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上有哪些軍事家?

王超行俠仗義


大家都說了毛主席。其實在近代史還有一個人物在軍事指揮中堪比韓信。

粟裕(1907-1984),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將之首。粟裕在組織大兵團重大戰役作戰中,用兵靈活,不拘一格。毛主席稱讚粟裕:“淮海戰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粟裕系湖南省會同縣人,侗族。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南昌起義、湘南起義和上井岡山。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二軍連長、營長、支隊長,六十四師師長,紅四軍參謀長,紅一軍團教導師政治委員,紅十一軍參謀長,紅七軍團參謀長,紅十軍團參謀長,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參謀長,挺進師師長,閩浙軍區司令員。堅持了南方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員,新四軍江南、蘇北指揮部副指揮,新四軍第一師師長兼政治委員,蘇中軍區、蘇浙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華中野戰軍司令員,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代司令員、代政治委員,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總參謀長,國防部副部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第一政治委員,中共中央軍委常委。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三、四屆全國人大常委員會委員,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侯補中央委員,第八、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在中國共產黨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被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

1955年11月,粟裕同志在大連觀看軍事演習。

主要戰績:抗日先遣、蘇中抗戰、華東主將,主要指揮高郵戰役、隴海線徐(州)海(州)段戰役、蘇中戰役、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

1946年6月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後,中共中央採納粟裕的建議,改變太行、山東、華中3支大軍同時出擊外線的計劃,同意華中野戰軍主力先在蘇中內線作戰。

1946年7月中旬,國民黨集中正規軍50萬人,向華東解放區的華中野戰軍聚集地發起進攻。粟裕、譚震林指揮華中野戰軍19個團3萬餘人奮戰迎擊。分兩個階段作戰,歷時45天,殲滅國民黨軍6個旅、5個交通警察大隊共5.3萬人,取得了在內線殲滅美械裝備的國民黨軍的初步經驗,是人民解放軍在解放戰爭初期取得的重大勝利之一。

1939年,陳毅、粟裕、傅秋濤、周恩來、朱克靖、葉挺(自左至右)在皖南涇縣新四軍軍部合影。

1947年5月,我軍在孟良崮戰役中全殲敵整編第七十四師三個旅等三萬二千人,斃敵師長張靈甫。這是粟裕(中)在炮兵陣地上。

1947年1月,粟裕率華東野戰軍先後發起了宿北戰役、魯南戰役、萊蕪戰役、泰蒙戰役、孟離崮戰役等,共殲國民黨7個軍(整編師)和1個快速縱隊。其中,1947年5月殲滅國民黨號稱“王牌軍”的整編第74師。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後,率華東野戰軍主隊挺進魯西南,掩護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南下大別山,指揮沙土集戰役,殲國民黨整編第57師,迫使國民軍從山東和大別山區抽調4個整編師來援,實現了華東戰區由內線向外線、從戰略防禦到戰略進攻的轉折,隨即挺進豫蘇皖邊區。

1948年,粟裕(前左二)和薄一波、李先念、彭真、陳毅(後排自左至右)、朱德(前排左三)、聶榮臻(前排左四)在西柏坡合影。

1948年,總前委成員合影,左起:粟裕、鄧小平、劉伯承、陳毅、譚震林。

1948年5月,被任命為華東野戰軍司令兼政委,在其推辭後任代司令政委。1948年6月兼任豫皖蘇軍區司令員。

1948年6月16日,粟裕發起開封戰役(又稱豫東戰役第一階段),激戰5晝夜,22日攻克開封,全殲守敵及部分援敵共4萬餘人。6月27日發起睢杞戰役(又稱豫東戰役第二階段),激戰6天,共殲國民黨軍5萬餘人。7月27日發起兗州戰役,殲敵6.3萬餘人,使王耀武盤踞的濟南陷於孤立。豫東戰役中,華東野戰軍參戰兵力達20萬人,國民黨軍參戰的兵力達25萬餘人。經過20天連續作戰,華東野戰軍殲敵9萬餘人,給了中原之敵以重創,為華東野戰軍進一步開展中原和華東戰局,創造了有利條件。

