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風歌
遠親不如近鄰說的意思就是經常走動的關係自然好.現在網絡時代有事視頻微信電話就溝通了走動就少了.
越挫越勇nico
有的親戚不斷真的不行了,說一下我親身經歷吧,我有個姑姑在五常,她自己家種大米,我家吃的大米都是我親自回去去她家買,前幾次大米都特別好,在家裡做飯樓道里都是大米的香味,後幾次去買大米的時候,她就提前給我準備好了,因為我沒看見她親自去米廠磨米,所以害怕不是自己的大米,我姑姑拍胸脯保證是自己家的米,我就拉回來了,結果到家煮飯就發現沒有以前大米的香味,而且在陰涼的地方放了半個月大米最底層竟然有很多的粉末,我身邊有很多朋友都給我反饋說今年的米不好,不是五常大米,而且放了兩個月竟然就發黴了,我就給身邊的哥們把大米錢退了,這是第一年,第二年我去的時候就把這事說了,我姑姑說那我知道咋回事了,我說今年你給我的米肯定不能再這樣了,要不身邊的哥們都沒法相處了,姑姑說放心吧,不過大米拉回來雖然沒發黴也沒粉,不過沒有以前吃的大米那種香味了,第三年了我又回去了,結果拉回來的大米又開始發黴和粉了,自認倒黴了,剛把大米拉回來沒幾天姑姑打電話說他家孩子開車把人碰了,需要借五千塊錢,我說那行吧,我轉給他微信上,我把錢轉完了,我弟弟說了句謝謝啊,哥,然後就把我微信拉黑名單了…臥槽,這特麼是人乾的事嗎?我給他打電話問他什麼意思,弟弟說想獨立了,也不想跟家裡的任何人相處了!我說好!記住你說過的話!然後就掛了,再就沒聯繫!又過了一個多月,姑姑給我打電話要借一萬塊錢,我死活都沒借…這樣的親戚根本沒發相處了…感覺總被姑姑坑…
閒鶴疏寒唳華庭
我是“農村戶口就是好”,歡迎大家點贊關注!
(以下觀點僅是個人看法,歡迎大家補充)
農村“斷親”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親戚之間的斷親也是越來越普遍,俗話說:一代親,二代遠,三代四代不想見。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對於現在五六十歲或者四五十歲的人來說,他們對於一些親戚還算是熟悉,可以在往下去,年輕的孩子真的是誰都不認識誰。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這種現象,尤其是在過年,跟著家人去走親戚,爸媽就會說,這是誰,那是誰,自己也只能一一的喊過去,他們也只會禮貌性的說:這麼長時間不見,長這麼高了。
對於年輕人來說,親戚的觀念在逐漸地淡化,隨著社會的發展,他們在接受不同的教育,不同的工作環境,接觸不同的人,感受不同的生活氛圍……大家的三觀都在潛移默化的發生著變化,就算有時候聚在一起,也都是聊一些家長,同學聚會,也都是為了聯絡感情,回憶一下之前在學校的時光,還有人是為了多認識人,看看以後有什麼事情是他可以幫上的。
親戚之間的“斷親”,真的常見,但是一些家人之間的斷親也普遍存在。血緣關係只是法律上的定義,可以感情的維護需要日積月累,但感情這種東西也會被時間沖淡。
我親三叔去世之後,因為賠償的數目不少,再加上其他的一些東西,嬸嬸就和爺爺奶奶鬧上了法庭,雖然最後解決了,但關係也基本結束了,因為他們之前關係也都一直不好。孩子回來也都是說A的奶奶(A是另一個叔叔的女兒,倆人年紀相仿)。叔叔辦完事那天,一個親戚說了這樣一句話,不管怎麼樣,就算你不去看孩子,他也永遠是你孫子。我聽完就不高興了,但什麼都沒說,就算說了他們也會覺得你還是個孩子,什麼都不懂。就這樣,五年了,每次說去看孩子,爺爺奶奶始終都沒去過。
不管怎麼樣吧,有時候該聯繫的親戚,自己有時候多主動一點,不怎麼熟悉的,見面了也好好地,平時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好。
農村的小孩兒
