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州時序|冬

在這個“超長”的假期,憋在家裡為國家做貢獻。被動休息和主動的休息還是有差別的,但無論如何,有時間整理了一下冬季的照片。

灤州時序|冬

冬季的中山公園翔龍湖

從春到冬,『灤州時序』這個專題至此已經推送到了第四篇,正好是四季的一個輪迴。在此特別更正一下,由於對陽曆和農曆的混淆,秋季篇差了一個月,以後會找機會修改後重新推送。

下面就讓我們結合『灤州志』中古人對時序的描述,回顧一下這個已然過去的冬天吧。

灤州時序|冬

拍攝於新城體育場

孟冬之月 十月

十月,準《禮·月令》,氣候相同。鄉里小兒至是始入塾者,謂之冬學。初一日,為下元節,詣墓焚紙錁[kè](小塊金錠或銀錠)冥衣,謂之送寒衣。是月,多嫁娶。

灤州時序|冬

譯文:十月和《禮·月令》上描述的氣候相同。鄉里的小孩到這個時候才入學校的,稱之為冬學。初一是下元節,人們到先人墓地祭拜,燒紙錢、元寶、冥衣,稱之為送寒衣(寒衣節)。這個月,嫁娶的人家比較多。

十月的節氣

灤州時序|冬

立冬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雉即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灤州時序|冬

灤州時序|冬

灤州時序|冬

拍攝於灤河邊,不知是鳥類到河邊飲水的足跡還是人為畫上去的,有點雪泥鴻爪的感覺

立冬是冬季的開始,太陽位於黃經225度,11月7-8日。

氣候農事歌這樣說立冬:地凍白天消,羊只牲畜圈修牢,田整地修渠道,農田建設掀高潮。

灤州時序|冬

進入小雪節氣,北方廣大地區西北風開始成為常客,氣溫下降,逐漸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過於寒冷,雖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稱小雪。

灤州時序|冬

小雪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

由於不再有雨,彩虹便不會出現了。天空中的陽氣上升、地中的陰氣下降,導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寒的冬天。

灤州時序|冬

灤州時序|冬

仲冬之月 十一月

十一月,準《禮·月令》,氣候略同。惟芸始生,時訓解及各史志皆不取為候。灤境值風霜凌冽之時,雖山圍水暖處,皆草不萌芽,氣候不同也。冬至日,做混沌為食,取天開於子,混沌初分,人食之可益聰明。農乃作窟室,以桑枝為筐筥[jǔ](圓形竹筐),編藁[gǎo](稻麥秸稈)為箄[bēi](古代一種竹製的捕魚具)、為帚,劈苘[qǐng](苘麻)碎硫為火具,老稚篝燈,撿棉而去其梗,以為田家急務,即於茅索綯[táo](繩索)意也。

灤州時序|冬

譯文:十一月,和禮記月令上面所記載的大略相同,只是時令的指導和史書、方誌都不把“油菜開始生長”當成物候。

這個時候灤州境內正是天寒地凍風雪凜冽的時候,除了有山環繞水比較暖的地方,所有的草都不發芽,因為氣候不一樣。

冬至的時候吃混沌(雲吞),鼠咬開了天地(因此鼠有著“開天創世”之功,因而十二生肖把鼠放在第一位)混沌初分,人吃了可以有益於開發智慧。

農戶開始挖地窖,用桑枝編框,用麥稈編制漁具、做掃帚,劈了苘麻,碾碎硫磺做火具,老人小孩置燈於籠中,去掉棉花的梗,編繩索,這是種田人家的要務。

灤州時序|冬

十一月節氣

灤州時序|冬

大雪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此時太陽到達黃經255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並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大雪三候:一候鵑鷗不嗚,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這是說此時因天氣寒冷,寒號鳥也不再嗚叫了;由於此時是陰氣最盛時期,正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所以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荔挺”為蘭草的一種,也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灤州時序|冬

灤州時序|冬

因為,感覺把網上的照片拿來湊數也不地道,恰好參加同學婚禮拍到一個穿著小老虎衣服的娃娃,所以......

