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充嗣慎理饑民: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李充嗣慎理饑民: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李充嗣,字士修,內江人。明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初授戶部主事。正德九年,因“治行卓異”升右副都御史,巡撫河南。

當李充嗣來到河南任上的時候,由於河南又遇災荒,上萬災民從四面八方彙集而來。面對眾多的災民,開封府官員準備把他們驅趕回去,使他們到本縣去接受救濟。而李充嗣認為這樣做不妥,他說:“這些饑民已經餓到支撐不起來的程度,怎麼能讓他們爬回本縣?過去有人說過,設粥來賑濟饑民不是好辦法,硬把他們驅趕走,讓他們餓死於路上,我實在不忍心,也不能這樣做。”

李充嗣的話很有道理,而且充滿了人情味。但是,開封府的一些官員聽了李充嗣的話,卻直撇嘴,認為李充嗣不過是賣弄,有些人巴望著看他的笑話!

救災如救火,飢餓的災民吃不上飯,隨時都有被餓死的危險。救濟饑民,刻不容緩。李充嗣想到這裡,立刻召集官員,很快做出了具體安排。

李充嗣命令在四個城門附近即刻設置幾十口大鍋,並挑選勤快能幹的吏員負責,每天熬粥供給這些饑民吃。“就這個辦法?”在一邊瞧熱鬧的官員背地裡嘀咕,以為李充嗣也不過是“耗子尾巴上長瘡——能水不大”。風涼話刮到李充嗣的耳朵裡,他只是付諸一笑,因為他很清楚像這樣的話不聽也罷。

可是,10天過去,一些喝了粥的年輕力壯人的體力逐漸得到了恢復,李充嗣心裡有底了,以為應該實施他的第二步措施了。

李充嗣慎理饑民: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李充嗣在舍粥官員中挑選表現好的,負責給先返鄉的青壯年發放糧食。李充嗣知道,這時給老百姓發糧食,比發放金子還要重要,因此,必須選擇最忠實可靠的人去做,才能確保萬無一失,使真正的災民得到足夠返鄉的糧食,以免在路上餓死。

給返鄉的災民發放口糧的工作緊張有序地進行,說風涼話的官員,又傳出了新的說法,舍粥自然是善事,可是,舍到何年何月是個頭呢?得到糧食的災民是被打發回家了,可是,那些老弱病殘的饑民,卻一時不肯離去。那風涼話的源頭,就在這裡。李充嗣對於這些閒言碎語,並不覺得異樣,因為他懂得,工作只有做徹底,才能使那些講怪話的人徹底閉嘴。

李充嗣告誡負責舍粥的官員,切不可懈怠,要繼續做好舍粥工作。又過了一個月多,那些老弱病殘的災民,也能自如走動了,李充嗣才把他們遣送回家。由於李充嗣採取了得力的救濟措施,使數以萬計的饑民獲得了新生。

在突發事件到來的時候,李充嗣鎮定自若,頂住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從實際出發,從窮苦老百姓的利益出發,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使救濟饑民的工作得以順利進行。李充嗣的做法,對於今天的人們說來,仍有一定的啟發與教益。

李充嗣的報國之心與憂民之情常常溢於言表。他在《遊洪山》一詩中寫道:“一雨清涼萬物新,省耕隨地踏芳春。明時愧我叨民牧,尚有飢寒灑淚人。”即使是遊山賞水,也不能忘懷於自己作為地方長官的職責,為屬地還有“飢寒灑淚人”而感到深深的愧疚。

李充嗣慎理饑民: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早時,它曾任隨州知州,備受百姓愛戴,在他離開隨州八年之後,隨州人仍念念不忘,立碑紀念;50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仍可從“夜光池、“白雲書院”“歲豐橋”等隨州城的一個個歷史遺蹟中,感受到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功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