1972年1月,毛澤東同志和粟裕同志在一起。

1980年1月,粟裕同志與葉劍英、楊尚昆、許世友等同志在廣州白雲機場。

1948年9月11日,被任命華東野戰軍總指揮。9月16日,發起濟南戰役,24日勝利結束,全殲濟南守敵10.4萬餘人(包括起義兩萬餘人),生俘國民黨第二綏靖區司令官王耀武以下交領23名。在阻援打援戰場上,國民黨援軍遲遲不敢北上增援,華東野戰軍不戰而勝。

1948年11月6日,粟裕率華東野戰軍發起淮海戰役。在戰役中,共殲敵55.5萬餘人,其中粟裕指揮華東野戰軍17個縱隊作戰,殲滅國民黨軍44萬餘人。戰役過後,毛主席評價說:“淮海戰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1949年1月,粟裕任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兼第二副政治委員。2月開始籌備第三野戰軍京滬杭戰役(實際分為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4月下旬,他指揮的渡江戰役解放了南京、杭州。5月指揮上海戰役,在上海外圍殲敵主力8個軍。

《淮海大戰》 安徽版

《淮海大戰》 湖南版

《南征北戰》 電影版

《百萬軍中取上將首》 廣西版

描繪粟裕傳奇人生和革命歷程的連環畫有:1、人美版《南征北戰》(電影連環畫),人民美術出版社1953年3月1版60開;2、江蘇版《七戰七捷》(康濟繪),江蘇文藝出版社1959年10月1版60開;3、廣西版《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粟裕大將傳奇),(黃菁、湘龍繪),廣西民族出版社1990年12月1版64開;4、浙江版《仰峰·新四軍蘇浙軍區的故事》,浙江九十年代24開彩色本(本書內容包括:日寇鐵蹄侵入長興,粟裕在此決勝千里之外,“小延安”幹勁熱火朝天,三次反頑戰,挺進天目山等);5、河南版《運籌帷幄威震四方·粟裕大將》(謝穎、朱雙海繪,封面設計朱鴻年),河南美術出版社1991年9月1版32開;6、安徽版《淮海大戰》(上下集)(王其鈞、高洪嘯繪),安徽美術出版社1985年2月1版64開;7、四川版《淮海大戰》(上下集)(葛振剛等繪),四川美術出版社1986年5月1版64開;8、湖南版《淮海大戰》(2冊)(張正剛、陳堅繪),湖南美術出版社1986年5月至1988年8月1版64開;9、遼寧版《淮海大戰》(沈堯伊繪),遼寧美術出版社1994年1版32開;10、兵器版《大決戰·淮海戰役》(影視連環畫),兵器出版社1992年2月1版32開;11、中連版《淮海戰役》(上下集)(沈堯伊繪),中國連環畫出版社2012年11月1版50開;12、湖南版《淮海戰役》(張正剛繪),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年5月1版24開精裝本;13、黑龍江版《淮海大戰》(王其鈞、高洪嘯繪),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8年9月1版50開精裝本;14、上海版《紅日》(4冊全)(汪觀清繪)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65年5月1版64開;15、電影版《紅日》,中國電影出版社1964年2月1版60開;16、上海版《戰上海》,(羅盤繪)中國電影出版社1961年11月1版64開;17、電影版《戰上海》中國電影出版社1961年11月1版60開;18、遼寧版《戰上海》(端木勇繪),遼寧美術出版社1962年7月1版64開,等等。

《紅日》 上海版

《戰上海》 上海版

1980年,粟裕同志在讀《列寧選集》。

1984年2月5日粟裕在北京逝世,享年77歲。1988年10月,粟裕被中央軍委評為“中國共產黨36位開國軍事家”之一。粟裕主要著作有:《實戰經驗錄》、《粟裕戰爭回憶錄》、《粟裕文選》等。