灤州時序|冬

花盆中發芽的是三葉草


灤州時序|冬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灤州時序|冬

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

在中國南方沿海部分地區,有冬至祭祖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動。

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

糜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糜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糜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灤州時序|冬

灤州時序|冬

▲ 體育大街兩旁的樹枝,恰好成了麋鹿的角。據說西方完成了為聖誕老人拉車的工作,冬至後,麋鹿開始解角,此後生出一對冬角,翌年3月後,冬角脫落,至六七月再長夏角。週而復始,麋角在不斷地解落之後,重生新角。

灤州時序|冬

季冬之月 十二月

十二月,準《禮·月令》,氣候相同。初八日,以六穀雜棗慄煮粥,曰臘八粥。女子穿耳,兒童散塾,做紙鳶,迎風縱之,曰放風箏。二十四日,俗傳是日灶神籍人之過,上聞於天皇大帝。

灤州時序|冬

下午上學前在冰凍的人工湖上玩耍的小學生

先一夕,於灶所為位,設醴[lǐ]焚香,以餳(同糖)粘於灶口,謂膠之即不言人善惡也,名曰祭灶。凡女之嫁者,無新故,均於先期歸夫家,以是日謂之過小年。添加粉糜黍,蒸作餅藏之,有多至數甕者。親戚亦相饋遺,城鄉俱掃室,糊窗壁,糊門神,粘春聯,一望皆同有新意焉。商賈一歲所逋[bū](拖欠)者,至是乃盡追之,呼益急;質庫恆終夜燈火不息,有不節之磋者,亦可以反矣。

灤州時序|冬

在一篇vlog中看到類似很不錯的名字——流浪神仙的居所

譯文:十二月,和《禮記·月令》中的氣候是相同的。初八的時候,用六種穀物、棗和栗子煮粥,叫做臘八粥。女孩子穿耳孔,孩子們放寒假,做風箏,迎風放,稱為放風箏。

灤州時序|冬

臘月二十四,民俗傳說是灶王爺上天告知向玉皇大帝人間一年的過錯的日子。提前一晚,在灶臺設立神位,擺上酒、上了香,用糖粘在灶臺口,目的是用來粘上灶王爺的嘴,不讓說人間的善惡,這個風俗叫做祭灶。

灤州時序|冬

已經很少見到這樣的大灶了

已經嫁人的女子,無論新舊,都要提前回到丈夫家,這被稱作過小年。用黏米壓粉,蒸了黏餅儲存起來,多的會做幾盆子(感覺像是炸糕)。

親戚之間有的相互饋贈,無論城裡鄉下都會掃房,窗戶、牆壁糊上新紙,粘門神,貼春聯,取的是煥然一新的意思。

灤州時序|冬

雪打燈

有經商的人一年被拖欠的款項到這個時候都會盡力去追討(和農民工追討拖欠工資的一樣.......)當鋪這時候二十四小時營業,不遵守法紀被關押的人也可以回家過年。

十二月節氣

灤州時序|冬

小寒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已進入嚴寒時期,土壤凍結,河流封凍,加之北方冷空氣不斷南下,天氣寒冷,人們叫做“數九寒天”。

灤州時序|冬

小寒三候: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鴝。

古人認為候鳥中大雁是順陰陽而遷移,此時陽氣已動,所以大雁開始向北遷移;此時北方到處可見到喜鵲,並且感覺到陽氣而開始築巢;第三候“雉鴝”的“鴝”為鳴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時會感陽氣的生長而鳴叫。

灤州時序|冬

灤州時序|冬

灤州時序|冬

灤州時序|冬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每年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

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中國部分地區一年中的最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過了大寒,又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迴。


灤州時序|冬

灤州時序|冬

在灤河中冰釣的人們

大寒三候:一候雞乳,二候徵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

到大寒節氣便可以孵小雞了;而鷹隼之類的徵鳥,卻正處於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中,盤旋於空中到處尋找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抵禦嚴寒;在一年的最後五天內,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且最結實、最厚。

灤州時序|冬

灤州時序|冬

原諒我在本地拍不到老鷹,這張西藏米拉山口拍的禿鷲被已經用了三次了

灤州時序|冬

最後一句和非常時期的大家共勉: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Refrence

1.《灤州志·時序》清·光緒,楊文鼎

2.《禮記·月令》西漢,戴聖

3. 關於物候系列文章 聚巧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