說一下我們家,爺爺三個兒子一個女兒,我父親是小兒子,老家四套祖宅,三兄弟抓鬮,我父親抓到了兩套,在我十三歲之前,大伯二伯分別搬離祖宅,大伯在同村的街上,二伯在市區。
十三歲後父母在江蘇開辦企業,除了過年回家住一週,幾乎不回老家。三年後在老家市區買了房。
大伯育有大堂哥大堂姐一兒一女,大堂哥39歲,一個女兒13歲。當兵九年退伍後考了地方單位殯儀館接線員,單位不好聽,工資福利還是很可以的,摺合下來一個月8000左右,大堂嫂最早賣衣服,後來賣安利(一口鍋賣給我爸媽2800),現在跑滴滴。大堂哥除了上班,整日和大伯混跡賭博場所、坐檯、夜店,如今大堂哥負債200萬,欠姑姑60-80萬,姑姑要求大堂哥還,大堂哥說沒錢準備賣腎去。過年家族企業分紅,姑姑想截流大伯家的分紅8萬元作為還債,大伯說不給他錢他去姑姑家32樓跳下來;大堂哥在外面胡作非為,大堂嫂在外面也有了個相好,真tm一言難盡。大堂姐在中石化上班,一個月4500元收入,大姐夫裝修師傅收入一個月8000-10000元,大堂姐自結婚起幾乎都住在大伯家,很少回姐夫家裡,姐夫家裡去年拆遷,大堂姐拿了點錢買了輛polo,除了上班,整日混跡於麻將攤,跟幾個賭棍也有點不清不楚,大姐夫來我家找我爸,一把鼻涕一把淚,我父親勸了姐夫兩個多小時不要跟我大堂姐離婚,我父親當面打電話罵了堂姐半小時,然後現在,也沒什麼用,大堂姐依然混蛋,大姐夫雖然人老實巴交,但是也不傻,婚姻也是名存實亡。大伯當了七八年村支書,現在除了偶爾做一下兼職保安,空閒下來就是麻將攤,據說跟我大堂哥同時與一個寡婦有一腿,臥槽畫面真美...
二伯家育有一子,二堂哥與二嫂育有雙胞胎兒子和一個小女兒,二嫂自從結婚,從未出去工作,二哥什麼不靠譜做什麼,傳銷的、微商的、代辦信用卡、生物汽油(純屬扯淡的水裡加催化劑)、生物電機理療等各種扯淡事業,現在給平安賣保險和辦理信用卡pos機,已經是二哥職業生涯最靠譜的事業了。二伯母和二嫂在家帶孩子,二伯是我們當地非常出名的老賭棍,從十六歲混跡賭場到如今58歲,老千高手,被抓賭時跳過樓摔斷腿,也跳過河跑路,去年年初捅了一個人住了重症監護室2個月,二伯自己被砍斷兩根手指,因為對方先尋釁滋事,對方沒報警,通過家族裡的關係,叫了當地gaj領導和hsh大佬談和。
姑姑家育有一子,初中人民教師,教體育,最安分守己,除了愛踢球愛LOL,沒有其他愛好,不抽菸不喝酒不賭錢不嫖娼,嫂子是同校美術老師,除了愛吃,沒別的毛病。但是姑姑是個特愛管閒事的人,完全遺傳我奶奶(當年奶奶吵遍十里八鄉,周圍鄰居和親戚得罪完),姑姑管管我大伯家的事兒,被坑了大幾十萬,管管我二伯家的事兒,也沒少被坑錢,管管我舅公家的事兒(我奶奶的哥哥),舅公家兩個伯伯跟姑姑吵了一通。真心的遺傳我奶奶,不得不佩服,雖然她心是好的,但是完全不注重方式方法和說話時機,讓人很糟心。
我家就我一個,去年訂婚,今年準備11月底婚禮,兒子現在兩個月多兩天。父母於2012年賣掉企業股份在家養生,家裡除了沒什麼錢,其他都算安好,就是我父親,也有點遺傳了我奶奶的毛病,話多囉嗦情商低,讓人有點糟心。我母親是個情商極高的人,所以夫妻倆還算和睦。我與妻子在外地做生意,雖然沒什麼太多收入,也沒什麼負債,我們沒買房,所以壓力主要來源自孩子和生意,還算好。但是誰家的鍋底不黑呢?我家還好,丈母孃家可不咋滴,我老婆有點扶弟魔(但凡姐姐扶弟魔,一般弟弟就是個廢物),我家小舅子不是敗家的人,但是唯唯諾諾,遇事慌亂,25歲了內褲買多大都不知道還要老丈人來買,相親與一個姑娘出去玩了兩回,住同一個酒店房間起碼有七個晚上,回來告訴我們,連手都沒牽過,我tm差點一口老血噴湧而出,後來相親一個女孩,晚上我和我老婆帶著小舅子去跟女孩媽媽還有女孩一起吃飯,小舅子晚飯兩個半小時說了兩句半話,我老婆說“給女孩和她媽媽倒一下茶水”小舅子“好的,阿姨喝點茶,xx(那個女孩)喝點茶”,臨結束,我老婆說“你們兩個自己加微信聊吧”,小舅子對女孩說“我掃你吧”,走的時候我們送女孩母女離開酒店,小舅子說了句“慢走”......我tm還能說什麼?
