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喜歡的人面前,難以自控地自卑。”

前幾天,有關“中國女孩只能由中國男孩保護”的言論引發熱議。


“我在喜歡的人面前,難以自控地自卑。”


“我在喜歡的人面前,難以自控地自卑。”


這些以“保護女孩”為目的的言論看似充滿擔當,但其中含有種族歧視、民族主義,有些言論還表現著過時的婚戀觀念,以及對女性的物化傾向。


這些言論似乎在說:中國女孩子是虛弱的,是迷茫的,是沒有力量和自信的,是需要躲在男性背後的。


正是這樣的觀念和聲音,阻礙著女性獲得承擔自身命運的自信。


我以前聽到過關於女強人的偏見:“她們這麼強勢,不懂女人是要讓男人保護的,註定得不到幸福的婚姻家庭生活。”當時我就覺得很不公平。正是因為“女性就該柔弱被保護才有女人味“的觀念廣為流傳,才讓女性更加陷入自卑。


連那些學習工作中非常優秀的女性,也會因為不被異性認可,而在親密關係中懷疑自己的價值。在外界的要求和自我的渴望之間來回拉扯,迷茫、猶豫、無法表達真實的自己,甚至陷入低自尊的狀態。


也讓整個中國社會的女性陷入一種“美的單一標準“中。看起來低幼、柔弱、天真,似乎是唯一的”美“的可能,而忽略了對獨立自信之美的肯定。


今天我們想來談談當代女性的低自尊狀態,並探討如何突破這樣的困局。女性能否通過自身的成長,在時間中找到對自身堅不可摧的信心,獲得由內而外的自主狀態,以及定義自身美的標準?


“我在喜歡的人面前,難以自控地自卑。”


“我在喜歡的人面前,難以自控地自卑。”

瞭解女性的自尊狀態之前,先讓我們瞭解自尊是什麼。


在心理學中,自尊是人們關於自己的核心信念(central belief)。總的來說,就是三個問題:“你怎麼看待自己?你喜歡你眼中的自己嗎?你相信自己的價值嗎?”


接下來,先通過我們的調查,看看當代女性目前的自尊狀態。


注:本次調查使用的隨機樣本來自KY粉絲群體,若以此數據推論其他群體的情況,可能出現偏差。


我們共回收到313份有效問卷,女性被訪者佔比80.89%。調查發現,總體而言,女性被訪的自尊水平中等偏上,平均得分6.83分(滿分10分)。也就是說,我們對自己的信心水平,還達不到7分。大多數人對自己都只能說是略微滿意。


“我在喜歡的人面前,難以自控地自卑。”


不同年齡的女性自尊水平不盡相同。調查發現,自尊水平最高的是18歲以下的女性被訪(7.44分),18歲-30歲的女性被訪自尊水平相對較低,30歲以上的女性自尊水平上升且保持相對穩定。


年輕時,女孩們更加自信。當踏入成人世界,大量的質疑聲,讓18-30歲處於成年早期的女性陷入自我懷疑。但還好,隨著時間和女性自身心智的成熟,我們對自己的信心和價值感又會略有提升,並能夠更少外界影響,終於保持穩定。


“我在喜歡的人面前,難以自控地自卑。”


不同年收入的女性自尊水平也有差異。自尊水平最高的是年收入在50萬-100萬(含)的女性(自尊水平得分8.00分),自尊水平得分最低的是暫無收入的女性(6.68分)


可能有人會認為,有錢就有底氣,但收入與女性自尊水平的相關關係是比較複雜的。因為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年薪百萬的女性被訪,其自尊水平並沒有比年收入50萬-100萬(含)的女性被訪更高。


經濟獨立以後,女性的自尊水平就不太受到收入水平的影響了。賺很多錢也許可以讓男人更自信,卻並不能夠成就女性的自信心,甚至會因為背上“女強人”的汙名,遭遇另一波的低自尊。


“我在喜歡的人面前,難以自控地自卑。”

“我在喜歡的人面前,難以自控地自卑。”

1.親密關係,是女性最容易缺失自信的領域。


調查結果顯示,58.60%的女性常常感到自己的長相或身材不夠好。


“我在喜歡的人面前,難以自控地自卑。”


有些女性會常常擔心自己是不是胖了、醜了。比如,許多女性在生產過後,會因丈夫的疏遠感到自責。


女性將“用外表吸引住伴侶”視作責任,使得女性比起男性,在工作與日常生活之外,還多出一份“維持外形”的壓力,甚至因此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內在的探索。


在自己喜歡的人面前,女性總是傾向於關注自己身上“可能還不夠好”的方面:有的人比自己更漂亮,有的人比自己更聰明。總是覺得自己在愛人面前低人一等,而滿懷焦慮——很多非常優秀的女孩子也曾對KY表達過這樣的心聲。


此外,女性在親密關係中的低自尊還表現在難以離開不健康的關係


數據顯示,30.03%的女性會因為擔心及找不到更好的人,在一段不太好的戀情中將就下去,這一比例在男性中則為25.49%。


即使在關係中受到傷害,低自尊的女性經常會歸因於自己。她們沒有信心自己能夠找到更好的伴侶,也就對受到的傷害更加忍氣吞聲。


“我在喜歡的人面前,難以自控地自卑。”


2.工作學習上,女性對於成功的態度更復雜。


女性對工作/生活的平衡更焦慮。

她們要求自己既是好工作者、也是好伴侶和好母親。比起男性,女性更容易為自己沒有分時間給家庭感到愧疚,而無法真心地讚美自己在事業中取得的成就。


她們夾在“工作/生活”的衝突中,小心翼翼地維持平衡。一旦工作和家庭任何一方面沒有兼顧好,女性就會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Sandberg, 2013)。