在二十二年的戰爭生涯裡,粟裕征戰沙場,出生入死,為新中國的建立建樹了卓著功勳。


而山說


中央軍委於80年代確定的共和國36位軍事家,這36個人都是軍事家。

共和國36位軍事家名單如下:

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彭德懷、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恆、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葉挺、楊尚昆、李先念、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肖勁光、張雲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許繼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權、彭雪楓、羅炳輝、黃公略、方誌敏、劉志丹、林彪。

毛澤東居36位軍事家之首,也印證了毛澤東是一位世界級的軍事家。毛澤東在長期革命生涯中關於軍事作戰的思想,後來被總結為毛澤東軍事思想,如今是解放軍的建軍思想和指導思想。

周恩來雖然以外交見長,但也是優秀的軍事家,他最合適的參謀長。

朱德是解放軍創始人之一,曾擔任八路軍總指揮和解放軍總司令,是開國元帥之首。

鄧小平文治武功都非常厲害,雖然大家都在說的改革開放,但其實鄧小平軍事也很出色,革命年代鄧小平領導指揮過淮海戰役,第三次復出後主導了百萬大裁軍和解放軍現代化軍事變革。


袁衛宇


中國歷史上的最傑出軍事家有:

春秋時代:孫武、孫臏、吳起

戰國時期:白起、王剪、廉頗、李牧、王賁

兩漢:張良、韓信、衛青、霍去病、陳湯、馬援、班超

三國:曹操、郭嘉、周瑜、陸遜、司馬懿、鄧艾、姜維、陸抗

兩晉:羊祜、王睿、謝玄

南北朝:劉裕、檀道濟、斛律光、

隋唐:韓擒虎、李靖、李世績、蘇定方、郭子儀、薛仁貴、高仙芝

五代:李存孝、王彥章、李嗣源、柴榮

兩宋:趙匡胤、狄青、岳飛、韓世忠

元明:鐵木真、徐達、劉基、戚繼光、袁崇煥

清和民國:多爾袞、左宗棠、李宗仁、薛嶽、孫立人等

共和國:毛澤東、彭德懷、林彪、劉伯承、徐向前、粟裕、楊得志等。

中國之外的世界史上的著名軍事家有:

古代:馬奇頓帝國亞歷山大大帝、北非名將漢尼撥、羅馬帝國凱撒大帝、法蘭西帝國拿破倫波拿巴、英國納爾遜

近現代:德國隆美爾、古德里安,蘇聯朱可夫、蘇沃洛夫,美國的艾森豪威爾、巴頓。


上策視覺


關於這個問題,我來談談我的看法,歡迎關注討論。
我就談一談國內的軍事家吧,國內的有毛澤東、劉伯承、陳毅和彭德懷。

毛澤東

毛澤東的軍事指揮才能在國內算是數一數二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句話,在當時社會情況下,起到了安定作用,安定了不少黨內的同志,使勝利的紅色旌旗飄遍中國,點亮了中國革命的燈塔,指明瞭前進的方向。
在漫長的戎馬生涯中,毛澤東指揮的戰爭勝績數不勝數,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戰爭奇蹟,這並不全靠運氣,靠的更多是實力。
他的軍事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軍事理論和中國革命戰爭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革命的戰爭實踐經驗科學總結和理論的昇華,是毛澤東思想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共產黨人集體智慧的結晶。
他的戰爭觀包括戰爭是政治鬥爭的最高形式,支持正義戰爭反對非正義戰爭,革命戰爭是中國革命的必由之路,戰爭革命是把世界轉到新時代的橋樑。

他的軍事才能在帶領人民走向幸福的道路上發揮的淋漓盡致,帶領著人民走向勝利,為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鋪平了道路。

