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的鄔思道真有其人嗎?有人說雍正其實想害死他,對嗎?

我是龍二嚇


每一個成大事者的,他身邊都有謀士。縱觀歷史,過河拆橋兔走狗烹歷史畫面不斷的重演。

至於成功後是否會對身邊的謀士進行傷害,那麼就有以下幾個觀點。1,自己的陰暗面被人知道的太多,那麼這個謀士必定要被被處死。2就是這個謀士對自己是否忠誠。3身邊的人的權利是否掌握的太大,如果太大威脅到了自己的政權,那麼這個人也會被處死。。

影視中鄔思道對雍正得到皇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雍正得到皇權後,影視中鄔思道去了李衛那裡做某事。



一抹江南色


我不認為雍正會有意加害鄔先生,他對鄔先生既有感激,又有抵防,至於說“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殺人滅口,我覺得雍正帝不會那樣。畢竟,雍正帝是一位幹實事為百姓的好皇帝,薄情但不寡恩,對待那些處處挖坑的兄弟們他尚能一忍再忍不輕易加害,直到實在忍無可忍時才抄家流放或圈禁。對待平亂有功的年羹堯也是仁至義盡,只是年大將軍認不清形勢,認不清自己,恃功自傲,自作孽,嚴重違拗雍正帝的意志,貪汙、飛揚跋扈、濫殺朝庭命官和忠臣孫嘉成,以及阻撓新政……惹得天怒人怨,就連與人為善的國之棟樑三朝元老張庭玉也覺得年大將軍死有餘辜,罪不可赦。即使這樣雍正帝也是不忍殺他。更何況為雍正登上王位立下汗馬功勞的鄔先生,雍正更是充滿了感激。鄔先生在雍正爭得大位成功的那天晚上更是向雍正表明心跡:無意為官,只求歸隱。為讓雍正帝對自己放心,還是半隱,讓自己處於皇帝的掌控之中,胸懷坦蕩,光明磊落,雍正更是深受感動。在以後的歲月裡,鄔先生無論在李衛那裡還是在田文靜那裡都是一心為雍正帝排憂解難,雍正雖多疑,豈能感受不到鄔先生的忠誠與好意。鄔先生能夠設計完全歸隱,不全是他多麼智慧和高明,而是雍正帝徹底打消了疑慮,願意做個順水人情。畢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若雍正帝不想放過鄔先生,無論他躲在哪裡無論他有多麼高明,只要皇帝願意,動用一切手段,找到一個人也不是什麼難事。關鍵是雍正帝有一顆善心,有一個為天下蒼生謀福利的宏願,在這一點上他和鄔先生是一致的!雍正是一位難得的好皇帝,雷霆手段,菩薩心腸[祈禱]









啟明星優選


還真有其人!

雍正還特意問過田文鏡,後者回奏說,自己與鄔思道素來相識,並非張球推薦。由此可知,鄔思道是真有其人。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田文鏡被刻畫成忠君愛民的實幹家形象,而其幕下的紹興師爺鄔思道也被說得神乎其神。

這一情節倒也不是憑空構撰,其線索主要來自清人筆記《春冰室野乘》,不過故事與電視劇中稍有差別,其中說:

鄔先生被田文鏡收羅門下後,經常為之代寫奏摺,表現甚佳,田對其極為信任。

某日,鄔先生對田文鏡說:“大人是想做天下名督呢,還是做尋常之督?”

田說:“這還用說,當然是想做名督撫啦。”

鄔先生說:“要做名督撫也不難,只要您這幾天不干涉我,必然事成。”

田文鏡問他要做什麼,鄔先生說要寫一折子上奏,不過摺子內容不能給他看,只要最後署田文鏡的名字就可以了。

田文鏡心想,平時摺子也是你寫,我有時看、有時不看,應該問題不大,便滿口答應。

數日後,鄔先生拿出一道奏摺給田文鏡,請其簽押上報。

事後,田文鏡出於好奇而問鄔先生裡面究竟寫的什麼,鄔先生從容答道:“彈劾隆科多。”

田文鏡聽後,嚇得眼睛都快掉到地上,當下就跺腳連說“壞事了,壞事了!”

要知道,隆科多乃皇上的舅舅,雍正初期“四大臣”之一,功勳赫赫,位尊權重,一般人誰敢得罪?

如此貿然彈劾,豈不是雞蛋碰石頭——找死嗎?

