩和,蘇聯男籃又一次踏上了美國,在一輪商業性質的巡迴賽中與NBA名宿鮑勃-庫西擔任教練的美國大學生聯隊交手,前一年落選國家隊的普羅維登斯雙星馬文-巴恩斯和厄尼-迪格雷格里奧領銜的美國隊以大比分4:2勝出。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1976年奧運會,蘇聯男籃沒能衛冕,康德拉申下課,亞歷山大-別洛夫在奧運村感染了沙門氏菌,這讓他之前一直沒有發現的心臟問題終於浮出水面,兩年之後,別洛夫就因為這種罕見地心臟腫瘤英年早逝,年僅26歲。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1980年和1984年奧運會,美蘇雙方因為政治原因各自抵制了對方舉辦的奧運會,這也讓美蘇男籃在奧運會上的下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交手推遲到了1988年,在那屆奧運會上,戈梅爾斯基和薩博尼斯,馬修利奧尼斯和庫爾蒂奈蒂斯們終於讓美國人明白,16年前那場失利後伊巴的話絕不是危言聳聽:

“美國人應該認識到,光靠大學球員就能橫掃世界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絕殺慕尼黑翻拍至美蘇第一次籃球爭霸3秒3改判 奧運史上第一懸案

同樣是1988年,老鷹隊訪問蘇聯,與蘇聯國家隊在莫斯科進行了友誼賽,這也為馬修利奧尼斯等第一批前蘇聯(立陶宛)球員加盟NBA提供了便利。

1989年,庫爾蒂奈蒂斯以外卡身份參加了NBA全明星三分大賽。

1991年,蘇聯解體,美蘇籃球爭霸的故事也隨之落幕。

1992年,“夢一隊”橫空出世,奧運會的籃球比賽進入了新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