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心貼心”服務困難群眾“最後一公里”


崇州:“心貼心”服務困難群眾“最後一公里”

“最近生活有什麼困難嗎?我們今天特地來看望下你,順便給你帶了口罩和消毒液。你有什麼困難一定要給我們講!”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有哪些亟需解決,口罩供應能否有保障?四川崇州主動作為,為困難群眾解決實際問題,送去貼心服務。

3月11日,崇州市懷遠鎮天泉社區71歲五保老人車永輝,把印有“為民辦實事,心繫老百姓”的錦旗,親手送到社區黨委書記卓柯帆手中,對社區幹部疫情期間對他的關心照顧表示感謝。

“他們工作很忙,但隨時都要來慰問我、看我。我的心裡太感激了,沒有什麼拿來感謝,只有送一面錦旗給他們。”車永輝說。

車永輝是一名退役軍人,屬於“兩參”人員(即參戰參試)。1969年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部隊因工作留下了嚴重的支氣管炎,1973年2月帶病回鄉。因有病在身,一直未成家,無子女。

卓柯帆介紹說,天泉社區特困、低保、殘疾人總共120人。社區設立了14個小組,包括村幹部、小組長、定點幫扶人員,定期上門為殘疾人、特困人員、低保戶提供幫助。疫情期間,天泉社區幹部對困難人員走訪平均一戶達到6-7次,“遇到有實際困難的,可以立即解決的我們就立即解決,不能立即解決的就細化措施,制定詳細方案,儘快解決,切實幫他們解決好後顧之憂。”

崇慶街道彭廟村老黨員熊恩元已經77歲了,老人身患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醫療費用開支大,造成家庭臨時生活困難。疫情防控期間,街道社區幹部多次看望老人,關心老人的生活起居,為老人送去口罩和防疫物資。“他們經常都來看望慰問我,給我送來慰問金,真的太謝謝了。” 熊恩元激動地說。

崇慶街道工作人員張曉波告訴記者,疫情期間,街道全面排查瞭解城鄉救助對象生活狀況。對新申請救助的家庭,取消入戶調查和民主評議程序,實現全流程網上辦理;對已經納入救助的困難家庭,取消動態管理,做到只進不出。並在全面摸排基礎上,廣泛開展臨時救助,合理確定救助對象。救助對象因疫情或復產復工原因導致出現生活困難的,按照“先救助後補辦”直接給予臨時救助,救助金額不少於一千元;對造成重大生活困難的,採取一事一議方式加大救助力度,確保街道救助對象“應救盡救”。對困難群體開展了一次大走訪,重點關注轄區內的貧困黨員、困難老年人、困境兒童、重病、重殘等特殊困難群體,通過發放資金物資、開展照料護理、心理慰藉等方式,多渠道心貼心地保障好睏難群眾基本生活。

據悉,防疫工作開展以來,崇州市多措並舉,對困難群眾多一份關心,多一份照顧。“我們主要是打‘組合拳’,用四個‘實招’打好特殊困難群體疫情防控保衛戰。”崇州市民政局黨組書記牟小剛告訴記者,疫情發生後,崇州市圍繞“層層壓實責任”、“主動先行救助”、“監護跟蹤服務”、“疫情防控和基本生活”出實招,切實做好睏難群眾的服務工作。

“我們還通過實地上門、通話、視頻等多種方式對特殊困難群眾落實監護跟蹤責任,協助購買、送達食品、藥品等。” 牟小剛說,目前,全市已及時足額髮放一季度社會救助資金1730.66萬元、發放一次性價格臨時補貼405.726萬元,為困難群眾發放口罩4萬餘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