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說起中國驚險的道路,國道318絕對榜上有名,尤其是怒江72拐,更是成了318的標誌路段。不過,在遙遠的帕米爾高原之上,有一條道路卻豔壓怒江72道拐,光看看照片,就已經讓人心驚膽戰!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目前,《走吧有約》訪談嘉賓@戰空空已走過盤龍古道,其遊記一經發布就火爆網絡,令人稱讚。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走吧網首屆環駕中國邊境線夢之旅”的勇士們前天也剛剛在盤龍古道大呼過癮!

100餘個彎道在帕米爾荒涼的山谷之中蜿蜒而過,黑色的柏油路面猶如一條巨蛇,堪稱真正的高原天路。

其實在南疆,還有太多驚豔眾人的道路,令自駕者神往!

塔沙古道,即將消失的秘境古道

塔莎古道,塔什庫爾幹縣到莎車縣的一條道路,早在千年以前,它便是唐玄奘取經迴歸所經之路,這是一條至今都很少人敢走的南疆密境。時至今日,行車塔莎公路也絕非易事,大部分路段甚至都不能稱其為公路,砂石遍佈顛簸的難以前行,很難想象當年的玄奘是如何以人畜之力從這裡穿越到莎車古國。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柏油路只修了前面不到20公里,後面200多公里全是顛簸的土路。這一路,盤山、過橋、甚至從懸崖上穿行而過,險峻程度堪比318、219 、317、丙察察線。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這條路的魅力在於,有時彷彿像進入了世外桃源,有時方圓百里蒼涼孤寂。這一路有美麗的塔什庫爾幹河、葉爾羌河,而河谷有杏樹,美麗的杏花村。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可是,這條路可能在不久的將來不復存在,因為途中多處地點有水庫修建,水庫修好面臨淹沒的命運(當地政府已經開始組織大規模的村莊遷移,沿途隨處可見遷移的標語)。

喀喇崑崙公路一路心跳加速,驚歎美景

連接喀什市與塔縣的公路,就是著名的中巴友誼之路——喀喇崑崙公路(G314)。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這條帕米爾高原上的天路,就像新疆的許多公路那樣,很險很虐,但也美到讓人直想出發。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行駛在喀喇崑崙公路上,這一路,你將穿越美麗的帕米爾高原, 路過“紅色的巨大雕塑” 奧依塔克紅山,碧波盪漾的白沙湖,途經“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從澄澈的喀拉庫勒湖畔穿行而過,邂逅美麗的阿拉爾金草灘,遇見絲綢之路上的失落石頭城……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令旅行者更為振奮的是,盤龍古道、塔沙古道、喀喇崑崙公路,這3條深藏帕米爾的雲端天路,竟然都通向同一個地方,被稱為“最後的西域”的喀什!

喀什,最後的西域活著的古城

在漫長的時光長河中,樓蘭消失了,羅布泊乾涸了,但喀什這座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西緣的城市,這座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卻完好地保留了千年風雨滄桑的記憶。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喀什,算得上是中國最具異域風情的地方了!這裡有座魅力十足的喀什老城;這裡有中國唯一的白人小城,美女如雲;這裡有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村莊,遺世獨立;還你平時接觸不到的濃郁民族風情!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電影《追風箏的孩子》在取景時發現,整個中亞都遍尋不著的伊斯蘭風情都完好地保存在了喀什的街巷中。這些老街古巷,大都還保留著400年前的樣子,破舊而殘敗,卻充滿著活力。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喀什古城的高臺民居,迷宮一般的社群聚落!老街、老房子,老居民,是喀什老城的靈魂所在。到了這裡,西域風光盡收眼底。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高昌(吐魯番)、阿耆尼國(焉耆)、屈支國(庫車)、跋逯迦國(阿克蘇)、凌山、大清池(伊塞克湖),這一個個古老的地名,都陳列在南疆的土地上。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歲月流逝,滄海桑田,這一段傳奇,依舊飄揚在那千年不散的風沙中。2種風情現代文明與傳統堅守之間的碰撞與融合,古老的西域風情在此依然延續,彷彿穿越時光,來到了往日絲路深處。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十二木卡姆、鷹笛、鷹舞,那隻存於史書之中的文化剪影,將真實而震撼地展現在你面前。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3條天路盤龍古道猶如巨龍騰躍山巔;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戰空空塔沙古道極限穿越探索世外桃源;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喀喇崑崙公路穿梭於雲端。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4種風景雪山慕士塔格峰,是帕米爾高原上最迷人的景色。紅褐色的山川覆蓋著皚皚白雪,雄踞崑崙之首。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那裡有朝聖者的信仰,保佑著世世代代的柯爾克孜族人民。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它是壯美的,卻又帶著一絲溫柔的氣息。始終呈現銀色的山頭映襯著秀美的喀拉庫勒湖,美得就像一個意外,這裡的美色已足以令人驚豔。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如仙境一般的美妙湖泊

