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歲的男寶永遠都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該怎麼辦?

相親相愛一家人yue


通常一個孩子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有兩種原因:

1. 沒有是非觀

所謂沒有是非觀,就是根本不知道對錯的標準。

就好像一個剛剛長牙的幼兒會咬母親的乳頭,他只是本能的做出咬合動作,滿足自己的口欲,但是他並不知道這個動作會給媽媽帶來傷害。

這種狀態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無”,就是什麼都沒有,需要做的就是凡事給孩子事先建立規則。

例如這個9歲的男寶,媽媽帶他出去玩,一到外面就到處亂跑,這是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哪些地方不能去,哪些地方可以去。媽媽只需要在出門前就和他強調規矩就可以了。然而多數家長是在問題出現後再試圖建立規則。

  • 事先建立規則和事後建立規則的區別在哪裡?

【懲罰孩子的對象不同】

事先建立是規則在懲罰孩子,而事後建立則是父母在懲罰孩子。

理解這一點很簡單,在公司裡,如果我們事先明確了遲到就要罰款,那麼是規則在懲罰我們,我們會容易接受得多,並試圖改過自新;

而如果等到遲到了,上司隨意指定一個懲罰,那麼我們則會認為這是上司看我們不爽,故意為難我們,從而激起新的抗爭。

【給孩子建立的是非觀範圍不同】

事先建立規則,孩子會意識到遵守規則的重要性,對錯標準遵循著規則,就如我們遵守法律一般,往後孩子步入社會也懂得遵守規則。

而事後建立規則,孩子會意識到對錯標準是父母的判定,一旦離開父母就無法無天。

2. 有近乎迷信的自我

與前者不同,前者是“無”的狀態,而有著近乎迷信的自我的狀態是“我即規則,我即對錯”,我們可以稱之為自戀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其底層是心智的停滯發育,如果隨著年齡增長但心智仍停留在嬰兒的自戀狀態,那麼就會形成巨嬰。

這種狀況的出現,可以斷定是溺愛的結果,而且是放縱型溺愛(包辦型溺愛造就的是沒有自我的孩子)。

其解決的方式,並不是先解決孩子的問題,而是先解決父母自身的心理問題,因為放縱型溺愛的父母,其把孩子當成了另一個自己,可以活在他理想生活中的自己(無拘無束、能被無限地、無條件地滿足)

但形成的原因有所不同:

  • 一種是同樣從小被放縱溺愛長大的,這種家長非常自戀,所謂對錯完全自己說了算,所承襲的是父母教育她的方式;

  • 另一種是從小被包辦型溺愛或者是被壓抑式教育長大的,這兩種教育方式都讓我們成長為一個沒有自我的存在,都要求我們壓抑自己的需求,所表現出來的就是不會拒絕;

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唯有在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並且有意願去改變的情況下,尋求心理醫生的介入才有機會改變孩子。

3. 孩子真的不知道錯嗎?還是對父母的被動攻擊?

前兩點所描述的可以說是一個比較極端的狀態,而我更想提出另一個新的疑問:孩子真的不知道錯嗎?

比較常見的一種狀況是孩子知道自己是錯的,但是偏偏和父母對著幹。

出現這樣的狀況,最主要的原因同樣有兩個:

1. 缺乏關注

父母的關注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猶如食物一般的必要營養品。當父母沒有給予孩子應有的關注,那麼孩子就會用自己的方式去吸引父母的目光。

例如某位父母生了孩子之後,就把孩子放到千里之外的家鄉,出於對老人的信任而對孩子不聞不問,只管給予生活費用上的支持。

2. 給錯了關注方式

有一些父母是很關注孩子的,但是關注的方式是錯了,這就引起了孩子的被動攻擊。

例如某位父母只會關心孩子的學習問題,並且只關心學習結果。如果一個孩子他是比較聰敏的,那麼總是能滿足父母要求的他,那麼問題不會在此時顯現;

而如果一個孩子是比較慢熱的類型,那麼他經常會遭受父母的打擊,最終形成自暴自棄的情況。

在這樣的家庭裡面,孩子根本沒有說出自己需求、自己感受的機會(爸爸媽媽,我想要你們關心我),因為說出來之後父母又會把責任推到他身上或者是無視他的需求。

但不管哪種原因,其本質都是情緒的宣洩、需求的表達,只是方式不對罷了,而這種方式也僅僅是在複製父母與之的相處模式,並且投射到生活上。

在這樣的情況下,所需要做的僅僅是建立與孩子的溝通通道,讓孩子有機會表達,能正確的表達。

【讓孩子有機會表達--溝通是你來我往的】

做到這一點很簡單,用曾奇峰老師所提出的“抄後路法”,把被動變成主動就可以了。

因為長期的被壓抑,孩子已經習慣了“不說”,也認定了說了也沒用,所以此時我們要求孩子把自己的需求說出來是不現實的,同樣的在為難孩子。

而抄後路法,就是直接說出孩子的需求,讓他不需要再走“老路子”。

例如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可以跟他說:“寶貝,你是不是想要爸爸媽媽多看看你?關心你?”接著就是讓孩子盡情地表達他的想法。

