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博士自殺,讓人心痛,你怎麼看?

彩票神算王


中科大博士劉春楊同學自殺,這是在一個令人傷痛的事情。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這個社會,有時候,殘酷的程度不是一些衣食無憂的鍵盤俠所能想到的。

我們常常以為的歲月靜好,何時何地不是驚心動魄?我們總覺得別人的生活光鮮亮麗,但是永遠不知道他們被黑暗籠罩以後的痛苦。

這個社會,人們被金錢,成功,工作,車房等等太多的物質的東西羈絆住了,我們心靈的荒蕪程度和缺水程度已經到了十分危險的邊緣,生活艱難,競爭激烈,時時刻刻考驗著大部分人,而最讓人感覺無奈的是,很難找到一個出口去釋放這種壓力。

普通人如此,博士也是如此,普通人比較的對象是普通人,而博士的生活圈只能是博士圈,在他那個圈子裡,他的境況讓他感覺自己就是一個失敗者,當然在我們看來他卻是一個很成功的人。

我們不知道博士的苦正如白天不懂夜的黑,除了同情和傷懷以外,沒有別的辦法,生命儘管可貴,但在心靈被黑洞吞噬了以後,活著不過是一副軀殼,這是何等的悲哀啊。

人的一生,外界是我們生活的環境,確實無力改變,即使你曾經是天之驕子,人中龍鳳,時機不到,同樣是一條小毛蟲,而唯有學會讓自己的心時時刻刻不至於乾涸,就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抗打擊能力,鍛鍊自己的生存意志。

博士倒在了曙光來臨的時候,缺的是自己為自己點燃的那心靈的光啊。

惟願世人,少一點苦難,多一些佛系之心,執念太多,人活的就無比沉重。


素心明月


博士也好,碩士也好,本科生也好,同樣面對這畢業壓力和就業壓力,尤其是一名來自農村被家裡人給予厚望的中科大博士,當因為論文問題無法畢業的時候,內心的衝突是巨大的,心理危機也是巨大的,很遺憾他選擇則了自殺,同時感到遺憾的是我們的搞笑,對於壓力的管控和危機的干預是缺失的。

不重視心理危機的國人

很多人也許會說,大學生已經成年了,有什麼心理危機承受不了的,沒有遇到壓力的時候人們都會這麼說,遇到了就不一樣了,其實真正的大學生活中不單單隻一板一眼的學業,只有有輕鬆愜意的業餘生活,同樣有著生活的壓力和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當負面情緒來臨的時候,沒有有效處理的負面情緒,只能給我們帶來無盡的壓力,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甚至嚴重到威脅生命安全。

上海市教委曾經向社會發布2008 年上海高校大學生安全情況通報, 當年上海市高校共19人自殺, 自殺率為3.2/10萬 ; 2009年有所減少,共發生16 起大學生自殺事件,13人死 亡,自殺率 約為2.0/10萬。想想看,上海雖大,但朝氣蓬勃的大學生還有那麼多自殺的例子,究其原因就是精神壓力、負面情緒或者說是沒有度過這次的心理危機。

就好比劉春楊,在如此好的年紀,只是因為承受不來無法如期畢業的壓力而選擇了投河自殺,如果有人提前發現他的情緒變化,給與必要的關心,相信他也會很快度過這次的心理危機的,

我們的大學雖然也有校醫,也有心理輔導老師,但充其量只有象徵性意義,對於真正處於心理危機的學生缺少必要的指導,不具備危機干預能力,甚至忽略遇到心理危機的學生可能產生的嚴重後果。

我們的校園亟待改進的地方

如何面對危機,如何正確度過危機,是需要專業的輔導的,這一點其實很多的大學教師都可以做到,而且我們的精神衛生工作者也可以有組織的到我們的中小學和高笑進行健康教育,教授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的學生們在面對危機的時候瞭解正確的解決辦法,而不是一味的承受和忍耐。

我們的優秀學子,沒有對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卻倒在了勝利的前夜,所有人都會認為非常可惜,可就是這麼讓任何人都看來不值得的事情,卻成為了劉博士的終章。

千萬不要忽視我們的負面情緒,更不要忽視心理危機的干預,世界上沒有過不去的坎,但這話只有過來人才會說起。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有疑問可以私信留言。


我說精神


我研究生同寢室的同學,

現在已經是副教授了,最近還跑英國去了,做訪問學者。

他現在的狀態非常好,收入不低,每星期上幾節課,剩下時間自己搞研究,承擔了國家級課題,發表了頂級期刊,做著自己喜歡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但是,我還記得,當初他讀博士的時候。