老丈人家裡沒什麼條件,丈母孃前幾年癌症早期,花了不少錢,老丈人腰椎問題,做不了什麼事兒,也沒什麼收入。我有點擔心但凡我和老婆賺了點錢,等小舅子以後萬一有姑娘願意嫁,估計以我扶弟魔老婆的性子,我們家要放血了。
來,以上我家至親的情況,你們告訴我,tmd這個怎麼親近?我要是年收入幾千萬,我在乎親情,那無所謂,隨便親近。我們家現在自己也就是安穩的水平,中產都差好遠,我怎麼跟他們親近?先不說我大伯二伯這樣的,一親近就問你借錢,就我姑姑這樣,一親近,人拉著你去管管這家的事兒,管管那家的事兒;與小舅子親近,關鍵人家沒話跟你講,跟老丈人丈母孃親近,那就準備好三十萬等小舅子結婚時支援他們吧。
現實的情況是,自己家都自顧不暇,我沒空沒精力更沒錢去顧及到親戚們,更不想給自己找事兒做,也不想他們有什麼困難想起來找我,我沒能力幫,駁了人家一回兩回,不可能一直不幫忙吧。
所以,就不要親近了吧,大家各自安好,然後我們就逢年過節發條微信吧,平時沒事也別聯繫,有事兒更不要聯繫。
吳大大大大大大茶缸
農村“斷親”現象越來越嚴重,幾乎到了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這是世態炎涼,還是人情薄如紙,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親戚親戚,越走越親,反觀當下農村,走親訪友都成了一種形式,能見見面,說說話都是一種奢望,更別說象過去那樣吃頓飯,促膝長談了。
這也不能去怪罪親戚好友,在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沒有人能置身於外。曾經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的關係也變得不堪一擊淡如水了。
一是常年外出打工,沒有時間去親戚家走動,就是春節去走親訪友,限於時間,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與其說是親戚,不如說是過客。
二是本來就相見常日稀,見面也是三言兩語,時間越長,能聊一塊的話題就越少,關係就漸行漸遠,形同陌路了。
三由於各自處於不同的生活環境,所謂“圈子”不同,對問題的看法也不同,即使面對面,也難免各持己見,鬧出不愉快,所以相見不如懷念。
三親戚之間,有貧富差別,貧者自愧不如,富者趾高氣揚,都互生疑心,相互猜忌,所以也面和心不和,不主動往來
四 親戚間互有矛盾,記仇記恨,於是井水不犯河水,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
所以,由於上述種種原因,親戚關係越來越涼,甚至走向“斷親”。
夏夜聽蟬鳴
農村斷親現象越來越嚴重,這個斷親,不是主動的,而是被動的。怎麼講呢:
第一,沒有人,會主動和自己的親戚朋友,尤其是親戚斷交。這樣腦子進水的人,有,但真的是萬中無一。大部分人,即使很不爽親戚,面子上,還是要過得去的。
第二,那麼,怎麼個被動法呢。因為,長年不在家啊,家,就是個空房子的,一家人,全部在異地(往往是幾百上千公里的外地)工作、生活、學習。想回家,興師動眾,很不方便。
比如我們一家四口,回一次家,大寶和小寶的東西,我和我老婆兩個,都感覺拿不了。何況,還有我們的東西呢。想一想,算了,不回了。
老家都不回,跟親戚們,基本上沒有現實中的往來,婚喪嫁娶的大事,也只是上個禮了。
第三,再談平常生活。現實中沒條件走動,那麼,電話總有聯繫吧。
呵呵,除了跟雙方父母,每週有通話。別說跟親戚們了,我跟我親弟弟,也就是一個月通話一兩次;我老婆跟她親弟弟,半年能通話一次,就不錯了。
不是不親,血濃於水。關鍵是,都很忙啊。一天忙完,九點多,該哄孩子睡覺了,打什麼電話。
長此以來,父母和兄弟姐妹,肯定沒問題。但是,親戚們,卻被動的斷了。
幾年不怎麼聯繫,再親的親戚,也只是認識了。
董江波
