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曼&鮑珺怡:Converse、Vans滿街跑,不如…國潮瞭解一下?

鮑珺怡和秦曼,回力首席設計師,二人均畢業於歐洲設計學院服裝設計系,曾被意大利 vogue talent 授予「最受矚目的年輕設計師」稱號。2017年兩人從米蘭回到上海,共同參與回力球鞋的研發與設計。如何為經典改頭換面,保留回力精神的同時又融入潮流文化?這是一次冒險。

秦曼&鮑珺怡:Converse、Vans滿街跑,不如…國潮瞭解一下?

△ 本次專訪的兩位回力首席設計師:秦曼(左)& 鮑珺怡(右)

秦曼&鮑珺怡:Converse、Vans滿街跑,不如…國潮瞭解一下?

△ 點擊查看完整回力品牌文化介紹

很多人對回力不瞭解,只知道它存在挺久了。回力鞋前身其實是一個橡膠廠的副產品,用生產輪胎的剩餘橡膠生產球鞋。橡膠廠曾在《申報》上向公眾徵集球鞋名稱,最終選出中文商標「回力」(喻指「回天之力」)和英文商標「Warrior」,也由此開啟了一個時代的「傳奇」。

秦曼&鮑珺怡:Converse、Vans滿街跑,不如…國潮瞭解一下?

△ 圖片來源於網絡-當年回力在申報上的廣告

回力鞋從創立之初開始一直到上世紀80、90年代,都是中國體育界的「寵兒」,其中回力經典款 WB-1 正是專門為排球比賽做出的設計。在「回力的那個年代」,如果你腳穿一雙回力鞋,基本就跟現在搶到了限號的 NIKE 新款一樣帥。

秦曼&鮑珺怡:Converse、Vans滿街跑,不如…國潮瞭解一下?

△ 《同桌的你》劇照 帥氣的林更新腳穿回力WB-1

不過就在21世紀即將來臨的時候,伴隨越來越多國際品牌的湧入,回力鞋曾一度被市場「打入冷宮」,停產了一段時間。有很大一部分人認為回力鞋就要這麼被時代吞沒了……

但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小編的玄學論:「回力」取「回天之力」而得其名,按照玄學的觀點來看,這樣的好名字,必然有好命運,回力鞋當然是要 come back 啦。

自由獨立的「回力」

回力「回暖」,離不開一眾北京地下音樂人和文化人。楊海崧、施旭東、文雋、龐寬、豆豆維之流,掀起了一股「國潮」文化——個個都是人追自由心,腳穿回力鞋。這麼一來,回力又被推上了舞臺,這一次迴歸,它還被賦予了某種精神上的獨特意義。

秦曼&鮑珺怡:Converse、Vans滿街跑,不如…國潮瞭解一下?

秦曼&鮑珺怡:Converse、Vans滿街跑,不如…國潮瞭解一下?

△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新褲子龐寬和他的舊國貨

當復古成為一種潮流,我們也開始重新思考國貨的價值。加上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潮人已經受夠了「雖然限量可還是會爛大街的潮牌」(當你陪媽媽出門買菜的時候轉身看見鄰居阿婆腳上也蹬一雙「老爹鞋」,心裡一定很不是滋味),你開始對「潮鞋」這個問題有了深入思考:

「潮還是不潮?這是一雙回力鞋的問題」。

「潮鞋」回力 WOS33

2017年的回力在海外做了一雙 WOS33,身處異國他鄉的回力 Warrior,開始攻略國外市場,還被各大媒體爭相報道。「追別人家的潮牌,還不如追自己家的潮牌」,你終於明白了,潮來潮去還是國貨最潮。

秦曼&鮑珺怡:Converse、Vans滿街跑,不如…國潮瞭解一下?

秦曼&鮑珺怡:Converse、Vans滿街跑,不如…國潮瞭解一下?

△ 圖片來源:ins 海外款 WOS33 官方宣傳照

而這次強勢改造,背後有兩位新生代設計師助力。她們是「米蘭傢俱展的銷量冠軍」、「明星造型設計師」、是「Vogue Talent」……(總之有很多頭銜就是了),在完成了回力海外 WOS33之後,回到中國繼續回力鞋的設計與開發。

經典和潮流如何「共同進化」?特贊要和這兩位回力的首席設計師秦曼和鮑珺怡聊聊。

Q=特贊Tezign

A=珺怡、秦曼

「國潮」和「國味」一樣重要

Q:二位為什麼會加入回力?