可是,摺子已經上去,急也沒用,田文鏡只能在惶恐中靜候消息了。

令人又驚又喜的是,沒多久竟傳來隆科多獲罪下獄的消息,啟動調查的正是田文鏡的這個彈劾,後者由此因禍得福,立下頭功!

原來,鄔先生看透雍正的心思,因隆科多恃功不法、驕橫異常,雍正一直想找機會對他下手,但礙於情面、不好親自動手而臣下們見隆科多勢力太大,也無人敢去摸這老虎屁股。

就算是田文鏡,他要知道鄔先生摺子裡彈劾的是隆科多的話,恐怕也不敢上奏了!

正因為看到這點,鄔先生才不告訴田文鏡摺子內容,結果反成此大功,田文鏡也因此更被雍正信任與恩寵。

但是,田文鏡此後恃寵而驕,開始與鄔先生漸生嫌隙,對鄔先生的態度也遠不如前。後者是個明白人,隨後即憤然離去。

孰料,鄔先生這一走,田文鏡的摺子總不達上意,經常被雍正斥責。

沒辦法,田文鏡只好派人多方尋訪,好言好語地將鄔先生重金請回。鄔先生最初不肯回,後捱不過,就說每天要50兩銀子才肯辦公,田文鏡只好答應。

鄔先生回來後,不像其他幕僚一樣住在督撫衙門,而是每日上午進撫衙辦事,見桌上有紋銀50兩便欣然命筆,要哪天沒放銀子,他就翩然離去,田文鏡也不敢怪他。

後來,鄔先生的名氣越來越大,連雍正都知道田文鏡幕中有個鄔先生,也知道摺子是鄔先生所寫。

有次,田文鏡的請安帖到,雍正在上面批道:“朕安好,鄔先生可好?”

後來,田文鏡死了,其他督撫爭相重金聘請鄔先生,但後者卻突然不知所終。也有人說,鄔先生已經進宮,為皇上服務去了……

野史故事挺精彩,不過與史實有較大出入,如彈劾隆科多一節,即與田文鏡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

不過,雍正倒還真知道鄔思道這個人,因為在前次“科甲案”中,李紱即在奏摺中揭發張球為市井無賴,因為給田文鏡推薦了幕僚鄔思道才得以成為心腹。











小鹿Mr影視剪輯


歷史上有這麼厲害的人,大清還能亡了嘛!歷史上肯定沒有此人,只是編劇和導演虛構的人物罷了。

而且雍正是想除掉鄔思道的,但最後卻放走了他,那麼雍正之所以放走鄔思道,是因為這背後隱藏一個反被威脅的秘密!

1.老四胤禛陣營的十七阿哥:

康熙帝覺得自己時日不多,突然就下令北京城全程戒嚴,隨後召所有皇子進宮。

這個時候老八胤禩一夥和老四胤禛一夥都開始暗中為爭奪皇位做準備,老八胤禩馬上安排人員接管豐臺大營,隨時準備進宮奪位。老四胤禛這邊則給鄔思道留下了關防大印,隨時準備用這個東西放出老十三胤祥,再由老十三胤祥接管豐臺大營。

同時,老十七胤禮也準備進宮的時候被鄔思道攔下,理由是擔心被老八胤禩一夥一鍋燴,而老十七胤禮則緊急趕往西山大營。

很多人可能有誘惑,為什麼老十七胤禮成了老四胤禛的人了呢?

其實這個原因劇中沒有體現,問題就壞在老十胤誐身上,或者說他的母親身上。老十七的生母沒有什麼顯赫的地位,是從宮女上位的。相反老十的生母地位就高的多,她是溫僖貴妃,孝昭皇后的親妹妹。

曾經因為老十對老十七的生母侮辱,導致老十七心有不滿,其實從阿哥們的關係就能推斷出他們的生母關係,這其實是相輔相成的。

也正是出於這種矛盾,老十七跟老十不對付,從而投到老四胤禛的門下,一心輔助老四胤禛奪位。

2.我們來談鄔思道跟雍正帝的對話:

雍正帝這次回到府邸沒有別的事,一心為了鄔思道而來,並不是所說的怕宮裡不安全,如果真的怕宮裡不安全,為什麼當晚又回宮了呢?

雍正帝很直接,一進門先問鄔先生在哪,他就是怕鄔思道突然跑路,所以見出來迎接的人中沒有鄔思道,心中一驚。

而鄔思道一見到雍正帝,馬上喊了一聲皇上,並行跪拜禮,雍正帝急忙扶他起來:

一句話就告訴了鄔思道,我們還是我們,只是過了明天,忙法不同了,潛在意思是你鄔思道那套陰謀詭計,到了明天,就不能再用了。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多次講過這段劇情,我們講過的內容,這裡就不重複了,感興趣的可以查看往期文章查看,總之擺在鄔思道面前的路都挨個被堵死,我們來分析他怎麼化解的這場危機的。

雍正帝一直在自言自語,最終提到“順便來看看你!”