  • 那時候沒有收入,只有補貼。

  • 老婆已經工作了,在銀行上班,異地呀。

  • 論文壓力山大,各種考核指標。

  • 導師又在催著做事,根本沒多少時間。

  • 本身也是農村出身,沒有多少背後的支持。

  • 學業壓力、情感壓力、家庭壓力……

後來他博士畢業,興沖沖地告訴我了。

而且,還出版了幾本書,我真的由衷地高興。

到了現在,當然,情形已經很好了,而且,在可預期的將來,會越來越好。

我是很理解自殺者的心理的:

  • 一直以來成就都是拔尖,對自己有很高的期望和要求;

  • 可能承擔著來自於家庭和社會的多重壓力;

  • 經濟方面不寬裕,情感方面比較孤獨;

  • 學業和科研壓力也繁重,甚至遇到不好的導師更揪心;

時間長了,是人都容易抑鬱。

而且,越是聰明的人,一旦鑽了牛角尖,就越是不容易走出來。

所以,最後悲劇發生了。

但是,我想說的是,風雨過後總會現彩虹的。

就如我那個室友,讀博的時候也是面臨很大的壓力。

但是,最終走出來了,有了很不錯的前途和生活。


各位博士朋友,你們已經足夠優秀了,不要有完美主義;啥時候累了就歇歇,歇完繼續努力加油;總會走出來的,鳳凰涅槃之後就是更精彩的人生。


馮起升


最近經常有博士自殺的新聞,我們來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第一:博士導師真有那麼大的權力嗎?西安交大博士自殺直指導師對他非人的控制,需要其幫助處理除學術上的很多生活上的事務。也有很多博士吐槽說導師如何對自己苛刻,幫導師做了多少工作,成了導師免費工人,得罪導師就別想畢業,多拖一年博士畢業就可以多免費使用一年。我們不否認有的博士導師的人品不行。

第二:博士畢業真的很難嗎?據說博士能夠正常畢業的人數比例不高,大多要推遲畢業。作為博士生來說,壓力大是肯定的,一方面自己年紀大了,還沒有什麼收入,有的還可能要養家餬口,而畢業論文卻遲遲難以定稿,畢業答辯又要推遲,所以博士生亞歷山大也是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第三:博士為何抗壓能力不行呢?說實話,更讀到博士的都是高材生,應該是從小差不多是學霸,是人們誇獎的對象,受的挫折較少。所以人的一生如果多經歷一些挫折,也許內心會更強大,會更堅強。

總結一下,他們的共同點就是,畢業難,就業難,心理關更難。不管怎麼說,我們還是希望這種事不要再出現,這種高材生之死是其家庭的損失,讀到博士了,父母給自己投入了多少心血,而你這樣結束自己的生命是不是不忠不孝。再說退一萬步說,就是博士畢不了業,不是還有一個碩士學位嗎?也是國家的損失。希望我們的高學歷人才珍惜生命,你的生命不屬於你個人,是屬於你的家庭和國家的,請不要隨意放棄。

想不開,工作的期望值太高,退一步海闊天空,博士畢不了業,其碼還是碩士,碩士畢不了業,其碼還是本科,找不到博士的工作就找碩士的工作,找不到碩士的工作就找本科的工作,只要活著,暫時的苟且說不定就是你今後成功路上的動力呢。記得有位博士找不到工作,然後就隱藏學歷說自己是本科畢業的,很快找到工作,後來做得很好。壓力從來都是自己給自己的壓力最大,一定要學會不斷釋放壓力,才能好好地活下去!

以上是我的看法,你們覺得是這樣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如果你感覺回答不錯,請給個點贊哦,謝謝!


彩頭哥商業方案


中科大博士自殺 讓人心痛 官方且正面回答就是令人惋惜。

我說一下我的小故事吧。也希望有學識的人解答一下我。

我985高校畢業,學位本科。06年畢業,當時還不興考研。所以也就選了個工作,正常上班。在北京工作,壓力很大。而且是搞軟件開發的,沒日沒夜的加班,也很累。

而我父母呢,天天催著結婚。我那時候哪有時間談戀愛呢,一門心思的搞軟件,上面領導天天催,似乎你二十四小時全部拿出來工作都不夠。

後來實在被逼的沒辦法,回老家了。一個小縣城,經濟環境一般,礦產資源城市很少用到軟件開發這塊,城市裡工作基本都是銷售為主,而且就算幹內勤和維護,也給你定銷售任務,而我不擅長銷售也討厭銷售、於是就開個彩票店。

彩票店經營了大半年,客源穩定,準備請個人,而我當時是這樣想的。我一個大學畢業的本科生,我天天圍著彩票轉不是個事,我應該走出去。對於這樣一個還沒轉型的城市,機會肯定很多,但是當我說要請人管理彩票店的時候,家裡人就開始反對了,問我幹嘛去呢?

