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隊伍輸出位置的射手與法師,為何在現版本中地位天差地別?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在王者榮耀中,一個完美陣容的組成,前排、輔助、輸出必不可少,而再細化區分,輸出位置中法師與射手又缺一不可,法師與射手共同承擔著隊伍的遠程物理輸出與遠程法術輸出,如果一方面缺失,敵方隊伍前排在裝備方面可以無所顧忌,疊加單一方面的防禦力(物理防禦力與法術防禦力)就可以直接剋制隊伍的輸出位,造成隊伍輸出乏力的現象。

同為隊伍輸出位置的射手與法師,為何在現版本中地位天差地別?

按道理說,作為隊伍中的兩大核心輸出的法師與射手作用與地位本該相同,但是在峽谷現階段來看,法師與射手的地位天差地別,法師甚至被玩家直接戲稱為中單工具人!

本篇文章結構

第一:法師的定義以及陣容劃分

第二:射手的定義以及陣容劃分

第三:射手強度超標的原因之一分路環境

第四:法師的某些特色已經被射手佔據

第五:召喚師技能不平衡現象

法師的定義以及陣容劃分

法師(APC)主要依靠技能打傷害,一般還具有一定的控制,前期依靠技能的基礎傷害就有一定戰鬥力,隨著後期裝備的加成,爆發性會大大增強。但是由於法師通常需要靠技能打出傷害,加上技能CD的影響,其輸出能力會有短暫的脫節,如果技能操作失誤,對於法師來說將是致命的存在。尤其是處於技能空白期被敵方戰士突進,缺少保命技能的法師只能任人宰割。

王者榮耀中法師分為幾種

第一:爆發流,例如:王昭君、安琪拉、高漸離、嬴政,干將莫邪等。

第二:控制流,例如:張良、墨子、弈星、鍾馗等。

第三:法刺流,例如:貂蟬、元歌、不知火舞、上官婉兒等。

同為隊伍輸出位置的射手與法師,為何在現版本中地位天差地別?

不管是爆發流、控制流還是法刺流,大多數法師的傷害全部是群體傷害,而且具有很高的爆發性。

注:一些擁有法術傷害的輔助不在考慮範圍,法師的傷害依靠技能的法術攻擊力加成,而像莊周、孫臏、鬼谷子等技能的法術加成比例太低,不具備法師的特性。

射手的定義以及陣容劃分

射手(ADC)的傷害依靠普攻持續輸出,一般需要較長時間的發育,積累足夠裝備支撐自己的攻擊力、攻速和暴擊等屬性,是後期的主要輸出。一般來說,射手屬於單體輸出,而且是普攻為主,技能為輔,比較依賴攻擊速度,傷害具有持續性,沒有輸出脫節現象,是隊伍後期的收割者以及推塔的主力。

王者榮耀中射手分為幾種

第一:攻速流,其代表英雄后羿、魯班、狄仁傑等。

第二:暴擊流,其代表英雄孫尚香、黃忠、伽羅等。

第三:偏向於刺客打法,成吉思汗,虞姬。

同為隊伍輸出位置的射手與法師,為何在現版本中地位天差地別?

射手前期基礎攻擊力與攻擊速度偏低,依靠普攻傷害的射手無法傷害最大化,所以射手的發力期是在遊戲中期,而且射手傷害持續力高,團戰中基本沒有輸出空白期。

射手與法師的輸出特性不同,各有優勢,法師擁有群體傷害與爆發,射手擁有單體傷害與持續,共同構成了隊伍的輸出核心,本該在團隊中地位平等,但是在現階段版本地位卻天差地別。

射手強度超標的原因之一分路環境

射手與法師都需要裝備的加成才能發揮自己的特色,所以發育環境很重要,但是現版本中路與發育路環境大不相同。

在上個版本,發育路的兵線雖然有金幣加成,但是中路兵線天生比雙邊路兵線多(中路距離短,相同時間多一波兵線),中路法師與發育路射手正常情況下從兵線獲取的金幣相同,在中期團戰中,法師與射手擁有平等的輸出能力。

同為隊伍輸出位置的射手與法師,為何在現版本中地位天差地別?