劉伯承

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家,軍事教育家。在指揮戰鬥的過程中有勇有謀,用兵打仗時出神入化。
紅軍長征時期,強行度過烏江,用智慧取得遵義,飛渡大渡河,為紅軍殺出了一條血路。抗日戰爭時期,他率領一二九師,不斷運用奇招,屢戰屢勝。解放戰爭時期,邯鄲、隴海等地的戰爭都讓讓敵人聞風喪膽,千里挺進大別山,深入敵人腹地。淮海大決戰他用兵入神,展開陣地戰、伏擊戰、攻堅戰。

連蔣介石都不得不承認:“論戰術,劉伯承數軍界一絕。”

陳毅

在一九五五年,授予陳毅共和國十大元帥軍銜之後,逃到臺灣的蔣介石,將十大元帥的照片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後指著照片上的陳毅對宋美齡說:“這個人,太厲害了。”
無疑在蔣介石的心中,十大元帥之中,陳毅是最難對付的。這不僅表現在以前雙方的戰鬥中,如在新四軍時期,陳毅就是他的心腹之患,還表現在一九四九年之後,蔣介石暗殺計劃中,八成針對陳毅。

由此可見,陳毅的軍事才能在十大元帥之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可以稱得上是軍事家。

彭德懷

這一位也是中國歷史上的軍事家,他的指揮風格是勇猛、敏銳、頑強,而且應變很快,在幾十年的統兵生涯中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善打進攻戰和遭遇戰。
在紅軍時期,彭德懷的部隊就以打苦仗和狠仗聞名,堅決執行黨中央的命令,攻堅克難,不畏犧牲,總是挑最苦最難的擔子,相當能體現出彭德懷的作戰指揮風格。

他在戰爭時期多年來一直軍政全兼獨擋一面,因而在戰略上也有相當的眼光,他的軍事指揮才能被他的部下所稱道。

其實還有好幾位都稱的上是軍事家,比如說朱德和粟裕等,暫且我就不再敘述了。

我是松頭土豆,您已讀完我所講的歷史故事。

這些只是個人的一些愚見,若有正解,請關注留言,謝謝!


穆青聊情感


歷史上能稱得上軍事家的人有很多,有軍事著作的軍事家也大有人在,但是即有軍事著作理論存世又有數十年指揮作戰經驗把軍事理論和指揮作戰實踐相結合的軍事家,戰略家,軍事理論家最厲害的就是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毛主席一介書生沒有進過軍校,完全是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成為軍事統帥。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真對敵強我弱的情況毛主席在革命鬥爭實踐中創造性提出"敵進我退敵駐我撓,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游擊戰術。在抗日戰爭中提出建立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發表《論持久戰》一書提出抗日戰爭要經過″防禦,相持,反攻”三個階段,最後勝利一定屬於中國人民的革命論斷。歷史事實證明毛主席的光輝論斷英明無比。在解放戰爭中毛主席提出誘敵深入,圍城打援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戰略戰術。在三年時間裡縱橫闔閡,橫掃千軍如卷席先後指揮了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殲滅國民黨反動軍隊一百五十五萬人。最後百萬雄獅過大江解放了全中國建立了新國家。在三年抗美‘援朝的戰爭中打敗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國際史上前所未有。一九六二年是毛主席軍事生涯中最後一戰,乾淨利落的打退了印度侵略。縱觀毛主席一生,無論是土地革命戰爭中的反圍剿,長征中的四渡赤水,抗日戰爭中的游擊戰,敵進我進。毛主席都能創造性的提出軍事理論和戰略戰術。而且從無敗績,從小到大從無到有創造了一支偉大的戰無不勝的人民軍隊經過二十八年的武裝鬥爭奪取革命勝利。毛主席的軍事思想和軍事理論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濃重色彩的一筆,是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毛主席是當之無愧的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家。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我國曆史上將星璀璨,軍事家層出不窮,而打出我國國威,距離我們最近的厲害軍事家,非彭德懷元帥莫屬!