我說我能幹嘛去呢?我天天在彩票店,什麼都幹不了。眼界就那麼寬。然後他們就說我懶,能維持個溫飽就想請人不去店裡了。我是真不知道他們怎麼想的。

也許我表達有問題 沒描述到重點。總之就是我父母什麼都要做主,也見不得你閒著,還要天天能看到你管住你。在北京的時候 我加班 從來不問我會不會把身體累壞了 開彩票店的時候直接一盆冷水潑下來 說我連電費都掙不到。

其實我有文化 我也知道自己毛病在哪裡 但是就是有時候也看不開 為什麼什麼都想管著我 貶低我 看不起我呢?

總拿我和別人比 關鍵別人也不比我優秀啊。

我覺得自殺對一個來說 再正常不過了。每個人的底線一旦被擊破 自殺傾向就會來 而對於高學歷高文化的人來說 情商低的人不在少數。


冷宇落飛星


看到後感覺真的很痛心,好好的一個人都這樣沒有了!

這個事例讓我想起了我的高三生活,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要求自己學習要拔尖,要掌握每個知識點,這個要求本身就太高,剛開始學的內容少,還能掌握,慢慢隨著各科知識點的增多,就達不到我剛開始的要求了,然後我就苦悶,心情不好,整天鬱鬱寡歡,成績落後一大截!後來和老師交流,老師開導我說作業多做不完是正常的,高三不會有你做完的作業,也告訴我你不可能每個知識點都會,你要都會了就不要老師了,我感覺老師說的有道理,因為我定的目標就超過了我的能力,完不成目標很正常!後來髮捲子太多發就知道做不完乾脆就扔了,對自己要求降低,心態也好了,成績也上去了!

所以要有良好的心態!

不要做完美主義者!我能想象出來這個博士在自殺前很長一段時間有多麼痛苦,這樣的孩子自我價值認同感較低,明明已經很優秀了,但是還是達不到自己的標準,然後就苦悶,抑鬱!抑鬱症是精神疾病,需要藥物治療,家人和老師可能沒發現,然後他也沒告訴別人,就這樣苦苦撐著病情越來越嚴重導致自殺!這個事例警示我們不要做完美主義者,凡事不可要求過高,要和自己的能力標準想匹配!

要專注於問題解決!博士論文通過無望就找出問題所在,請教老師或同學,在重新整理思路,努力解決問題,那肯定是能通過的啊!有的時候是我們把事情想象的過於困難了,誇大了事情的負面影響,事實上情況根本沒那麼糟糕。如果整天想的是糟糕的後果,而不是如何解決問題,那肯定是要出問題的!這個事例也警示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遇見問題了就解決問題,專注於問題解決!

珍愛生命,開心的活!



優雅研學


真的是感同身受,在讀博士期間,已經看過好幾起類似事件,真的很心痛。

1 讀博士真的需要勇氣,讀博期間更需要強大的內心;需要遇到好的導師;需要能繼續下去的、並且不錯的課題;需要家人的支持;也需要承受別人的指指點點……這些是真的需要的。

道理大家都會說,可是隻有經歷了,才知道其中的苦楚與艱辛。。。

2 我們實驗室延期比較嚴重,沒辦法,都是為了發好的文章。實驗室的一個師姐,碩博一共讀了8年多,在我們宿舍借宿了兩個月左右吧(延期的學校不給地方住),見她哭了好幾次,最動容的一次是她文章接受的晚上,激動的跟我說:師妹,我的文章接受了,眼淚就嘩嘩的下來了,接著是給她父母打電話,給她男朋友打電話,真的是喜極而泣……

我是14年讀的博士,19年月初拿到的學位,相比較實驗室其他人無疑還是幸運的。最主要有好的老師帶實驗,有陪我的夥伴,有朋友的鼓勵,有家人的支持,也要感謝自己沒有被困難壓倒,堅持下來…雖然畢業之後的工資不滿意,可是也沒有辦法,自己選擇的專業沒有退路。