親戚不同於父母子女,應該做到禮尚往來,窮親戚不能把有錢的付出當做理所當然,一旦不施捨了,就不習慣了。說說我的例子吧,我們那邊農村舅舅這身份看得很重,以前每年只要回農村老家過年,我都會去舅舅家拜年,給長輩分壓歲錢,我舅舅家好像十多年沒有去我家拜年了,我表哥表姐也從來沒有給我爸媽分壓歲錢了,舅舅過世了,另外的老表(姨媽的兒子)和我商量包乾禮一樣多,就因為我相對其它老表富裕一點(廣州有車有房),舅媽家竟然嫌少,表哥也不出來一下,農村女人就是事多,總覺得我有錢應該多出點,竟然把乾禮錢退回給我,一個死八婆還罵我讀書讀……,我媽就跟他們吵了起來,在我印象中,好像外婆過世後,從來都是我門給錢給物出去,舅舅家一毛不拔,老媽也經常說舅舅只進不出,現在舅舅也走了,我們有錢也是辛苦賺來的,我讀書沒錢借錢,舅舅家也沒幫助過,他們心裡感覺舅舅最大,我們給他們是正常的,經過這個事情,我們家就直接跟舅媽家斷親了。
xiaolong2010
人走茶涼,姐走門檻斷。與我朝夕共處二十八年的老婆去年因病去世了,在老婆下葬期間,她的兩個弟弟與家人,沒有在我家喝過一口湯吃過一口飯,此後在也沒有與我往來。國慶節前兒子和媳婦一家人回來歇假,讓他們去他舅家走一趟,兒子他們不去,親情就此斷了……
對著月亮說我愛你
俺認為“斷親”這種說法就不太準確,親戚都是有血緣關係的,這種關係不是說斷就能夠斷的。所謂的“斷親”,實際上就是現在親戚之間來往走動的少了。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人們的流動性增強了,走親戚沒有以前方便了。改革開放以前,人基本上不流動,親戚都在鄰近村住著,親戚之間來往走動比較多。改革開放以後,農民開始外出打工,剛開始還只是年輕人出去,老人孩子留在家裡,還沒怎麼影響親戚關係。隨著年輕人在外打工日久,他們有的在城裡買了房子,有的有了相對穩定的工作,特別是目前大多數城市,都解決了農民工子女入學的問題,好多在外打工的人,把老人、孩子也都接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去了,等於全家離開了故土,而且這樣的情況還不在少數。這樣就造成了親戚居住地的廣泛分佈,天南地北的都有,親戚之間就是想走動也不那麼方便了,多年不來往好像親戚斷了似的。實際上親戚真正斷了的沒幾個,就算多年不見面,正兒八經的親戚心裡還是惦記著對方的。
我們家的至親就是三個姑一個叔,今年八月十五俺回老家走親戚就走了一家,因為,只有一個姑還在老家住著,其餘兩個姑一個叔,都隨在外打工的兒子到離家很遠的地方居住了,俺想去看他們也找不著地方了。我想這就是所謂“斷親”的原因。
大山160420529
我爸給我姑姑家包工包料裝修,姑姑欠款2萬,我突然意外籌錢住院手術,大概要八萬手術費,我媽給我姑打電話說借一萬,都沒說讓她還錢,她跟我媽說她找我要銀行卡,把錢打我卡上,後面自始至終也沒發過信息打過電話找我要卡號,我手術六個小時,醒來後都感覺死過一次了。這就不說了,然而到第二年四月份打電話找我借錢買車,打完我電話又給我爸打電話,然後我媽接的電話,她就說找她哥,不願意跟我媽說。當然最後一分也沒接給她。那是我親姑姑,我的死活你都不關心?她怎麼好意思開口借錢的?現在奶奶有點老年痴呆症,她幾個月都不回來看看,還有奶奶那次低血糖住院,還是我爸打了兩次電話發火了她才勉強回來看了下,因為當時都以為奶奶挺不過來了。所以現在這樣的親戚還有必要來往嗎?早些年我們自己家都苦的很,我們一家四口面子薄,有人張口就會幫忙。還有我大姨和二姨,簡直就是白眼狼,我爸幫他們裝修款到現在都賴皮不給了,直接斷了聯繫,我寬慰我媽,你好好的,不要生氣,你還有你的兒女孝順你,現在你兒女都各自成家,過得都不差。我們都希望你跟爸爸身體健康,笑口常開。家裡的那些親戚一個比一個氣人,其中太多了,無法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