彭德懷,原名彭清宗,字懷歸,號得華,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政治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 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師長、軍長、三軍團總指揮,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副總司令;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書記,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彭德懷把畢生精力獻給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國防及建設事業,建立了不朽的歷史功勳。

抗日戰爭時期,彭德懷為八路軍副總司令,他作戰勇猛,戰略戰術高超,為人剛直不阿,是日軍的重要刺殺目標。平型關大捷給日軍當頭棒喝,讓日軍知道了中國人的英勇善戰!百團大戰給日本侵略軍沉重打擊,使得日軍把主要進攻目標定為八路軍領導的敵後根據地,中共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新中國建立後,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美帝聯合十多個國家侵略朝鮮,威脅我國東北地區安全。彭德化臨危受命帶領志願軍入朝作戰,經過艱苦的幾年抗美援朝戰爭,終於擊敗了以美帝為首的聯合國軍,打出了我軍的軍威,打出了我國的國威,為我國的崛起之路奠定了堅實根基!

要說誰是最出色的傑出軍事家,我個人還是堅持將“兵聖”孫武列在首位。固然,中華五千年浩瀚過往,軍事奇才層出不窮,且戰績輝赫炎威,但孫武無疑是千古最亮的那一顆耀眼的將星、帥才。

孫武子不僅留下了軍史上最可稱絕的《兵法十三篇》,還訓練出了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孱弱”隊伍。而且,在吳王闔閭的爭霸大業中,孫武子屢出奇謀用兵詭異,直接打到了郢都,將沃偌大國打得直接退出了五霸之爭,可謂將星閃耀,千古帥才。

當然了,有人會說孫武子並沒有指揮過立國滅國的大戰,但他的軍事謀略卻無與匹敵,至今還被高級軍事機構和軍事院校奉為千古圭臬,您能說孫武子不是一位合格的、乃至優秀的、卓越的軍事家嗎?

至於其他諸如“起翦頗牧”之輩,雖然號稱宣威沙漠,馳譽丹青,但那是在孫武子煌煌兵書的指引下堪堪達到的,所以,孫武子的最厲害軍事家之名,絕對享譽恩隆實至名歸。









新區八零後


要說中國最歷害的軍事家,誰也無法與偉大領袖毛主席相比。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他一生很少帶槍,他用他的軍事思想、軍事戰略、軍事領導才能,創造了游擊戰、運動戰、持久戰,趕走了日本侵略者。他用“筆桿子”打敗了國民黨蔣介石的“槍桿子”,消滅了蔣家王朝的800萬軍隊,建立了新中國。

△他從秋收起義後,很少親自帶兵打仗,但他帶的兵是十大元帥朱德、彭德懷、林彪、賀龍、劉伯承、陳毅、徐向前、聶榮臻、羅榮桓、葉劍英和粟裕、徐海東、陳賡等十大大將和一批上將,他們個個智勇雙全,能征善戰,功勳卓著。中將、少將一級,他都很少直接指揮。

△他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解放戰爭中,他穩坐延安、西柏坡,遙控全國各個戰場,用紅色電波發佈命令、指示:彭德懷橫掃西北,徐向前組織大原戰役,林彪組織遼瀋、平津戰役,劉伯承、鄧小平率部千里躍進大別山,組織淮海戰役。

爾後渡江作戰,打過長江,解放全中國,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蹟。

△他沒上過軍校,但他創立了毛澤東軍事思想,締造了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新型人民軍隊。如今,這支部隊從最初的幾千人,發展到今天的200萬,從單一的陸軍,發展到今天的海、陸、空、戰略支援、火箭軍部隊,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世界一流人民軍隊。

中國革命的歷史和實踐證明,只要堅持按毛澤東的思想、戰略打仗,就會取得勝利,反之,就會遭受挫折,甚至失敗。這樣的軍事家不歷害,還有誰歷害?


