魑魅魍魎的典故是什麼?有誰知道它們四個的區別嗎?

在人間rjn


最早記載“魑魅魍魎”這個詞語的文獻是《左傳》。《春秋左氏傳·宣公三年》有一段歷史是這麼說的:【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於雒,觀兵於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

文中的“螭魅罔兩”就是如今的“魑魅魍魎”,雖然四個字中有三個不一樣,但是意思完全相同。並且,到了東漢時期,“罔兩”兩個字就增加了鬼邊偏旁了。

魑魅魍魎與鬼有關,說明這四個生物的邪惡。按照民間傳說的觀點,“魑魅”和“魍魎”是上古時代黃帝與蚩尤大戰之時請來的鬼怪救兵,“魑魅”就是成精的屎殼郎,而“魍魎”是成精的蜘蛛。當然,這是民間傳說。

魑,古代傳說中山澤的鬼怪。《左傳文公十八年》有“投諸四裔,以御魑魅”的記載,杜預注曰:魑魅,山林異氣所生,為人害者。魑是一種獸形的山神,

《辭海》中解釋,螭,是一種無角的龍。

“魅”,有一個詞語叫“魅力”。也就是吸引人的力量,由此可知,“魅”這種生物,具有迷惑人的本領。《說文解字》解釋是:“魅”為老精物。此外,魅還被解釋為“百年老鴞”。詩鬼李賀《神弦曲》中有一句詩是這麼寫的:百年老鴞成木魅。

魍魎有多種說法,其中水怪最多。這個甚至在孔子的記載中都有說到。

在《左傳》中記載魑魅魍魎是居住在山林川澤的妖怪,而魑魅都出自山林,那麼魍魎就屬於川澤了,也就是水怪。而且,《史記·孔子世家》還提到“罔象”,韋昭注曰:“罔象食人,一名沐腫”。《莊子·達生》亦云:“水有罔象。”孔子和莊子都將魍魎視為水怪。

另外,在《搜神記》中也有記載,魍魎是昔顓頊氏的三個孩子中的一個,都被稱為疫鬼,其中一居江水,為瘧鬼;一居若水,為魍魎鬼;一居宮室,善驚人小兒,為小兒鬼。這裡把魍魎說成水鬼,與川澤說相似,同為水鬼。而他們合稱為“疫鬼”,表明它也具有瘟疫的特性。可見魍魎就是水怪沒錯了!

陰陽五行學說的解釋是,魑是指傳說中深山老林裡害人的怪物;魅是指外貌美豔的鬼;魍是指赤黑色的水怪;魎是指能散發瘟疫的水怪。

魑魅魍魎是個成語典故 是中國神話傳說中害人的四種妖怪,也被稱為魑魅魍魎四小鬼,指各種各樣的壞人。


王志毅


魑主要指山神;魅指怪物;魍魎通常連著用,指生活在水中的怪物。

相比魑魅,魍魎要出名的多。據古籍《淮南子》的記載:魍魎外形如同三歲左右的小孩,身體為紅黑色,長著一對長耳朵和一雙紅眼睛,頭髮豔麗。更奇怪的是,它還留著西瓜皮的髮型。別看它有點“卡哇伊”。


實際魍魎是個吃人不眨眼的怪獸,它喜歡吃人的屍體,尤其是剛死不久人的大腦,這點跟西方殭屍的愛好倒是一樣。通常,它喜歡躲在墳地,等夜深人靜。魍魎就會去扒剛埋不久的墳,去偷吃屍體的腦袋。

除了愛吃人腦,破壞墳地外。魍魎還會散佈瘟疫,散佈疾病。在《搜神記》裡頭,有三個同胞兄弟,相繼死去。可能因為怨念太深,他們仨紛紛變成魍魎、跑到外地到處傳播瘧疾。


那麼面對噁心的魍魎人類只能任其肆虐麼?


