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充嗣慎理饥民: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李充嗣慎理饥民: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李充嗣,字士修,内江人。明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初授户部主事。正德九年,因“治行卓异”升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

当李充嗣来到河南任上的时候,由于河南又遇灾荒,上万灾民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面对众多的灾民,开封府官员准备把他们驱赶回去,使他们到本县去接受救济。而李充嗣认为这样做不妥,他说:“这些饥民已经饿到支撑不起来的程度,怎么能让他们爬回本县?过去有人说过,设粥来赈济饥民不是好办法,硬把他们驱赶走,让他们饿死于路上,我实在不忍心,也不能这样做。”

李充嗣的话很有道理,而且充满了人情味。但是,开封府的一些官员听了李充嗣的话,却直撇嘴,认为李充嗣不过是卖弄,有些人巴望着看他的笑话!

救灾如救火,饥饿的灾民吃不上饭,随时都有被饿死的危险。救济饥民,刻不容缓。李充嗣想到这里,立刻召集官员,很快做出了具体安排。

李充嗣命令在四个城门附近即刻设置几十口大锅,并挑选勤快能干的吏员负责,每天熬粥供给这些饥民吃。“就这个办法?”在一边瞧热闹的官员背地里嘀咕,以为李充嗣也不过是“耗子尾巴上长疮——能水不大”。风凉话刮到李充嗣的耳朵里,他只是付诸一笑,因为他很清楚像这样的话不听也罢。

可是,10天过去,一些喝了粥的年轻力壮人的体力逐渐得到了恢复,李充嗣心里有底了,以为应该实施他的第二步措施了。

李充嗣慎理饥民: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李充嗣在舍粥官员中挑选表现好的,负责给先返乡的青壮年发放粮食。李充嗣知道,这时给老百姓发粮食,比发放金子还要重要,因此,必须选择最忠实可靠的人去做,才能确保万无一失,使真正的灾民得到足够返乡的粮食,以免在路上饿死。

给返乡的灾民发放口粮的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说风凉话的官员,又传出了新的说法,舍粥自然是善事,可是,舍到何年何月是个头呢?得到粮食的灾民是被打发回家了,可是,那些老弱病残的饥民,却一时不肯离去。那风凉话的源头,就在这里。李充嗣对于这些闲言碎语,并不觉得异样,因为他懂得,工作只有做彻底,才能使那些讲怪话的人彻底闭嘴。

李充嗣告诫负责舍粥的官员,切不可懈怠,要继续做好舍粥工作。又过了一个月多,那些老弱病残的灾民,也能自如走动了,李充嗣才把他们遣送回家。由于李充嗣采取了得力的救济措施,使数以万计的饥民获得了新生。

在突发事件到来的时候,李充嗣镇定自若,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从实际出发,从穷苦老百姓的利益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救济饥民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李充嗣的做法,对于今天的人们说来,仍有一定的启发与教益。

李充嗣的报国之心与忧民之情常常溢于言表。他在《游洪山》一诗中写道:“一雨清凉万物新,省耕随地踏芳春。明时愧我叨民牧,尚有饥寒洒泪人。”即使是游山赏水,也不能忘怀于自己作为地方长官的职责,为属地还有“饥寒洒泪人”而感到深深的愧疚。

李充嗣慎理饥民: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早时,它曾任随州知州,备受百姓爱戴,在他离开随州八年之后,随州人仍念念不忘,立碑纪念;5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可从“夜光池、“白云书院”“岁丰桥”等随州城的一个个历史遗迹中,感受到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功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