zj史海拾貝


我是貝勒爺,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在名將璀璨如星軍事史上,被後世廣為流傳的軍事家數不勝數,如:拿破崙、朱可夫、麥克阿瑟。我國也自古至今也是名將輩出,在古代如《孫子兵法》集大成者孫武;戰神白起; “兵聖”韓信。近代歷史上,我國影響世界的傑出軍事家首推毛主席老人家。毛主席,共和國的締造者之一,中國人民的領袖,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戰略家與理論家;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

為何貝勒爺個人首推毛主席老家人。

貝勒爺認為,毛主席不僅是傑出的軍事戰略家與理論家,更是傑出的實踐軍事家,其一生髮表的諸多著作,都經過實踐的檢驗。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貝勒爺就具體給大家詳細講述毛主席經過實踐真理檢驗的著作。

毛主席在中國一大之後,在湖南領導工人運動,在實踐中,根據當時中國具體國情實際情況,與1925年至1927年,先後發表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等著作。指出農民問題在中國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無產階級領導農民鬥爭的極端重要性,這是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實際線路,後面,毛主席與朱德總司令領導中國工農紅軍,先後進行南昌起義,創建中國第一個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在隨後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史,毛主席的著作,都彰顯出了中國農民問題在中國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無產階級領導農民鬥爭的極端重要性,尤其是淮海戰役,陳毅老總曾經說過,淮海戰役是中國農民推出來的,整個淮海戰役,為我軍提供糧草、彈藥、運輸傷病員的農民達到540多萬之多。毛主席老人家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是符合符合當時中國國情發展方向道路,歷史實踐檢驗毛主席的真理。

在抗日戰爭中,毛主席老人家發表的《論持久戰》、《游擊戰》等,指導我國軍民抗日戰爭的路線與思想。抗日戰爭爆發後,八路軍與新四軍先後奔赴華北戰場一線,深入開展敵後戰場,創建敵後抗日根據地,發動農民百姓的抗日積極性,對日寇開展廣泛的游擊戰,沉重打擊的日寇囂張氣焰,使日軍的陸軍主力深陷華北戰場,毛主席的《論持久戰》、《游擊戰》指導思想與路線,稱為我軍深入開展敵後戰場的指導思想,並稱為堅持抗戰勝利的中流砥柱。

在貝勒爺看來,毛主席的很多經典論著都經過實踐的檢驗,成為真理名言,還有“農村包圍城市,最後武裝奪取政權的”等等。

最後,馬克思主義哲學總結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毛主席老人家的諸多著作理論都經受住實踐的檢驗,成為符合中國國情的指導思想。


梅花三弄梅花


在中國歷史發展上,出現了一大批戰績卓著的軍事家,其在各自的時代裡披荊斬棘,浴血奮戰,取得了一個有一個勝利,最終給中國歷史留下了輝煌的成就。而我認為劉伯承元帥就是其中一位。



劉伯承,1892年12月至1986年10月,共和國元帥、軍事家、馬克思軍事理論家、軍事教育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他不僅有豐富的戰爭經驗,更有豐富的戰爭理論,而且還創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

一、豐富的戰爭實踐。

1.土地戰爭時期,協助周恩來、朱德指揮了第四次反“圍剿”並取得勝利,並協助毛澤東等組織指揮了四渡赤水、二進遵義、強渡大渡河等戰役,打通了紅軍北上的通路。



2.抗日戰爭時期,劉伯承與鄧小平深入敵後挺進太行山,在太行山建立了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組織指揮了奇襲陽明堡、伏擊神頭嶺、巧勝七亙村等一系列戰役,粉碎了日本的九路圍攻,打破敵人十三路“圍剿”。在抗日勝利前夕,大舉反攻日寇,殲敵5萬餘人,收復縣城59座。