卡拉庫裡湖地處帕米爾高原東部的幕士塔格冰山腳下,它在群山環抱之中,景色美得仿若天上的瑤池,令人沉醉。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湖畔水草豐美,常有柯爾克孜牧民在此駐牧。遇到晴朗的天氣,碧水倒映銀峰,湖光山色渾為一體,更使人迷戀。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白沙湖,水天一色,純淨至極

這是一個水草豐美的淺水湖,清澈的湖水連著幾座白色的沙丘,在陽光照耀下泛著金屬的質感覺。這裡擁有最純粹的大自然,最乾淨的天,最清澈的湖。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清澈的湖水映著白色沙山和遠處雪山的倒影,上下一色,亦幻亦真。尤其那一汪面積44平方公里的湖水在日光下變換著不同的顏色,淺綠、碧綠、淺藍....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可以沿著環湖公路慢慢自駕,銀色沙丘綿延展開,細沙潔白柔和,一派素潔面貌。公路與白沙山、藍天、白沙和牛羊的倒影成為了經典的西部風光。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塔克拉瑪干沙漠

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沙漠,在世界各大沙漠中,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最神秘、最具有誘惑力的一個。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在這裡馳騁,猶如穿梭於地獄之中,偶爾遇見沙漠綠洲,體驗孤獨與希望交替的狂野體驗。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蓋孜峽谷

蓋孜大峽谷,古書上稱之為劍末谷,是中巴友誼公路的必經之地,也是前往帕米爾高原的第一站。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蓋孜峽谷中怪石嶙峋,奇峰陡壁,最為奇特的是,這裡的山體崖壁大多呈現出五顏六色,或赭紅、或青綠、或鐵灰,或桔黃,鮮豔奪目的顏色五彩紛呈。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澤普金胡楊林

如果你問我最美的秋天在哪裡?我會告訴你最美的秋天在這裡:胡楊林。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胡楊林保護區,10月至11月中旬進入一年中最絢麗時節,在塔里木河谷中,塔里木河蜿蜒而過,倒映著胡楊最熱烈的英姿。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深秋時節,金色胡楊把塔里木河兩岸妝點得如詩如畫、燦爛輝煌。大片的胡楊呈現出醉人的金黃色,遊人行走在林間,猶如置身於童話世界。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N種非遺文化刀郎文化

當你走進南疆,你將觀賞到最古老的刀郎文化,在這裡,人人都是藝術家,村民畫家們傳承著古老的記憶,讓歷史在畫作中代代流傳。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十二卡姆

古老的十二木卡姆,融合音樂、文學、舞蹈、戲劇於一體,震撼人心,堪稱南疆的“意大利歌劇”。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帕普孜

現代曲棍球鼻祖,刀郎人的曲棍球,三五人,七八人,農民的體育活動,少了許多競技的色彩,多了一份平和快樂的生活態度。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帕普孜表演、撒哈爾迪(高空鞦韆)表演、十二木卡姆、鷹笛、鷹舞、刀郎麥西萊普……來到南疆,你將見到最真實的西域風情,讓人震撼不已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南疆不只有風情,它有著太多值得挖掘的秘境,也有著太多讓人一再駐留的風景。

來源/南疆人文自駕


帕米爾高原的3條天險道路,100道彎豔壓怒江72拐,通向最後的西域

申明:本文內容文字及圖片來源於網絡,旨在分享與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聯繫,以便作出及時刪除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