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讀經典:《論語》“學而”第1.15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
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3分鐘讀經典:《論語》“學而”第1.15

子貢說:“貧窮卻不巴結奉承,有錢卻不驕傲自大,怎麼樣?”

孔子說:“可以了;但是還不如雖貧窮卻樂於道,富有卻謙虛好禮。”

子貢又說:“詩經上說:‘要像對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樣,先開料,再糙銼,細刻,然後磨光。’那就是這樣的意思吧?”

孔子又說:“賜呀,現在可以同你討論詩經了,告訴你一件事,你能有所發揮,舉一反三了。”

子貢,之前出現過,就是端木賜,所以在這段對話裡稱呼他賜。

這一章節,是子貢向老師孔子問了一個問題,說一個人貧窮的時候,但是很有志氣,不巴結,不諂媚,不摧眉折腰事權貴,而有錢的時候,不驕傲,做到這一點怎麼樣?

我們看,一個人貧窮的時候能夠安貧樂道,不去違心的阿諛奉承別人,富裕了,也不會覺得自己處處高人一等,不會趾高氣昂的看不起人,能做到這一點其實已經很不錯了。

浮躁的社會,人心思變,所有人都把有錢當成成功的標誌,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也看這個人是不是比自己有錢。

有錢人說什麼都有道理,而沒有錢,你說什麼都沒道理。所以能做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已經是很了不起了。

所以孔子回答說,做到這樣可以了。

但是,孔子立即補充說,卻不如貧窮卻能夠樂於道,富貴卻謙虛有禮。

貧窮的人,能夠不諂媚就已經夠了不起了,但是還不如那些雖然在貧窮中,卻依然堅持對道的探索。而富貴如果懂得禮,那就更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