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公山上一捆柴

趙公山的傳說 楊繼忠

民謠曰: 趙公山上一捆柴,

趙煜降妖不回來,

飛昇白馬今猶在,

迎仙橋上望青苔。

趙公山上一捆柴

青城山旁邊的趙公山,海拔2600多米,比青城山高多了,時常雲霧繚繞,神秘莫測。趙公山上,有一種奇特的植被景觀,叫做“一捆柴”。“一捆柴”是由幾捆樹擁抱扭合,互相滲透,長成連體,直徑大約一米,遠看象一棵大樹的主幹,近看,才知是幾十棵小樹組成。“一捆柴”枝繁葉茂,在組合樹幹的腰上,還有橫纏在樹幹上的幾根藤條,活像捆得巴巴適適的一捆丫丫柴。“一捆柴”來歷如何呢?民間傳說:古時候,都江堰河中有一條孽龍,興風作浪,危害人民。二郎神趙煜入水擒龍,那龍鬥不過,搖身一變,變作一頭蒼牛,逃往都江堰西側的大面山下。突然,蒼牛發現眼前有一行長長的青草,大喜,便快步衝上前去,大吃青草以解飢渴。牛妖沿著青草蜿蜒,邊吃邊行,不覺跟著青草,來到山中盆地,那牛妖突然醒悟,說:不對頭,不對頭!這青草怎麼只有一行?分明是勾引我進入二朗神的埋伏圈嘛!想到這裡,牛妖回頭便逃,但見後路上早已被柴捆子佈滿。二朗神及眾鄉親點燃柴捆,大火熊熊,將牛妖嚇得四下亂竄。二朗神趙煜健步前上,捉住牛角一扭,將牛妖降服。牛妖求饒道:二朗神爺爺,饒了我吧!我再也不危害百姓了!二朗神笑道:想當年大禹治水之時,將你擒獲,你也曾作出承諾,說什麼以後再也不危害百姓,大禹將你放了,你卻變本加厲地殘害人民。今天你既被吾神擒獲,定要處死。言畢用三尖兩刃刀殺死蒼牛,化做臥牛山,又抽刀剖出牛心,拋於牛屁股後面,化作牛心山。從此以後,灌口人民將大面山改名趙公山,以紀念趙煜。趙煜見人間太黑暗,乃看破紅塵,隱入趙公山深處。後來,有人看見趙煜白日騎白馬飛昇,在趙公山上升天,乃將其地改為白馬村[原玉堂公社白馬大隊,今復舊名為玉堂鎮白馬村]。

趙公山上一捆柴

臥牛山.牛心山.趙公山,如今都是著名景點,風景十分美妙。趙公山上的“一捆柴”,就是當年趙煜擒牛妖留下的遺蹟。大火熄滅後,沒燒完的“一捆柴”,又枯木逢春,茁壯成長起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