同時,女性更容易陷入“只顧做事,卻不為自己爭取”的處境。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當在職場中沒有得到晉升時,48.39%的女性會傾向於認為是自己能力不夠而不去爭取,只有37.25%的男性持相同的態度。


在面對晉升機會時,女性往往會遲疑。她們不敢主動提出承擔更重要角色,因為過於擔心自己不具備新職務需要的技能——女性在工作世界裡,似乎也的確比男性更缺乏自信心。


“我在喜歡的人面前,難以自控地自卑。”

“我在喜歡的人面前,難以自控地自卑。”

1.女性內化了社會對女性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們普遍接受的對一個群體的固定印象與偏見”,例如認為女性應該是溫柔的、情緒化的,應該相夫教子、負擔家務,適合做照顧人的工作,等等。


在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女性,會把來自外在的要求,變成內在的、自我約束的聲音。


許多女性會有意無意地自我檢查:我的行為、外貌是不是符合社會定義中的“有魅力”、“被社會表揚和嘉獎”的女性?而當她們遇到挫折時,也會反思:是不是我哪裡做得不符合社會要求了?


“我第一次談戀愛,我男朋友很介意我的穿著,他不希望我打扮地太性感,覺得‘看起來不像好女生’,他希望我穿‘很乖’的衣服,留黑長直的髮型。在我們爭吵的時候,他會指出我的表達太強勢,不像女孩子,同時希望我能夠學會溫柔地達到自己的目的,他認為那是一種更有效的方式。”


————女,21歲,學生


2.家庭教育


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家長和老師就傾向於低估女孩的能力,認為女孩更需要被幫助和保護。


在孩子們想要玩耍時,父母會鼓勵男孩去自由地探索,而會對女孩叮囑要“注意安全”。於是,男孩在不斷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中,變得更有自信;而女孩則產生一種“世界很危險、我沒有能力應對它”的感受,變得更加自我懷疑和焦慮

(Romm, 2017; Sandberg, 2013)。


“我小時候成績很好,我弟弟成績不好。但是老師經常和我爸媽說,男孩子淘氣,女孩子成績好是因為她們乖。再大一點,女孩子就會後勁不足,數理化學不進去的。還是男孩子到那個時候會更有優勢。我一直記得老師說這個話時給我留下的被輕視感,後來上了中學我拼命學數理化。但確實覺得難,那時候就會想,是不是因為自己真的沒有男孩子聰明。”


————女 35歲,互聯網從業者


“我在喜歡的人面前,難以自控地自卑。”


“我在喜歡的人面前,難以自控地自卑。”

1.進行積極的自我對話


首先,試著列出腦海中阻止你行動的負面聲音。例如,“我就是不擅長理科”、“女生大聲說話像什麼樣子”等等。這些聲音可能根深蒂固,所以剛開始你需要花費更多精力在捕捉和識別上。


隨後,你可以試著為自己的情況“量身定做”一些積極性自我對話(Positive Affirmation),讓它們更具體。堅持每天花幾分鐘,對著鏡子裡的自己說一些積極的話語,多給自己鼓勵,讓自己變得更自信美麗。這麼做雖然聽起來有些傻氣,但實證研究表明,它是有效的(Bloch, 2015)。

比如:失戀時——“我可以從這段經歷中學到東西、更瞭解自己,為迎接更美好的戀情做準備”;

約會前感到緊張時——對鏡中的自己說“我很可愛的,自信才是最美的”;

被別人拒絕時——“我的需求和這個人的需求目前不匹配,但我仍是一個特別的、有價值的人”。


2.找到自己的同伴,構建社會支持系統


女性需要構建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如果原本就比較缺乏自信,那麼你可能需要有更多願意鼓勵你、支持你的朋友在身邊。


低自尊者在需要不斷自我肯定的同時,也需要外界的讚美。來自朋友的肯定會為低自尊者提供一個強有力的證據,證明在他人眼中,她也有自己的價值。


同樣,一位真正獨立、自信的女性榜樣(role model),對女性的成長道路來說也顯得尤為重要。偶像或榜樣給人帶來的信念感,會幫助女性更加堅定自己的道路,相信自己的力量,從而不受過多的外界壓力的影響。


“我在喜歡的人面前,難以自控地自卑。”


3.與未來的自己共情,相信成長的力量


這是一項基於冥想的技術。你可以通過想象,設想出一個未來的、更自信、有力量的自己。當你面對眼前的困境的時候,你相信那個未來的、經歷過磨礪而獲得了成長的你,能夠和你一起面對當下。


你能僅僅通過想象那個成長後的自己,與她保持連接感,就具有更多的信心、勇氣和力量。


實際上,有些人生處境是必須面對的,是成長不能迴避的。只有經歷了時間的歷練,才能獲得對自己由內到外的充分認識,形成你自己獨特的、能夠應對世事變遷的世界觀。


“人們常說年輕時候好,但我二十多歲的時候過得並不好。那時總覺得工作沒前途,戀愛也不順利,未來一片迷茫,覺得很自卑,常羨慕那些比我大的姐姐們,她們看著有一種成熟獨立的美。後來我想,可能只是我還沒經歷生活的磨練,只有我用心生活,將來也能成為那樣的人。所以,灰心的時候,就會想想未來那個自己,心底就踏實很多。”


————女,38歲,副教授


希望更多女孩都能在成長中,多聽從自己真實的聲音,更多相信自己的感受和判斷,積極地看待自己,肯定自身的價值和美好,獲得更好的自尊水平。同時給自己多些耐心,相信時間站在自己這邊。時間能讓一切未知的能變得明確,讓困惑轉化智慧,讓慌張轉化為成熟的自信與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