3.解放戰爭時期。於1946年8月至1947年5月先後取得隴海、定陶、鉅野等一系列戰役的勝利,殲敵數十萬。在魯西南戰役中,指揮軍隊經過28天連續作戰,殲敵4個整編師6萬餘人的重大勝利。深入大別山,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精神和勇氣,和鄧小平一起,在遠離根據地、後方無作戰團的困難條件下,粉碎敵人33個旅對大別山的進攻。同時開闢中原解放區,殲敵30餘萬人,解放縣城100餘座,形成三路大軍互為犄角,機動殲敵的大好局面,毛澤東把以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為起點的戰略進攻稱作中國革命“歷史轉折點”。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1948年在淮海戰役雙堆集地區圍殲黃維兵團,成為淮海戰役承前啟後的關鍵一仗。1949年他進軍西南,半年時間內共殲敵90萬人,解放四川、雲南、貴州三省和西康省大部,徹底粉碎蔣介石割據西南,伺機反攻的企圖。

二、深厚的戰爭理念。

1927年被派往蘇聯學習軍事,先後在莫斯科高級步兵學校、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1930年學成歸國後,協助中央軍委書記周恩來處理軍委日常工作,舉辦短期軍事訓練班,負責講授暴動方略、游擊戰和運動戰等課程。在1932年反國民黨第四次圍剿中,撰寫《現在游擊隊要解答的問題》、《到敵人後方開展游擊戰爭的幾個教訓》等,翻譯蘇軍教材和理論文章,提高了紅軍幹部軍事素質

三、體系完整的軍事人才培養實踐。1950年建議並受命在南京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這是人民解放軍第一個諸軍種合成的高等學府,親自培訓師資、撰寫審定和翻譯教材,陸續建立海軍、空軍、炮兵、裝甲兵、防化兵、情報等院系。培養了大批中高級德才兼備的軍官,對國防和軍隊建設有著深遠的影響。



毛主席就是歷史上偉大的軍事家之一!他的軍事戰略思想指導中國走向了勝利。



年華易老萬事空


軍事家分為理論和實踐的兩類,集理論與實踐於一身的著名軍事家,中國有毛主席,孫武,外國有拿破崙一世,腓特烈大帝。

拿破崙一世與腓特烈大帝的貢獻,在於開創了當時世界領先的戰術,而毛主席與孫武的貢獻,則是對戰爭的本質和戰略問題給出了劃時代的分析和解釋。所以拿破崙與腓特烈大帝雖然百戰百勝,卻輸在自己的窮兵黷武,毛主席和孫武則贏得了戰爭本身。


毛主席指出:戰爭是人民的戰爭。得到人民支持的一方,是得道多助,背叛人民群眾的一方,必然是失道寡助。這是人類幾千年武裝鬥爭史上顛撲不破的真理。中國共產黨,人民解放軍能夠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因為他們始終是遵循這一基本原則。

孫武在《孫子兵法》開頭就說:“戰者,國之大事也,存亡之道,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說明了研究戰爭的重要性,並開創性地提出了“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將戰爭作為一個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綜合性的整體來分析,成為了“兵家”這門學派的開山鼻祖。孫子的思想無疑是領先於世界的。


毛主席作為軍事家的重大貢獻,就是提出了在中國近代政治經濟環境下通過發動最廣大的人民群眾,運用靈活多變的戰略戰術,戰勝看似強大的敵人的根本策略,也就是毛澤東軍事思想。

從反圍剿時期的十六字方針,到長征路上的四渡赤水運動殲敵,到抗日戰爭時期的建立敵後根據地,再到解放戰爭時期的十萬大軍闖關東,“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粉碎國民黨重點進攻,挺進大別山,發動戰略決戰,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的一系列戰略決策,無不體現了毛主席的個人智慧與開國軍事家的集體智慧。

而孫武限於所處的時代和階級背景,就沒有能夠提出影響戰爭的根本因素。在那個“春秋無義戰”的時代,軍事鬥爭只是統治階級爭奪權力的手段,其規模和激烈程度根本無法和近代中國相比。

所以,毛主席不僅靈活應用了孫子兵法的思想,更開創性地提出了新時代的軍事鬥爭系統策略,是當之無愧的頂級軍事家。其境界,也遠遠不是開創了一種或幾種戰術的“戰術家”可以比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