這就搞笑了,順便來看鄔思道的,你雍正帝不先忙自己的事,而一頭扎進鄔思道的房間是順便嗎?要知道雍正帝回到府邸就這麼十幾分鍾,卻全跟鄔思道單獨在一起,跟鄔思道講完話就回宮了,顯然他所謂的順便,其實就是專門。

因此雍正是想一心除掉鄔思道的,畢竟此人知道皇帝的事情太多了,幹了太多大事。


十更影視


鄔思道這個人,正史中並沒有過多記載鄔思道的信息,甚至都不知道其是不是真實存在於歷史上,今天就論鄔思道和雍正的關係。要講他們的關係就得先來說說雍正和鄔思道怎麼認識的?(這裡的信息都是在有鄔思道其人的情況下,是雍正王朝裡面的關係)

這得從雍正還沒稱帝的時候開始說起,康熙46年,雍正和他的弟弟兩人南巡到揚州,然後兩人位於一個酒館喝酒,忽然聽到有人在吟詩,然後雍正就懷著好奇心上去了。看見一個柱著柺杖,跛著腳的年輕男子,長相英俊,此人就是鄔思道。當時鄔思道正受到同窗好友的羞辱,他的同學車銘在揚州當官,因為嫉妒鄔思道的才學所以每每都會惡語相向,諷刺鄔思道為樂,但是鄔思道才華洋溢,口吃伶俐怎麼可能讓車銘得逞,反倒自己吃了一臉子灰。

這就是鄔思道和雍正的第一次相識,雍正對鄔思道很是欣賞。但是第一次的相遇兩人並沒有為雍正辦事,之後鄔思道家裡出了一些事,遭遇表妹夫的加害,無奈逃到京城,碰巧遇見了雍正的手下,無奈成為了雍正的幕僚。

《雍正王朝》裡鄔思道這個人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虛構人物,歷史根本查無此人。但現在從百科裡卻能查到鄔思道的資料,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百科裡的鄔思道資料,是網友們根據清朝野史筆記《春冰室野乘》裡提到一個“鄔先生”而編輯資料,純屬娛樂,並沒有任何歷史依據






烤紅薯的貓


《雍正王朝》只是一部小說,作者是二月河老師。後來被改變成了電視劇,裡面有很多人物和情節都是為了劇情的發展虛構的,大家要用辯證的態度去了解這部劇。

大家如果想真實的瞭解真正的雍正皇帝,建議大家去讀一讀史書。或者看一下百家講壇,這樣可能會得到相對正確的答案。


姓程叫程子


登基當晚回到雍王府,主要任務就是去殺鄔思道的 因為這個人太聰明瞭,猜中帝王心術,且是用陰謀幫雍正繼位的,知道事情太多了,雍正登基後,此人為最大威脅。鄔思道想到這一層,因此使用五路人馬保衛雍王府,相互牽制,誰也不敢輕舉妄動,然後再服軟,打感情牌讓雍正放自己一條生路。

君不見雍正繼位後,雍王府的高無庸就再也沒有出現過了嗎?那麼他去哪裡了?


愛你的人160584538


鄔思道是二月河老師編出來的人物。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這個在二月河的介紹裡面是有的,所以給他取了一個姓氏鄔,諧音就是無的意思。

他更多的時候是雍正內心的一些話,所以設計了一個新的角色,通過他來講出雍正內心想說的話。這是作者設計角色的巧妙之處。


九萬里風


歷史記載是有個類似的人物,但沒有這麼神機妙算。伴君如伴虎的道理,鄔思道肯定是清楚的。因為他掌握了雍正潛邸時期太多太多的機密,雍正又是一個心胸狹隘,容易多想的君主,他也肯定想過殺掉鄔。但是鄔思道採取了若即若離的方式離開雍正,保全了自己。這裡面都是一些人精。


90後地質工程師


雍正王朝中的鄔思道確有其人。正史有記載。雍正想害死他,源於鄔思道做過胤禛的謀士,清楚“九子奪嫡”的內幕,其中的胤禛無疑有為人不齒的細節。鄔思道的思維邏輯是正確的。深知“鳥盡弓藏”的道理,敬而遠之雍正帝,得以全身而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