據《洛陽伽藍記》的描述:有個賣棺木的,他賣棺材銷路特別好。原因就在於他用柏樹造棺木,百鬼莫敢近,更別說魍魎。另外,古時人們總會在陪葬品裡,放一尊鎮墓獸,它就是方相氏。目的也是為對付過來吃屍體的魍魎。

現在魑魅魍魎經常連著用,可以直接理解為妖魔鬼怪,四個鬼都沒有明顯的區別。


本草百曉生


首先“魑”,這是一種山怪,這個妖怪體型巨大,並且一般在白天的時候不會出現,在晚上的時候才會出來,偷襲那些夜裡行走的人。體型巨大的他,顏色也比較深,在晚上出來行動的時候,很容易就和叢林黑夜混為一體,所以很多人都不會發現。隨後他就會把捕捉來的獵物藏起來,不被人發現。慢慢的有些人會把這類怪物叫做虎請客,意思是又去無回。

第二個字“魅”,這個字也是魅力的魅,含義也和我們想的一樣,那就是有魅力並且招人喜歡的妖怪鬼神,這群人主要都是女的,在很多記載中是這樣寫的,很多都是那些老樹精化成的女子,在迷惑了一眾男子之後,就會把他們吃掉,在我們看過的電影《倩女幽魂》中的黑山老妖就是這樣的。所以魑魅兩者的意思差不多,都是山林之氣的化身。

但是也有人說魑魅就是一個妖怪,因為在史文中有這樣的記載,魑魅是因為山林中的存在瘴氣,這會導致他們的修煉,最後就變成了妖怪。

“魍魎”說的是水裡面的妖怪,其實這兩個字在孔子那個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後來莊子也表示這就是水怪。後來在《搜神榜》中也有對魍魎的體現。說的是昔顓頊氏其中一個兒子,他平常就在水中居住,每當有人溺水的時候,他就會把這個人至於死命。

另外他還有兩個弟弟,其中一個會讓人產生疾病,另一個就是專門嚇唬孩子的,而這三個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邪惡。說到這裡,相信大家對這兩個字也有了見解,但是很多事都是比較迷信的,古人對一些他們當時無法解釋的事情都會歸結為鬼怪,所以這些講法瞭解一下學習學習就好,不用太當真。


人生百態ING


在袁天罡奇門遁甲中,魑魅魍魎的解釋如下:

1.魑屬九地體系。也就說它的本體基礎是屬陰的。性屬土,應注意地壇生辰節氣五行的旺相休囚死。

2.魑,山神怪,如虎而啖虎,居九地界剛山。魑是阻擋之象,小兇。《左傳•宣公三年》:“魑魅魍魎,莫能逢之。”預示將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阻擋。遇艮卦平。遇巽卦小兇。

3.如果門盤死,傷,驚門臨格魑則平,杜,景門臨格平,生,休,開門臨格小兇。

4.天罡度正位246度,行度距離正位越近,能量越大。當行度於正位度數正負90度範圍之外時,其能量降量。

1.魅屬九地體系。也就說它的本體基礎是屬陰的。性屬土,應注意地壇生辰節氣五行的旺相休囚死。

2.魅,丘陵神怪。雙面,常以假面示人。居九地界荒離丘。魅是妖惑之象,小兇。《左傳•宣公三年》:“魑魅魍魎,莫能逢之。預示將有可能誤入歧途。遇觀卦平。遇隨卦小兇。

3.如果門盤死,傷,驚門臨格魅則平,杜,景門臨格平,生,休,開門臨格小兇。

4.天罡度正位246度,行度距離正位越近,能量越大。當行度於正位度數正負90度範圍之外時,其能量降量。

1.魍屬九地體系。也就說它的本體基礎是屬陰的。性屬水,應注意地壇生辰節氣五行的旺相休囚死。

2.魍,水澤神怪。力大,常常可以將龍困住。居九地界弱水。魍是圍困之象,小兇。《左傳•宣公三年》:“魑魅魍魎,莫能逢之。預示將有難纏的困難。遇解卦平。遇井卦小兇。

3.如果門盤死,傷,驚門臨格魍則平,杜,景門臨格小兇,生,休,開門臨格兇。

4.天罡度正位276度,行度距離正位越近,能量越大。當行度於正位度數正負90度範圍之外時,其能量降量。

1.魎屬九地體系。也就說它的本體基礎是屬陰的。性屬水,應注意地壇生辰節氣五行的旺相休囚死。

2.魎,水澤神怪。羊頭人身,西陵角,為疫神,是顓頊之子所化,可以製造迷霧,懼怕雷聲。居九地界迷津水澤。魎是迷津之象,小兇。《左傳•宣公三年》:“魑魅魍魎,莫能逢之。預示將有誤入歧途的困難。遇震卦平。遇渙卦小兇。

