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4萬的祕籍:對自己最好的投資,先學會獨處

獨處是努力跟自己相處的能力,能學會跟自己長久相處的人,是一個內心足夠豐厚的人。


月入4萬的秘籍:對自己最好的投資,先學會獨處


01


疫情期間,身邊很多朋友訴苦,在家待著太苦悶了,哪怕出去健身房跑一下,或者出去KTV唱歌發洩下也好。可是很抱歉,出不去,所以每天就煩惱著,痛苦著,焦慮著。


洛羽不一樣,洛羽是我私教班的老師,認識洛羽有一年的時間了,之後一年一直關注她的朋友圈:她一個人去異地跑馬拉松,練字、閱讀、寫文章,一分鐘都沒有停止過努力。在疫情期間,她每天學習、賺錢、一分鐘也不敢耽誤。


洛羽還在讀研究生,為了進入互聯網大廠,她用一年的時間籌備,鍛鍊自己的各種能力,她同學還在找工作、談戀愛。而她還沒畢業,就順利的進入了自己的目標公司。


是的,我們中的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目標,有自己的夢想。但是真正為夢想從不停歇,一直朝著夢想前進的人,屈指可數,很多人,走著走著就偏離了目標和方向。


而洛羽是我見過的為數不多的真正的自律者,她每年跑5場馬拉松,閱讀上百本書,還是很多自媒體平臺的簽約作者。在疫情期間,她一個人活成了一支隊伍,不僅帶領小夥伴一起學習、還賺了4萬塊錢。


她還只是一個學生,但她能和獨處和平共處,並順便把錢掙了,獨處,成為了她最好的自我投資。洛羽在這麼多年的獨處中,一直在督促自己學習,讓自己增值。


她彷彿一直在用行動告訴大家:只要你夠努力,人人都能成為你想成為的樣子。


洛羽不僅自己學習,還帶領一大群小夥伴一起學習,目標可視化,每天她都有清晰的工作和學習流程並將目標做拆解,學習,內化。每一分鐘,她都捨不得浪費,任何節假日都沒有休息過,快樂而疲倦,但是身心滿足。


用她自己的話說:每一段時間,像是在挖隧道,不知道能不能挖通,昏天黑地的只知道不停地揮動手裡的鎬。


那段黑暗的日子非常煎熬,來自外界輿論的壓力,來自內心的壓力,有時候這一切讓她失眠焦慮,幸虧她達成了自己的目標。在疫情期間,她開源節流,辦訓練營,做私教,存下了4萬,她自律了,也帶動了小夥伴們一起成長。


月入4萬的秘籍:對自己最好的投資,先學會獨處


她說,她不想等到40歲的時候,來後悔現在的行為。就算真的不能如願,一輩子也不後悔了,最起碼做了最大的努力。


洛羽一直在獨處的環境中塑造自己,她成功了,她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個傑作,好像獲得了一次新生,她塑造了一個更好的自己。


02


洛羽的事情讓我想起一部美國電影《風雨哈佛路》,這部電影是根據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的。電影講述了一個女孩兒,由於父母吸毒,她八歲乞討,十五歲那年母親因艾滋病死亡,父親去了收容所.


沒有一個人比這樣的女孩兒更應該自暴自棄,可是她沒有。母親去世那一年,她開始發奮讀書,女孩兒像拼了命似的,爭分奪秒地投入到學習中。上學和放學的路上、地鐵上,她都手不釋卷,專注思考。


月入4萬的秘籍:對自己最好的投資,先學會獨處


就這樣,她用兩年的時間讀完高中四年的課程。女孩兒十七歲那年,最終以優異的成績獲得1996年《紐約時報》的一等獎學金.圓了她進入哈佛大學的夢,贏得了一個全新的生活和未來。


影片推薦上有句話說得非常勵志:如果你正在一條路上躊躇不前,這部電影一定會讓你擁有一直走下去的勇氣。女孩兒在走向哈佛的這條風雨路上,只有一個人。她學會了和自己相處,因為女孩身邊空無一人,她只能自我鼓勵,自我安慰,孤身前進。


知名導演李安曾經在家賦閒六年,家庭的經濟開支一直靠妻子林慧嘉一人擔當。一個大男人,承攬了看孩子、買菜、做飯、打掃衛生等等所有的家務。六年中李安並不是在無所事事,那段時間他閱讀、看片、寫劇本,一直在獨處中打造一個更出色的自己。


他成功了,他熬過了黑暗的隧道期。

以下就是李安獲得的成就:

兩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兩屆金球獎最佳導演獎;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他把生命打磨得如此光彩奪目,所有這些光環,是因為有前面六年獨處時間的鍛造。


一個人如果知道自己去哪兒,持續堅定不移地朝著目標前進,忍耐了一個人的孤寂,拿出心中的熱情和堅韌,總有一天他終究會到達目的地。


月入4萬的秘籍:對自己最好的投資,先學會獨處


03


很多人認為,安靜獨處需要與外界隔絕,抽取出一整段時間靜坐才能完成。事實上,這是一種誤解。高質量的獨處強調的是與自己的感官近距離地接觸,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的。


陳道明是演藝圈出了名的清高,他不經常拋頭露面,更偏愛自己獨處。


他要麼常常坐在只能看到天空的窗前彈鋼琴,隨性地彈上兩三個小時;要麼作畫,磨好墨汁,鋪好宣紙,回想多年來拍戲到過的地方,然後揮筆潑墨畫山水。


這樣的生活,讓他舒適又恬靜。


月入4萬的秘籍:對自己最好的投資,先學會獨處


有一次,他接受楊瀾的採訪,談到了自己獨處的習慣。他說道:“獨處是一種美德,可以讓人內心得到淨化。”


徐靜蕾喜歡自稱手藝人,一個人待著的時候,她常常做手工活。


一年多的時間裡,她一針一線做了一百七十多個包,幾百件小飾品。她說手工是最好的休息,專下心去,什麼事都忘了。


在這浮躁的社會里,無論做什麼,只要能靜下心來做一件事,從中近距離地感受自己,便是體驗到了安靜的力量。


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說過:“幾乎我們所有的痛苦,都是來自我們不善於在房間裡獨處。”


當從煩擾和雜事當中抽離出來,我們才能聽到就在耳邊的一些聲音。那些聲音會告訴我們,什麼才是我們真正所在乎的。


村上春樹說過:我這個人是那種喜愛獨處的性情,或者是那種不太以獨處為苦的性情。每天有一兩個小時跟誰都不交談,獨自跑步也罷,寫文章也罷,我都不感到無聊。和與人一起做事相比,我更喜歡一個人默不作聲地讀書或全神貫注地聽音樂。只需一個人做的事情,我可以想出許多來。


04


獨處是一種特別的能力,獨處是努力跟自己相處的能力,能學會跟自己長久相處的人,是一個內心足夠豐厚的人。


一個人最終的價值,是懂得思考和覺醒的能力,而不是簡單的生存,活著的同時,要思考如何活得有價值。人生短暫,世事紛繁,好好對待自己,好好利用時間,讓每一天都有所進步,讓每一天都有所收穫。


月入4萬的秘籍:對自己最好的投資,先學會獨處


有事的時候,讓身體忙起來,專心一意把事情做好,用心讓自己在歷練中成長,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增加自己生命的厚度。


無事的時候,讓自己忙碌起來,讀書、寫字,感受自然賦予生命的饋贈,學會獨處時候的靜心思考。


把事情做到極致,一張一弛中獲得更豐厚的收穫。學會獨處,不虛度、不留下遺憾,這才是生命真正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