【讓孩子正確的表達--包容情緒但拒絕行為】

一個孩子想要爸爸媽媽抱抱、親親,這是多麼正常、多麼合理的請求,但它出現的場合可能是不對的:例如爸爸媽媽明顯在忙著重要的事情,孩子仍然粘著爸爸媽媽。

此時我們首要的並不是教會孩子怎麼樣做,而是先包容他的情緒(如上,抄後路法說出他的需求),讓他知道自己是被關心著的。

其次才是拒絕他的行為,並且給予他明確的指示:“寶寶是想媽媽了嗎?媽媽也想你呢!你能給媽媽幾分鐘(明確的時間節點)時間處理現在的事情嗎?”


孩子的每一種習慣性怪異行為,都曾給他帶來快樂,如果你不能理解他的這種快樂來自何處,就無法改變孩子的行為


淅爸育兒記


沒有永遠,只是暫時,孩子大了到了好好講道理的時候啦,尊重非常重要,表揚十鼓勵,別一味埋怨批評侮辱漫罵十揍,是教育不出來的,反而形成逆反對立,儘快改變教育方法吧,記住,子不教父子過,僅供參考。


信241706606


任何人都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不只是孩子對錯誤的理解。

首先要讓孩子理解錯誤帶來的後果,比如不打掃,對待來的後果。不讀書帶來的不識字。粗心帶來的計算錯誤等。不過要改進這些問題,是家長帶孩子要養成正確習慣。這是個長時間的事情,並且不要指責


陪孩子長大的爸爸


這種孩子倔強,固執,解決辦法!父母不要溺愛孩子,要從時間上慢慢引導,尋求他能接受得方法,


天佑大漢


告訴他什麼是錯,怎樣算錯,給他舉例子說明。我們成年人有時錯了都會感覺不到,別說孩子了。


劉儒紅


接觸他的人教育他的方式不正確。


F雙月


一個人從孩子長大成人總是在不斷犯錯和改正中成長的,你要給他犯錯的機會,不要總是犯了錯你就要講道理糾正他,孩子也有自尊,他不希望大人們總是以大人的姿態去說教講道理。你的孩子九歲了,早就有了自我意識自己的想法,算是個小大人,而你的語氣卻依然當他是個男寶,是你不懂事的孩子,他能得到應有的尊重和平等對待麼?

男孩子,作為雄性,內心都會有一種王者的霸氣,而這種氣息卻總是被自己的父母打壓,他心裡不舒服,往往就會叛逆,使你的管教出現適得其反的效果。不如給他些犯錯的機會,在你們能接受的範圍內讓他大膽去試錯,讓他自己承擔犯錯的後果,等他嚐到了犯錯的苦,不用你們講道理,他自己就認識到錯誤了。

不要再把他當成個男寶了,他已經長出了翅膀,讓他翱翔一下吧,說不定能給你帶來驚喜!


逗小哥Vlog


如果身體健康、正常的情況,九歲的寶寶,應該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了。

永遠意識不到,是每次都意識不到嗎?

大人要耐心教導,必要時採取強硬姿態,立規矩,做示範,擔結果。明知故犯,屢教不改的話性質就很惡劣了。當家長的要明白,現在還有機會把他往正道引就不要錯過時機,小孩子都是有生長階段性,錯過那個階段,就需要付出更多去對待。寧願趁早給予糾正和教育,也不要任其發展後悔莫及。既然提出這個問題,肯定是意識到了,也是有心去教育的,很棒,希望你堅持。

以前看奇葩說顏如晶說過一段話,關於父母和孩子的,她說父母是孩子的觀眾,我認同這個說法,所以當好你孩子的觀眾,你給他的回應與互動是影響他一生的。用愛,軟硬兼施,該有的原則性問題或者底線,事先說明,觸碰了就要承受結果。9歲的孩子,他能懂這些事了,相信你的孩子,也相信你自己。


我的小分享


作為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道理上要一直起到指引的作用,因為孩子確實還沒有是非對錯的觀念,不要說一個九歲的孩子了,我是一個職校的老師,我帶的孩子都是十六十七歲的孩子了,在相處中,我會發現,孩子們對一些事情的判斷和成年人是有差別的,甚至覺得一些事情沒有什麼大不了。這時,家長的責任就體現出來了,家長在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不可缺少。你的是非觀,直接影響到自己的孩子

其次,給孩子立規矩很重要,有些人會說,才九歲嘛,還小呢,不要著急。不🙅🏻‍♂️!已經晚了,如果一個孩子到九歲還總是認識不清楚自己的錯誤,那麼在今後成長路上,他會更茫然。遇到問題完全沒有自己的判斷能力。所以,綜上所述。孩子教育要趁早


喝完可樂打個嗝


慣的毛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