珺怡:我們一開始在海外幫回力做 WOS33,做完之後正好不想在國外呆了,想念國內的飲食(中華料理的魅力真大),也想著能不能拿我們在那邊做鞋子的模式在國內這邊配合一下,這是一種很先進的模式,也很有趣。

秦曼:在回力我們有很大的自由和設計空間。回力是一個有潛力、可愛的品牌,我們嘗試把回力做成現在的年輕人也喜歡的品牌。

秦曼&鮑珺怡:Converse、Vans滿街跑,不如…國潮瞭解一下?

秦曼&鮑珺怡:Converse、Vans滿街跑,不如…國潮瞭解一下?

△ WARRIOR FLOW RETRO B-1

Q:回力鞋目前在做些什麼?

珺怡:我們現在試圖搭建回力系統化的模式。回力之前所設計的款式都比較自由,這可能是因為鞋子的需求量大、開發週期短,沒有太多時間來考量的關係。

以這個問題為前提,我們在做鞋子的時候,首先希望它是「好的」,也就是要保證鞋子舒適度;其次希望它至少在三年之內不會過時,然後才會開始一款鞋子的開發。

設計任何一雙鞋型之前,我們會調查同類的鞋子,並且預測這雙鞋子會銷售多久,我們希望設計製作出來的鞋子銷售週期長一點,能給顧客一個相對完整的消費體驗。不想做那種出來一段時間馬上又消失的鞋子。

秦曼&鮑珺怡:Converse、Vans滿街跑,不如…國潮瞭解一下?

△ 圖片來源:ins 海外款 WOS33 官方宣傳照

其實回力有很多款經典的鞋子,除了 WB-1 之外,還有1986年的 WK-1;565的帆布籃球鞋,1956年的79經典跑步……

秦曼:我們希望給大家看到完整的回力,而不是隻有一雙 WB-1。所以現在在鋪設產品的基本架構,我們希望讓大家認識到這是一個有歷史、有 DNA 的品牌。

一個回力卻有兩個首席?

Q:在回力,兩位如何分工?

珺怡:沒有太具體的分工,我負責策劃的部分多一些,大概就是想著要做什麼樣的鞋子,完成草稿圖和計劃表;秦曼負責印花的部分多一些,她比我更耐心、細心一點。

秦曼:一般等她整體計劃出來之後,我們會進行一些分工。然後等整體差不多出來的基礎上再次討論細節。整個工作流程裡面都包含討論,倒沒有太明確的分工。

秦曼&鮑珺怡:Converse、Vans滿街跑,不如…國潮瞭解一下?

△ 兩位「鞋匠」工作中

珺怡:誰有空誰來做(笑),當然過程中間也會有一些迷茫的瞬間,然後會互相詢問對方意見,互相給一些建議。

秦曼:因為有的時候跳出來看一件事,和身處其中這件事的感覺會不太一樣。但是對方是「跳出來的」那一個,我們需要彼此的建議和想法。

珺怡:對,那樣的想法還蠻重要的,可以一語驚醒夢中人。

Q:兩位產生分歧怎麼辦?

珺怡:也會吵,然後秦曼會跟我解釋一大堆關於她的想法,接著我要想很久,可能要到第二天才能明白她的意思,然後就……互相妥協一步吧。

秦曼:我會通過實際去觀察她的設計,比如把她的設計比對在鞋子上,然後覺得也挺好看的,接著再和她討論看看有沒有更好的方式,反正我們最後的目的是一樣的——做出好看的鞋子。

珺怡:我們會堅持自己的想法,也會尊重彼此的堅持。不過好在我們在大方向上一般沒什麼分歧,只是在小的地方會有一些分歧。

Q:一款鞋子的製作流程?

秦曼:比如那個回零展的「老爹鞋」,大概製作了四個月的時間。

秦曼&鮑珺怡:Converse、Vans滿街跑,不如…國潮瞭解一下?

秦曼&鮑珺怡:Converse、Vans滿街跑,不如…國潮瞭解一下?