3.如果門盤死,傷,驚門臨格魎則平,杜,景門臨格小兇,生,休,開門臨格兇。

4.天罡度正位312度,行度距離正位越近,能量越大。當行度於正位度數正負90度範圍之外時,其能量降量。


臥雪堂觀守山


魑魅魍魎讀作 chī mèi wǎng liǎng

從廣義上說,這個詞泛指各種妖魔鬼怪、牛鬼蛇神以及宵小之輩。指各種各樣的壞人。

但真要深究起來,卻不是那麼簡單。他們各自代表著不同的妖怪。

一、魑魅:古代傳說中的山澤的鬼怪。《左傳文公十八年》有“投諸四裔,以御魑魅”的記載,杜預注曰:魑魅,山林異氣所生,為人害者。

“魑”這種東西,則比“魅”要複雜一點。

《辭海》中解釋,魑,是一種無角的龍。《說文》中又說,“魑,若龍而黃”。也就是說是一種像龍的山中猛獸。

”——鄭玄注:“百物之神曰鬽。”也就是說,“鬽”,是百物之精靈。簡單的說,就是一件東西久了,成精。一般外貌討人喜歡,被用於表現勾引,誘惑人的精怪。

二、魍魎:是“山精”,是“木石之怪”。

除了山精,還有一種說法是古籍《獨斷》中記載的,魍魎是五帝之一的顓頊之子,死後化為傳播疾病的瘟鬼,叫做魍魎。

這兩個字分開意義不大。不過非要分開來解釋的話,可以參考下

,傳說中迷人心竅的由山川木石變化的精怪

,傳說中躲在暗處偷偷捉弄人的妖精

我個人覺得吧,魑魅魍魎其實很像我們說的鬼怪之類的,比如在山中遇到“鬼打牆”,某個人被附身。

但七安我本身是個不相信鬼怪之說的人,我更願意相信存在科幻中的四維人類。

我是 ,願意和你一同讀書,成長。學習之路,我陪你。


女俠七安


夏代

從前,夏朝有德把遠方的東西畫成圖像,讓官員們晉獻青銅鑄造九鼎。把各種東西鑄在鼎上,百姓可以從鼎上識別萬物,哪些為神物,哪些為惡物。百姓再去打獵就不會碰上,也不會因為無知而害怕什麼了。也可以避開魑、魅、魍魎這些鬼怪。因此上天保佑君臣和諧,百姓安居樂業。

把魑、魅、魍魎寫在一起了。

炎黃之爭

約四千多年以前,炎黃二帝爭天下,炎帝的下屬蚩尤被俘後,做了黃帝的一名隨從,後來找機會逃了。回到炎帝的身邊去,力勸炎帝重起戰事,洗雪阪泉之恥。但是,炎帝已經年邁力弱,又不忍因自己發動戰爭而讓百姓遭殃,沒有聽從蚩尤的建議。蚩尤只好去發動他的兄弟們,又召集了南方的苗民,以及山林水澤間的魑魅魍魎等鬼怪,率領大軍,打著炎帝的旗號,向黃帝發起了挑戰。黃帝聽到蚩尤發動大軍也不禁大吃一驚,他想施以仁義感化、招降蚩尤,但蚩尤並未被感化、招降,雙方在逐鹿展開了大戰。蚩尤使用術法,擺出了毒霧陣,把黃帝的軍隊圍困起來。但是,黃帝駕著謀臣風后發明的指南車,指揮軍隊衝出了毒霧陣。蚩尤又派魑魅魍魎去作戰,黃帝則叫兵士們用牛角軍號吹出了龍的聲音,嚇跑了這些鬼怪們。妖,據說魑魅魍魎專吃美女,外表大多以高大、紅身、尖耳、頭長角為主要特徵,民間傳說在荒野無人的深山,山下四野又多古老的森林。走長途的人,尤其是走夜路的,常常遇上山魈鬼怪、魑魅魍魎,都是木、石、禽、獸變的。

