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上海2萬消費者“雲維權”,去年上海受理投訴20萬件

疫情之下,消費者維權都搬到了“雲”上。

3月15日,上海市消保委大型線上諮詢活動, 2萬消費者同步在線“雲維權”。

大多投訴與疫情有關

記者梳理發現,此次線上諮詢活動,以旅遊、房屋租賃、線下教育課程班退課以及婚宴退訂等投訴居多,而大多投訴均與新冠肺炎疫情有關。特別是近期海外疫情加重,網友們紛紛取消了出行訂單,而第三方平臺由於各種原因未能及時退款,遂造成糾紛。

如網友“Fighterzhe”在2019年預定了2020年4月的海外婚禮,因為疫情原因,海外國家禁止入境,無法出行。儘管與婚禮公司的合同中約定了因為“疾病傳播”等不可抗力可以解除合同的條款,但商家仍然要扣除50%的費用。

而消費者“幽蘭”也因婚宴問題和商家產生了糾紛。“我於2019年預定了今年5月1日婚宴,付款12000定金,因疫情影響,考慮到消費方式和安全的關係,想要取消合同,但商家不同意。請問能否以不可抗力原因取消合同,退回定金?”

事實上,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消費者都對自己預定的旅行、婚宴等預付消費有所擔憂,部分消費者甚至還退訂了今年5月份的婚宴。

對此,上海市消保委律師專家認為:“如因發生疫情期間導致合同無法履行,消費者要求取消合同不屬於違約。不過,不可抗力的適用必須符合法律規定,消費者於2019年預定了2020年5月1日的婚宴,當時是無法預料發生疫情的,但約定今年5月1日履行合同,實際目前不能認定5月1日疫情還在持續,如果約定的日期具備履行合同的條件,則不能認定為屬於不可抗力情形。”

消保委還是建議,雙方可以協商解決,或向消費者保護委員會反映,調解處理,調解不成向法院訴訟。

線上選購保健品須謹慎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關乎身體健康的“保健品”線上銷售火爆異常。

家住虹口區的消費者曹先生反映,之前他通過電視購物的渠道,訂購了某品牌靈芝孢子粉,而商家幾天後卻寄來另一品牌的商品,且沒有防偽標誌(包裝盒寫明應該有防偽標誌)。曹先生認為,商家此舉涉嫌銷售偽劣假冒商品,售後則稱防偽在大包裝上,消費者購買的為拆分為小包裝後產品,故沒有標誌。最終,經虹口區消保委從中協調,商家同意為曹先生退貨。

為避免不必要的糾紛,上海虹口區消保委提醒廣大消費者,線上選購保健品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沒有批號不能買。保健食品要看清保健食品標誌和批准文號,國產保健食品的批准文號是“衛食健字××號”(衛生部核准)或“國食健字G××”(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進口保健食品是“衛進食健字××號”或“國食健字J××”,對於那些沒有批號或者偽造批號的,尤其需要警惕,不能盲目購買。

第二,不要被銷量和好評迷惑。不少網絡賣家的頁面上,大段都是所謂消費者使用產品後的評價,但很難找到關於產品本身的具體信息。消費者不要簡單地被銷量和好評數字所迷惑,建議選擇有品牌知名度的產品,同時購買前要留意商家是否有列明產品成分、生產批號等關鍵性信息。若遇到經營者涉嫌虛假宣傳,可及時留存網頁證據以備日後維權。

第三,海外保健品也潛藏風險。年輕消費者對境外的保健品迷信不已,但實際上某些爆紅的保健品添加了違禁成分,會造成嚴重後遺症,反而得不償失。無論是日本、泰國的所謂保健神藥,亦或是其他所謂歐美等境外的保健品,消費者都要謹慎購買。

第四,確認是否可以無理由退貨。對於食品、保健食品等性質的商品,如不適用無理由退貨,商家必須做好“顯著位置告知、提示程序、購買結算前確認”的義務,做到“一人一物一確認”,否則消費者可以依法要求“七日無理由退貨”。消費者也應在購買時看清提示,和商家客服提前確認好,避免後續的退貨糾紛。

上海市消保委透露,3月15日上午,市、區兩級消保委、市消保委各專業辦公室工作人員、專家及律師志願者參加了3.15大型線上諮詢活動。在活動中,有23792人參與了線上諮詢,頁面瀏覽量達到30918人次。

與此同時,2019年全年,全市消保委系統共受理消費者投訴201114件,同比下降3.0%,辦結率100%,涉及商品和服務總額16.8億元。其中,承辦12345市民服務熱線轉辦件10853件;新增投訴聯網企業15家,聯網單位總量升至331家,共處理投訴96882件,佔同期受理投訴總量的48.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