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拉:雙目失明也阻擋不住工作的熱情


歐拉:雙目失明也阻擋不住工作的熱情


和許多科學界的大神一樣,瑞士近代數學先驅萊昂哈德•歐拉也是個聰明的娃。

不足10歲,他就自學《代數學》,13歲上巴塞爾大學,成了整個瑞士大學校園裡年齡最小的學生。

他把胸悶的中考、心塞的高考都壓縮在了13年裡完成,堪比壓縮餅乾。

歐拉:雙目失明也阻擋不住工作的熱情

逗叔認為,如果人生必須喝下那麼幾盅苦藥,集中在短時間內喝下,必能提速成長的進度。


基礎學習提前完工後,歐拉勢如破竹地考研,而後晉升為教授,26歲就擔綱起數學所所長的重任。

一、高產:"害慘"一批又一批


說起歐拉的高產,可“害慘”了一批人。這批人都有誰呢?其中包括聖彼得堡科學院的工作人員。

由於歐拉在各領域都有論文發表,且數量繁多,科學院的工作人員光整理其著作就足足忙碌了47年。最後得出結論:這傢伙太能寫了。

歐拉:雙目失明也阻擋不住工作的熱情

歐拉一生共寫下了886本書籍和論文。


除了俄科學院的工作人員,瑞士政府還建立專門機構來收集歐拉的著作。

另外,眾多領域的專家也花了好多時間來研究歐拉大神,加上數以億計的學子,被大神“害慘”的人猶如恆河沙數。

瑞士教育與研究國務秘書Charles Kleiber曾表示:“沒有歐拉的眾多科學發現,今天的我們將過著完全不一樣的生活。”

是啊,沒有歐拉,將會有多少人失去對數學的熱愛?這一點,真不好統計,指定又要害慘一大批!

那麼問題來了,歐拉大神這麼能折騰人,他到底是怎樣做到滴捏?

二、天才:條條大道通數學


從他的天才說起吧。阿拉戈曾說,歐拉進行計算看起來毫不費勁兒,就像人進行呼吸,像鷹在風中盤旋一樣。

歐拉像阿基米得、牛頓和高斯一樣,能在創建純粹理論的同時,用自己發明的數學工具解決其它學科的問題。

歐拉對數學的研究如此之廣泛,因此在許多數學的分支中,可經常見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重要常數、公式和定理。

歐拉:雙目失明也阻擋不住工作的熱情

不管研究什麼,最終歐拉的落腳點總會在數學上。


譬如有一回,他的朋友丹尼爾•伯努利和尼古拉•伯努利寄信告訴他,聖彼得堡學會的醫藥部有空缺職位。

根據最終永遠落腳數學原理,歐拉的職場變遷是醬紙的:雖然他對醫藥學不是很感冒,但他還是去應聘研究生理學和醫藥學的工作,因為他迫切需要個好職位,以便進行自己的研究。

反正歐拉無論研究什麼,最後總能兜到數學上去,如研究耳朵的生理,就能把他引向波的傳播的數學分析。

三、惜時:見縫插針式工作


歐拉19歲起開始發表論文,直到76歲,半個多世紀中,他寫下了浩如煙海的文字,到如今,幾乎每一個數學領域都可以看到歐拉的名字。

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皆因其見縫插針式的工作方式。歐拉常常懷抱著孩子在膝上完成論文,也不顧小孩子在旁邊喧譁。

歐拉:雙目失明也阻擋不住工作的熱情

據說在兩次叫他吃晚飯的間隙,他就能完成數學論文。


然而,也許正是如此見縫插針式的工作,導致了歐拉的視力一直在惡化。

在1735年一次幾乎致命的發熱後的三年,歐拉右眼近乎失明,他把這歸咎於為聖彼得堡科學院進行的辛苦的地圖學工作。沒過多久,歐拉的左眼又遭受了白內障的困擾。

由於歐拉的心算能力和超群的記憶力,病痛似乎並未影響到他的學術生產力。在書記員的幫助下,失明反而讓他能集中精力做複雜的計算,在多個領域的研究變得更加高產了。

儘管人生最後7年,歐拉的雙目完全失明,他也從來沒有停止對數學的研究。頑強的毅力和孜孜不倦的治學精神,讓他以驚人的速度產出了生平一半的著作。

有著“法蘭西的牛頓”之譽的拉普拉斯讚歎道:“學習歐拉吧,他是我們所有人的老師。”

在此筆者補充一句:其它都可以學,千萬別學習歐拉糟蹋自己的眼睛啊!在為別人帶去光明的同時,請也留給自己一片光明吧。感謝大家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