鬼界傳說

魑魅魍魎,原義為“各種各樣的妖魔鬼怪”,這裡是鬼的聚居地。鬼界入口位於鑊鐸島,有魑,魅,魍,魎四小鬼鎮守。魑,喻氏,魅,李氏,魍,王氏,魎,梁氏。


桃城阿彬


、魍魎:是“山精”,是“木石之怪”。

除了山精,還有一種說法是古籍《獨斷》中記載的,魍魎是五帝之一的顓頊之子,死後化為傳播疾病的瘟鬼,叫做魍魎。

這兩個字分開意義不大。不過非要分開來解釋的話,可以參考下

魍,傳說中迷人心竅的由山川木石變化的精怪

魎,傳說中躲在暗處偷偷捉弄人的妖精

、魍魎:是“山精”,是“木石之怪”。

除了山精,還有一種說法是古籍《獨斷》中記載的,魍魎是五帝之一的顓頊之子,死後化為傳播疾病的瘟鬼,叫做魍魎。

這兩個字分開意義不大。不過非要分開來解釋的話,可以參考下

魍,傳說中迷人心竅的由山川木石變化的精怪

魎,傳說中躲在暗處偷偷捉弄人的妖精


cherry萌希


魑魅魍魎: 原指古代傳說中的鬼怪,現指各種各樣的壞人。出處《左傳·宣公三年》:“螭(魑)魅罔兩;莫能逢之。”魑魅是指山怪,魍魎是指水妖《山海經》中曾有記錄。

最早有魑魅魍魎說法的應該起源於炎黃二帝時代,約四千多年前炎黃二帝爭天下,炎帝的部下蚩尤被俘後,收編為黃帝的隨從。但是蚩尤後來逃走了,且力勸炎帝一雪前恥。但是炎帝已年事已高,也不忍再因戰爭而生靈塗炭。

於是蚩尤集結他的兄弟和南方的苗民,以及山林水澤間的魑魅魍魎等鬼怪,組成反攻大軍,打著炎帝的旗號,向黃帝發起了進攻。

激戰中蚩尤使出了毒霧陣,把黃帝的軍隊圍困起來。但是黃帝駕著謀臣發明的指南車,衝出了毒雰陣。蚩尤再派魑魅魍魎去作戰,黃帝則令兵士們用牛角軍號吹出龍的聲音,嚇跑魑魅魍魎等鬼怪。

據說魑魅魍魎專吃美女,外表大多以高大、紅身、尖耳、頭長角為主要特徵,居住在荒野無人的深山,四野多古木的森林裡。魑魅魍魎,都是木、石、獸變的。傳說鬼界入口位於鑊鐸島,由魑魅魍魎鎮守。.魑:喻氏,魅:李氏,魍:王氏,魎:梁氏。


半庭秋


出處:

《左傳·宣公三年》:“螭魅罔兩,莫能逢之。”,罔兩即魍魎。在古代特指傳說中害人的鬼怪的統稱,現指形形色色的壞人。

魑魅魍魎是兩種怪物而不是四種怪物,他們分別是魑魅和魍魎。不過魑魅是由“魑”和“魅”兩種怪物長年累月後合二為一成一種怪物,而魍魎通俗來講就是我們所說的水鬼,可以把魑魅魍魎理解成三種妖怪。魑魅與魍魎現指一些三無小妖。

魑魅:在《左傳文公十八年》中有一句“投諸四裔,以御魑魅”的記載,註釋解釋為魑是山林中能害人的怪物,而魅是老怪物變化而成,兩種怪物經過長年累月後成為了魑魅精怪。

  魍魎:史料記載《獨斷》中記載的魑魅是帝顓頊的二兒子死後變成的水鬼,居弱水中。

  古書記載約四千多年前炎黃二帝爭奪天下之時,魑魅魍魎等鬼怪都是炎帝旗號下的小兵,向黃帝發起了挑戰,但黃帝讓士兵用牛角號吹出龍叫聲就嚇跑了魑魅魍魎,由此可見魑魅魍魎都是一些小鬼怪,不足掛齒不具威脅性。