但是在本賽季,對抗路經驗加成讓對抗路戰士可以擁有與打野一樣的發育速度,打野位在前期對對抗路有了忌憚,不敢輕易地襲擊對抗路,而發育路的連體嬰現象(輔助從頭到尾與射手相伴),更是經常讓打野位無功而返,沒有了打野位的頻繁干擾,僅僅是敵我雙方對線的對抗程度,根本不會對雙方發育受到任何影響。

而中路就不同了,力量最薄弱的中路就成為了雙方打野位頻繁襲擊的目標,頻繁的干擾讓雙方中路法師的發育逐漸與整體脫節,在中期團戰中,面對發育優良的對抗路與發育路射手,經濟上的差距就直接讓法師處在了下風。

發育環境是法師與射手地位差距的主演因素之一!

法師的特色已經被射手佔據

法師與射手本來各自擁有自己的特色,爆發與控制是法師的招牌,持續與收割也是射手的看家本領,但是在當今峽谷本該屬於法師的特色,而射手同樣具備。

法師通常的進攻手段是在合適的輸出位置,連續釋放自己的技能,然後在技能空白期遠離戰場,等待技能CD後重新入場,雖然輸出能力有短暫的脫節,但是其爆發傷害高,可以瞬間讓敵方失去戰鬥能力,甚至於秒殺對手。

同為隊伍輸出位置的射手與法師,為何在現版本中地位天差地別?

而最近在峽谷中非絆必選的蒙犽卻擁有與法師一樣的進攻手段,依靠技能傷害的蒙犽其輸出能力爆炸,技能的大範圍傷害與大招的遠距離傷害甚至於超過了法師的爆發力,但是蒙犽卻沒有法師的弊端:

輸出脫節,本身以物理裝備為主的蒙犽,其普攻能力在與敵方對拼中擁有巨大優勢。而處於T0法師的嬴政前一陣甚至於開發出了普攻流,就是模仿了蒙犽的打法。

與蒙犽打法相似的還有馬可波羅、虞姬。

而其它不依靠技能的射手,依靠無盡之刃暴擊屬性的加成,以及射手神裝破曉的穿透,更是讓射手在中期爆發力超標,孫尚香依靠一技能就可以擁有堪比法師的爆發力,后羿、魯班、成吉思汗等英雄在中期依靠無盡之刃與破曉更是直接傷害超標,萬血千防的坦克根本經受不住射手的點殺,爆發不再是法師的專屬。但是法師卻不具備射手的持續輸出能力,這讓為隊伍提供爆發的法師直接可以被射手替代。

破曉裝備的超標,讓擁有上千物理防禦的坦克在射手面前成為了擺設,而且破曉的屬性與現今射手需要的屬性重合,合成平臺,不拖節奏。

而法師面對僅僅擁有魔女斗篷的坦克卻無能為力,僅僅一件魔女斗篷就讓法師的一半傷害被直接抵消。

召喚師技能不平衡現象

召喚師技能選擇方面,法師只有選擇閃現增強自保能力。而射手選擇卻頗多,閃現、淨化、狂暴、暈眩(馬可波羅)。

本賽季狂暴的改版,其實官方的初衷是為了讓射手與法師共同增強輸出能力,但是狂暴的特性在法師陣容中很難契合,除了貂蟬、諸葛亮等特性英雄(技能減CD機制),別的法師很難發揮狂暴的威力,輸出有空白期的法師在7秒狂暴時間內只能發揮一次進攻機會,而且吸血的加成對於爆發法師而言,用處不是特別大。而射手不同,狂暴的所有特點都像是為射手量身定做,韌性與吸血賦予了射手更強的站擼能力,非常適合射手的持續輸出定位。

同為隊伍輸出位置的射手與法師,為何在現版本中地位天差地別?

還有弱化的改版,上個版本的弱化免傷是對單體有效,對於射手有一定的剋制作用,對法師的群體傷害干擾性不是太大。而本賽季弱化直接增加了免傷範圍光環,這讓以群體傷害為優勢的法師輸出能力大打折扣,本來輸出已經跟不上峽谷節奏的法師更是“雪上加霜”。

結束語

在如今峽谷,中單法師與射手地位天差地別,射手從頭到尾擁有輔助的保駕護航,而法師前期要獨自一人面對打野的干擾,而且還要承擔支援雙分路的重任,發育環境堪憂,作為十分依靠裝備的輸出位,中單法師明顯跟不上隊伍節奏,再加上射手位的“鳩佔鵲巢”,法師的存在感越來越低,與射手的地位差別也越來越大,逐漸造成了法師淪為中單工具人的現象。

圖片桃夭之華製作

桃夭之華作品,抄襲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