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起初發了很多免死鐵券,為何那些被他殺的功臣卻不用免死鐵券?

歷史一書生


電視劇看多了,總會有種感覺,哪怕是黃金萬兩都不如那個黑漆漆的小鐵板——也就是傳說中的丹書鐵券。畢竟這玩意兒放家裡,等於自己有了兩個腦袋,多了一條命的感覺還是很爽的

可是問題來了——這玩意兒並不是萬能的,甚至到了明初已經成了燙手的山芋,彷彿是遭到了詛咒一般,但凡手握丹書鐵券的哥們兒,基本都沒得善終!


丹書鐵券的由來——可以免死N次的特權憑證

所謂“丹書鐵券”,是指古代帝王頒授給功臣、重臣的一種特權憑證,簡單來說就是個鐵盤盤,用丹砂記錄下功臣的公的,並且記錄各種免死條件和數量次數一類的,稱“丹書鐵契”,亦即民間所說的“免死金牌”,頒授“丹書鐵券”的制度最早始於漢高祖劉邦。為了取信和防止假冒,將鐵卷從中剖開,朝廷和諸侯各存一半,相當於一式兩份的合同一樣。據說,丹書鐵券的產生,是漢高祖劉邦奪取政權後,為鞏固統治籠絡功臣,所以一拍腦袋,想出來這玩意兒頒給元勳作為褒獎之用,並無免死一說,僅僅是加官進爵的憑證

“丹書鐵券”開始有免死的權限,最早是出現在南北朝時期。早期的鐵券免死次數大多在3次以下,還算是比較正常的。從北魏至唐代,免死次數不斷增加,唐代後期,受賜鐵券者的子孫甚至可以憑鐵券免死1至3次,可以說這個時候的丹書鐵券性價比就非常高了,不僅獲得者有權免死,其子孫後裔也同樣享受。而到了宋朝,因為宋太祖趙匡胤是搞了人家柴家的天下,為了安撫民心,厚待柴氏子孫並賜柴氏“丹書鐵券”,與此同時還下保證書,即使柴氏後人犯罪也不得加刑。家喻戶曉的小說《水滸傳》中有一段描寫,就是“小旋風”柴進家的“丹書鐵券”一事,確實有其歷史依據所在的

等到了明朝,鐵券制度則進一步完善,太祖朱元璋從法律上規範了“丹書鐵券”的頒授對象,即僅限於立有軍功,被封為公、侯、伯的勳臣。並且明確的分了檔次,從鐵券個頭上做了區分,可問題是明朝的丹書鐵券不但不免死,還致死,這就很尷尬了

明朝的功臣們,並沒有機會耍帥掏出這塊鐵牌牌!

要說丹書鐵券這玩意兒,一般人都會在家裡顯眼的地方供起來,一旦哪天有什麼當差的人來找自己的麻煩,要拉出去砍頭一類的,立刻就可以掏出來舉過頭頂,表示自己有倆腦袋,請回吧!

可問題是,為何明朝的這些功臣們,卻沒有這種耍帥的機會呢?第一是現實因素,也就是整個的流程邏輯問題,一般來說沒人會一進門就嚷嚷著要砍你的腦袋,而是想要請你回去喝一杯,等到了真正定罪的時候,家人就可以捧著牌子,帶上水果來看看犯罪的人,然後亮牌走人。第二則是歷史因素,因為朱元璋個人比較多疑,而且早就有殺功臣之心,所以他在狂賜丹書鐵券讓小弟們放心的同時,留了個心眼兒。因為這玩意兒雖然能保命,在各種情況下都能夠免去死刑,除了一條——謀逆!

早就準備好抓住這個漏洞的朱元璋,但凡是幹掉的功臣全部都是一個罪名,那就是謀逆之罪,這個罪名不僅不能通過丹書鐵券實現保命,還會株連整個家族。舉個簡單的例子,開國功臣李善長,作為朱元璋的老鄉、當年的左膀右臂,甚至是現在的兒女親家,他不僅沒有繞過他的命,還誅滅了他三族,而罪名就是謀反。對於大明王朝的功臣來說,擁有一塊免死金牌真的太難了,而拿到金牌的人更難啊!

作為歷史上一樣重要的道具,為何丹書鐵券經久不衰?

作為加固皇權的重要籌碼和道具,丹書鐵券在歷朝歷代都是十分吃香的存在。北魏時期的孝文帝,就經常為宗親、近臣頒授鐵券,這還不算完,甚至還出現了大臣向皇帝乞求鐵券以作護身符的現象;至於隋唐以後,頒發“鐵券”已成為常制,凡開國元勳、中興功臣以及少數民族首領皆賜予“鐵券”,甚至說連一些寵宦、宦官也有獲得“鐵券”的

機會,可見這玩意兒雖然沒啥成本(唯一的成本就是製作費用),卻挺好用的!

至於皇權衰弱時期,這東西就更寶貝了。因為丹書鐵券的內容就是免死,而皇帝作為擁有全國人民生殺大權的最高領導人,就要因此而“受制”於某些寵臣,權臣。畢竟握著這東西,就算是觸犯了法律天條,逆了龍顏觸了逆鱗都沒得事,只要不造反就算是捅破了天,也能安穩保命。所以說能獲得丹書鐵券,成為了無數文臣武將夢寐以求的大事。只是明朝比較特別,當時太祖分封大臣,其中李善長、徐達、李文忠等34人獲公爵、侯爵封號,並被賜予“丹書鐵券”,最後算算能善終的真的極少啊,大部分都給老朱乾死 了,而且每次都是一個理由,也就是鐵券不免死的那個——謀逆不宥!

鐵券鐫刻的內容大致是這幾個方面:第一是賜券的日期,賜予對象的姓名、官爵、邑地,也就是身份信息。第二呢,則是記載被賜者對朝廷的功勳業績;第三呢,就是皇帝給被賜者的特權,如免死啊,次數啊等等

第四,則是皇帝的誓言,也就是按有關法律,持有鐵券的功臣、重臣及其後代,可以享受皇帝賜予的特權。只可惜老朱是什麼人?發券的時候,早就想好了後面該怎麼收拾你們了,一個個的還美滋滋呢,都進套了吧!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不妨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間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