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米修斯》:距离经典《异形》还差一点

《普罗米修斯》:距离经典《异形》还差一点

1979年雷德利·斯科特拍摄《异形》时绝对想不到这部小成本的科幻恐怖片会成就一种新的电影类型,而且在随后的时代里引领了无数模仿的风潮,不但随后的三部续集都出自如今赫赫有名的大导演之手,詹姆斯·卡梅隆的《异形2》(1986),大卫·芬奇的《异形3》(1992),让·皮埃尔-热内的《异形4》(1997)让异形家族逐渐庞大,也让整个故事和剧情变得扑朔迷离,引发对空间与宗教哲学,技术文明与原始文明的冲突的反思。就连随后的异形大战铁血战士系列,也算是一种拙劣的混搭与模仿。但是这种模仿至少证明了斯科特的《异形》的影响如何久远:前几日重温了几部影片,经过了三十多年,那个异形似乎一直作为我们童年的阴影而存在,当它穿过人的胸膛,发出一声凄厉的叫声,一跃而出的那一刻,时光骤然回到了初次观影的那一刻,没有人经受这样的折磨,从精神上说残忍,从观影上看却是享受。

众所周知,斯科特曾经拍过两部科幻电影现在都成为了经典之作,一部是这部《异形》,另外一部是《银翼杀手》,前者成功开创了影响至今的科幻恐怖类型,并衍生了一个庞大的文化现象;后者则成为了赛博朋克题材的先驱之作,都影响了后来无数的科幻电影作品。但是《银翼杀手》之后斯科特再也没有涉猎科幻这一题材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因为当时《银翼杀手》无论票房和口碑都成为了口诛笔伐的嘲讽对象。直至DVD盛行后,才被影迷重新发掘出来,成为了经典之作。

《普罗米修斯》:距离经典《异形》还差一点

铺垫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老爷子斯科特对科幻电影这种类型有着极为超前的意识,并能在那种极为炫目的外壳里注入很多深邃的发人深省的东西。三十多年后,已经七十五岁的老爷子想重拾科幻题材,并且拍摄的是《异形》前传,单是这样的消息已经让很多科幻迷们翘首以待了吧。《普罗米修斯》在拍摄前期进行了很多病毒式的营销,其中一项就是电影中一直隐藏在背后的维兰德公司的创始人皮特·维兰德所做的一个对公司反战规划的演讲,他们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例的仿生人,电影中由当红小生迈克尔·法斯宾德饰演。人既然能创造仿生人,那么谁又创造了人类呢?追寻人类的起源成为了《普罗米修斯》的一个终极母题。

如果你看过科幻电影的话,你会发现很少作品会在其中创造某种哲学的概念引导电影故事的发生。《黑客帝国》算是一个例外,但是稍加留意的话就会发现,就连《黑客帝国》也是借鉴了很多《异形》中的场景和设计理念。换句话说,在一部科幻电影中,寻找人类的起源,是不是显得过于滑稽?因为这个西方哲学中的基本命题可以通过数以万计的著作也找不到答案,更何况想通过一部仅仅两小时的电影?但是如果失去了这种追求的意义和好奇心,《普罗米修斯》这个颇具含义的名字也就丧失了正当性。

《普罗米修斯》:距离经典《异形》还差一点

《普罗米修斯》说是《异形》的前传,其实与《异形》并无多大关联,算是独立成篇,从另外一种独特的角度讲述人类的起源。众所周知,普罗米修斯来源于希腊神话,是泰坦神族的神明之一。普罗米修斯帮助人类从奥林匹斯偷取了火,遭到了神的抛弃和惩罚。在本片中,“普罗米修斯”具备了两大含义。首先,普罗米修斯是维兰德公司寻找人类起源计划的名字,也是那艘载着17名船员前往外星球去寻找失落种族“太空骑师”的飞船的名字。另一层意思,普罗米修斯被指带那位导致人类起源的“太空骑师”,他的基因产生了人类,人类也就成了“太空骑师”的后代,普罗米修斯所要遭受的惩罚也就嫁接到人类的头上。影片中,由龙纹身的女孩劳米·拉佩斯饰演的科学家肖博士,称那些很可能创造人类的太空骑士为“工程师”,这是一个很有反讽意味的称呼。人类为什么会制造仿生人呢,“因为人类有这种能力”。这是人类的一种傲慢。那为什么“工程师”又创造了人类呢,却始终是一个谜。而且为什么他们创造了人类后,却又想着毁灭它?从这两个问题中,我们似乎能追溯到很多科幻片所探讨的终极问题。比如《第五元素》中,如果人类之间的战争、瘟疫和丑陋一次次互相毁灭时,为什么还要保护它呢,倒不如直接摧毁,重新建造。似乎与《普罗米修斯》所追问的目的一样。

《普罗米修斯》:距离经典《异形》还差一点

作为《异形》的前传,在《普罗米修斯》中,异形的出现被处理成了偶然事件。太空骑士想摧毁地球和人类,于是创造了异形,但是由于过程中出现了差错,异形逃窜反而杀害了太空骑士。又是一层反讽,即是说,人类总是被他们所创造的东西所灭亡。人类孕育了自己天敌。当他们在外星中发现了太空骑士一样具有人类的面孔时,他们的疑虑更多了。人类创造了人类,人类又毁灭着人类。这不是外太空的科幻,这是活生生的人类寓言。

人类总是创造自己的灭亡者,这是技术文明时代的一个悖论和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