  在後來我們看到的經典影視劇86版《西遊記》中魑魅魍魎都是形容一些無厘頭小妖,大多都是禽、獸、木、石所變的。


大灣區創師記


chī mèi wǎng liǎng

【解釋】:原為古代傳說中的鬼怪。指各種各樣的壞人。

【出處】:《文選·張衡》

注:《左傳·宣公三年》:“魑魅魍魎,莫能逢之。”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左傳原文是螭魅罔兩,當時沒有魍魎這個說法,所以出處應是《文選·張衡》

【示例】:如今把事實指出,愈使~無所遁形於光天化日之下了! ——鄒韜奮《患難餘生記·進步文化的遭難》

【何謂“魑魅魍魎” 】

魑魅魍魎等於妖魔鬼怪,這個解釋我想應該行得通,但真要深究起來,卻好像又不是這麼簡單。就像《邪櫻》中提到的種種妖魔鬼怪,從無定鄉八老到三山十八友和南宮飛燕,個個背後都有些故事。

那就先說說“魑魅魍魎”魑,同螭,也同彲。

魅,同鬽。而“魍魎”,則有多種說法,比如“蝄蜽”、“罔兩”、“方良”和“蛧蜽”,還有一種說法是把“罔兩”中的“兩”換成三框中加一個“良”字,紫光拼音和微軟2003中都沒有那個字,而那個字卻赫然不能算是繁體異體,頂多是咱們平時不用它罷了。

“魑魅”和“魍魎”是分開解的。而且,雖然“魍魎”是在一起,“魑”和“魅”卻各有各的意思。

魑魅:古代傳說中山澤的鬼怪。《左傳文公十八年》有“投諸四裔,以御魑魅”的記載,杜預注曰:魑魅,山林異氣所生,為人害者。(《辭海》P211)換句話說,魑魅就是鬼怪——《邪櫻》中的妖精應該也算是“魑魅”了。但是,有朋友可能馬上會想到無定鄉八老中的“刀四”,這個傢伙雖然還沒怎麼露面,卻大約不會是山裡河裡的,所以,刀四不是“魑魅”。

那刀四是什麼?或許應該說,刀四是“魅”,不是“魑魅”。因為《說文》中明明白白地寫著,“鬽,老物精也”。《周禮》又說,“以夏日至,致地示鬽”,鄭玄注:“百物之神曰鬽。”也就是說,“鬽”,是百物之精靈。而“魑”這種東西,則比“魅”要複雜一點。

《辭海》中解釋,魑,是一種無角的龍——這讓我一下子就想起了騰蛟真人,但騰蛟真人是有翅膀的,恐怕不能算——可《說文》中又說,“魑,若龍而黃”。既然“若龍”,那就不是龍了。於是,又有人註解,魑是一種獸形的山神,鄭玄則乾脆說了這麼一句:“魑,猛獸也。”但魑是一種像龍的東西總不會有錯,在對“彲”的解釋中,有《史記》可以為證,《史記齊太公世家》中有一句“……非龍非彲”。我私下裡估計,這“非龍非彲”的,肯定就是騰蛟真人了。說完了“魑魅”,那就該說說“魍魎”了。“魍魎”除了寫法多一點之外,含義也不算少。它既可以指“影子外層的淡影”,也可以指“渺茫無所依的樣子”,前者在《莊子》裡還有個寓言,甚至斑固在他的《幽通賦》中也有提及。(參照《王力古漢語字典》P1739)至於後者,《淮南子覽冥訓》中有個我很喜歡的句子:“浮游,不知所求;魍魎,不知所往”。 當然,我更重視的應該是和神仙鬼怪牽扯著的東西。魍魎,嚴格地說,是“山精”,是“木石之怪”。《國語魯語下》說,“木石之怪曰夔(音魁)、罔兩。”“夔”這種東西到底是怎麼回事再說,至少“罔兩”已經有了下落——罔兩——魍魎者,繡山萬藤相思子,花七是也。

……

太多了,搜索講解學不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