△ 《回零》展上的WARRIOR

珺怡:畫圖稿之前先構思,大概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想好之後,圖稿畫起來會快些,大概兩三天吧。

接著給工廠製作,但是工廠可能製作出來的鞋子是和我所設計的是完全不同的樣子(苦笑)(服裝行業小夥伴們流下了感同身受的辛酸淚),這當中要反覆溝通,溝通成本太高了,所以後來我都會把設計圖畫成大字報一樣的圖稿,把各種需求都標清楚。幾乎是不需要動腦子,照著做就可以的圖紙。

秦曼:然後我還是需要一遍一遍,很有耐心地跟工廠說,不同的地方,具體要怎麼做。

Q:工作如此勤奮,生活中什麼樣?

珺怡:我比較喜歡躺著,工作感覺很累。而且我們會在做鞋子之前會進行調查,從百元價位至千元價位,不同層次的鞋子資料收集,大概會有500~1000張鞋型進行考量,這些可能會放在家裡完成。

秦曼:我偶爾到處亂跑,偶爾宅在家裡。我們都很容易在家葛優躺,也會討論一些鞋子的事情。

秦曼&鮑珺怡:Converse、Vans滿街跑,不如…國潮瞭解一下?

△ 圖片來源於鮑珺怡的微博 「生活中的兩人」

下一個回力之潮在哪裡?

Q:未來希望回力鞋變成什麼樣?

秦曼:希望通過一些微小的設計調整,把精細度和品質提高。

珺怡:儘管現在設計需求提升了,還要滿足市場的需求量,我們也要求工廠那邊改善製作的流程,很多材料和顏色都是定製的,為了達到當初設計的要求,之後還會出一些別的款式。

我們在開始幫回力做設計之前,花了大概一年的時間來研究回力,我發現裡面有一個很大的斷層,因為回力曾經是一度破產的,可以說我們手上的資料很少,遺留下來的鞋款也很難找,所以我們先從 WB-1 開始給它做了一個小小的擴散,然後再挖一些其他的款式。

秦曼:我們希望能在傳承回力的同時,再給回力一些獨特的品牌 DNA,有一些創新,能和潮流結合。

珺怡:其實我們設計的核心標準就是「它是回力鞋」以及「我們自己想穿」,至於如何去判斷這雙是不是「回力鞋」,我們辦公室放了一本有關「回力」的歷史資料,你去把它看個十遍之後,再去看自己設計的鞋子,就會有個判斷。

秦曼:我們想要別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回力鞋的感覺,我們希望,不同風格、不同性格、不同年齡的人,都可以在我們的店裡找到適合自己的鞋子。

只想認真做「喜歡的設計」

秦曼&鮑珺怡:Converse、Vans滿街跑,不如…國潮瞭解一下?

△ 2018年8月31日~9月6日 秦曼和鮑珺怡在上海當代藝術館MOCA舉辦了「回零」展覽

Q:「回零」所要表達的是_____?

秦曼:每個鞋子在生產出來的時候,都有自己的性格和靈魂,我們希望把它生產出來的那一刻封鎖起來,於是用了真空包裝將他們裝起來,再寫上生產日期,慢慢了解它的 DNA。

珺怡:就像你會看到很多球鞋迷,他們會把鞋子買回家然後用真空包裝袋抽起來,收藏起來,這麼做也不會變色。當然,我們回力鞋的價位太低,應該沒什麼收藏價值(笑)。不過我希望真正喜歡鞋子的人,會來欣賞我們的鞋子。

秦曼&鮑珺怡:Converse、Vans滿街跑,不如…國潮瞭解一下?

△ 點擊查看完整回零展覽 · 回力 LAB 現場

Q:設計的「商業性」和「藝術性」二者之間如何平衡?

珺怡:我一直認為設計師不是隻做自己喜歡的東西;其次,我覺得任何東西,如果你去研究,你都可以設計,只要你肯花時間就行。

設計與商業,這個問題關鍵在於看你怎麼把握其中的平衡點,你在合適的水平做對的事情。比如 GUCCI 這個品牌做一個東西,它的成本就會相對較高;回力的鞋子成本不會那麼高,但我們仍然可以在這個條件下做好我們可以做的事情。

秦曼:我覺得沒有純粹商業設計和藝術設計之分,他們兩個可以相互融合。如果一個設計,商業70%藝術30%,那麼這個設計應該是會不錯的,我認為是可以融合的。

Q:最喜歡的鞋子?

珺怡:

我喜歡新做的高幫 WARRIOR FLOW RETRO B-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