3 也有不少畢業比較順利的博士,進入高校當老師的。希望即將讀博士的同學們有正確的認識和定位,多做功課,多瞭解聯繫的導師和實驗室。

最後希望每個博士都能遇到好的課題,好的導師,順順利利畢業。。。



呱一呱


哎!先長嘆一聲。

這位是走了,但是有多少博士正在煎熬呢!雖然我目前已經畢業,但是也有那麼個曾經。

那是博士剛入學,前半年也要課程學習,但更多的時間是在實驗室。而由於做的第一個課題在技術難度上始終突破不了,每次嚮導師彙報研究進展時沮喪無比。幾次彙報後繼續做實驗的動力完全喪失,那段時間實驗完全沒有進展,所以私下在實驗室以及宿舍多次在大腦裡迴響著一個念頭“博士不讀算了吧”。可能導師覺察到我的消極情緒後,再根據實際情況,找我談了一次話而後就換了一個課題,隨後相對順利的完成了學位論文。

我的情況是比較早出現而導師又及時換題,所以皆大歡喜。而我的一位博士同學則沒這麼幸運。他比我年紀大,是一位很開朗的哥們,常臥談時分享他以前是如何在艱苦的歲月樂觀面對的。然而到了博二後他就開始明顯的變了,不僅不臥談風生了,常常半夜就醒了坐在床上嘆息。有次半夜準備去衛生間一睜眼發現有個半人高的身形下我一跳,那時才知道他的論文進展情況。然而到博三他的論文都沒太好進展,所以他能堅持下來就不錯了。可想而知他被延期了!而目前實驗室正有一位師妹快五年了,也偶爾會看到她因進展不順而哭。

一個正兒八經的博士不是那麼容易順利畢業拿到雙證,有些人畢業後只有畢業證,有些則是畢業幾年後才能拿到學位證。所以,都是淚啊。為畢業流淚,畢業後的工資待遇再次流淚,尤其是學生物的。哎


柳小慶


我小時候沒有自殺一說,大家都很努力的活著。

小時候在雲南農村,家裡只靠爸爸一個人工資,媽媽一天打三份工,沒人管我和我哥,從2歲起上幼兒園,就是我哥來接我,回家家裡還沒人我們自己也沒鑰匙,就坐門邊等爸媽回來,鄰居叫我們去他們家玩從來不去都是坐門口等,媽媽回來後,都是開門我們就開始寫作業,不讓他操心。那個時候吃也是吃不飽的,對美食的渴望無比強。

長大後遇到很多事,讀書只讀了大專,出來工作被老員工欺負罵哭,跟人合夥開店被騙10幾萬,想著錢嘛,總是能再掙回來的。

現在還自己一個人目前也失業中,感覺會孤獨終老,但是從沒想過自殺,每天努力 的活著,想各種辦法掙 今天的生活費,覺得希望就在明天。

對於這個博士,我覺得沒什麼好心痛的,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他不過換了種方式而已,既然選了就要為自己的選擇所負責。


妹姐說事


自殺在不同的年齡段都存在。這個問題之所以讓我們“眼前一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對博士或類似的高學歷人群存在刻板印象,覺得能讀博士的人智商都挺高的,應該比普通人更能想明白事情,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強,覺得他們不容易心理有問題。但高學歷不等於高情商,不等於高耐挫力,更不等於良好的心理彈性。

人都有七情六慾,不會因為學歷高就免俗。博士也需要面對工作,生活,情感,婚姻的種種問題。如何與自己相處,與他人相處,與這個世界相處,是所有人都需要面對的問題,不會因為學歷,財富,地位,權利而有所不同。活的舒坦的人大多能處理好這三個問題。但有智商並不一定能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這更需要智慧,而不是智商。

與這個問題類似,我們常常會認為月入十萬萬的人應該比月入一萬的人快樂,煩惱更少,馬雲財務自由了應該比我們所有人都快樂。可是連馬雲自己都說最快樂的是月入兩萬。簡而言之,每個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會遇到這個階段需要面對和解決的人生課題。一個需要的滿足常常意味著更高層次需要的滿足。

扯遠了,回到話題,中科大博士自殺,一方面是他們的博士光環給人造成了高智商也高情商的印象,讓人忽略了他們的心理健康需求,另一方面是他人以及很多人都缺乏心理健康意識,不會主動尋求幫助而選擇了極端的方式去解決問題,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