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中,父母給孩子留財富,就不如給孩子養“心值”

在原生家庭系統當中,所發生的既定事情,即使孩子不曾參與或者不知曉,也依然影響著孩子的人格和他的成長,以及他的命運。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用眼睛看到的影響大於用耳朵聽到的。他看到的直接印入到他內心的體驗當中,他會將體驗和看到的兩者結合在一起。

父母有什麼樣的感受,孩子能夠精準的體驗出來,所以父母用“富有之心”為人處世的時候,你就是在給你的孩子建設一顆富貴之心,未來他的心值就高。


原生家庭中,父母給孩子留財富,就不如給孩子養“心值”


那麼,“富有之心”是怎樣的呢?

丘吉爾和弗萊明之間真實的故事給我們做了很好的詮釋。

一百多年以前在英國,鄉村的田野,一個貧窮的農民正在勞作,突然聽到遠處傳來呼救的聲音,一個少年不小心落水了。這個農民毫不加猶豫跳進水中,把孩子救了上來。

過了幾天,大家才知道,這個獲救的孩子是個貴族公子,名叫丘吉爾。丘吉爾的父親,帶著禮物登門致謝,而這農民說:“我不要,我救你孩子,只是覺得他是一個孩子。當時我什麼都沒想,所以我不想要這份禮物。”

丘吉爾的父親覺察到農民的確不想接收禮物, 但是他卻真的很想感謝他,很想為他做點什麼

於是就說:“那這樣吧,你不收我的禮物,那我就給你孩子一個教育機會吧。我支助他去上最好的學校。我想你作為孩子的父母不會拒絕吧?”

這農民接受了。農民的孩子弗萊明,走出了那個農村,學到了更多的知識,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他從倫敦的聖瑪麗醫學院畢業了。

後來,弗萊明發明青黴素,拯救了世間無數人的生命。1945年,他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丘吉爾患上了嚴重的肺炎,救治他的正是弗萊明發明的青黴素。丘吉爾繼續帶領英國人民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獲得勝利。後來,他成了英國首相。

弗萊明父親善良,救人不求回報,只是做了心裡想做的。他的善良和不貪心,無意間給孩子帶來了很好的教育機會,從而改變了一生。

丘吉爾的父親心懷感恩,且善於覺察別人的感受。不管農民是否接受自己的感謝,他都是發自內心地感恩他救了自己的孩子。同時,敏銳地覺察到農民真正需要的不是禮物,而是孩子的教育機會,並及時地給予了。

我從他們身上都看到一顆“富有之心”。而這種原生家庭中父母的“富有之心”也傳遞給了丘吉爾和弗萊明,給他們的成長帶去了巨大的力量。


原生家庭中,父母給孩子留財富,就不如給孩子養“心值”


只有心靈富貴的人才能享受幸福人生和富貴人生。換句話說:“孩子的心值比身價更重要”,一個的內在的富有比他銀行裡有多少的存款更重要,這也是我們家庭教育中父母重要的著力點。

要想讓孩子擁有富貴之心,父母首先要自己培養出來,然後才能去影響孩子。

父母如何做呢?

  • 善於覺察。善於照顧別人的感受,感知生活,感恩身邊的人。
  • 為他人付出沒有不平衡感,只是跟著心走,做了自己想做的。
  • 以身作則,堅持學習與自省。學習能讓我們從更高的層面去認識和覺察事物,而自省可以幫助我們保持一顆清明的心。
  • 原生家庭中,父母如何為人處世,旁人如何看待父母,孩子都能夠精準的體驗出來,所以你在用“富有之心”為人處世的時候,你就是在給你的孩子建設一顆富有之心。

    當孩子善於覺察,為他人付出沒有不平衡感的時候,你覺得他是受歡迎的還是不受歡迎的?他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遇到的幫助,遇到的貴人是多還是少呢?

    所以養貴心特別重要,盡你所能為這個世界做些什麼,讓孩子感受你的富貴之心,比你自己把所有的東西給到孩子重要的多。

    原生家庭中,父母給孩子留財富,就不如給孩子養“心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