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蝸居》到《安家》,為什麼10年後“海清”還在買房?

世界華人週刊


蝸居中海清扮演的角色 海棠 深入人心。對買房的需求很強烈。要求也挺高。是大部分人在大城市裡生活的人的心聲吧。 安家的導演所以請了她來繼續出演 改善型購房者的角色。 帶入感更強。


振溪男鞋


《蝸居》十年了嗎?好快啊!海清他們為啥還在買房。聽聽我的經歷也許就明白了,雖然我們是三線城市,十三年前和三年前我各買了一套房,正好相隔十年,和海清的想法也許有共通之處吧!第一套房還算便宜30萬左右,但當時已經是傾其所有了。十年後為了二胎上學和改善住房買了第二套,地段和麵積稍好一點,可價格已經是1百多萬了,十年我倆省吃儉用也攢不出來啊!當時想要是十年前直接貸款買兩套就好了呀!!!這次又是傾其所有還貸款無數,本想等等,可又怕幾年後房價又是翻一番怎麼辦啊!這就是雖然專家天天說不用買房可老百姓追著買房的原因吧!贊一輩子也跟不上房價漲的快啊!就比如我要是十年前直接買下兩套房現在也不用天天為還貸發愁了。其他理財方式都沒有房價來的實在啊!!!

對於那些年輕人來說。他們勇敢,有抱負,敢於挑戰,以為可以在大城市闖出一片天,他們背井離鄉,也許有些人做到了,可是同樣是一套房子,他們付出的努力卻是當初蝸居在家的那些他們曾經不屑的安於現狀的同齡人的幾百甚至幾千倍,這對生活在大城市的下一代當然是好事,可是對於他們自己呢?他們不斷努力存著首付,可等存夠的時候,卻突然發現房價後面又多了一個零,你永遠都在追趕著一套房子。就算是那些在老家買下房子的年輕人們,又能有幾個,可以拍著胸膛說,那套房子,就是靠自己買下的?誰都知道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可這就是生活,中國的青年揹負著沉重的房貸如何讓他們起飛啊!!!



用詞不達當


蝸居成就的是小我,是小愛,是人生的正軌,是人生的沉澱期。而安家,是我們現階段必須面臨的思考,年輕人再考慮剛需,到了40還要考慮學區,到了50又要考慮改善,目前的居民,尤其是北上廣深,你說我沒有換過房子,我沒有想過再買一套,或者我沒有想過買房都是不切實際的。剛畢業的年輕人掙錢買房,年齡大了換學區房,年齡再大點我要改善,再大點回家養老。這是我們的一生,都在圍繞著房子做抉擇。海清,這也是他避免不了的一個問題,人啊,就這樣吧,換來換去還是人生的角色的轉變,你說我想按自己的活法來走完這一生,可是現實的美工刀不一樣把你修飾的和大傢伙一樣嗎,加油人生,房子,有嗎?



愛賣房的賈寶玉


近日,最火爆的國產劇,莫過於孫儷和羅晉領銜主演的《安家》,剛開播沒多久,就頻頻登上熱搜。

其實,《安家》從開播到現在,是一部非常讓觀眾糾結的作品,很多人表示:“我是一邊吐槽,一邊刷劇的。”吐槽是因為劇情偶爾浮誇,堅持刷劇是因為,裡面關於“買房”的話題,戳中了國人的痛點。

尤其是“海清夫婦”登場時,大眾都驚呆了,這不是10年前在《蝸居》裡,為了房子而連續吃了一個星期掛麵的“郭海萍”夫婦嗎?

10年前,他們為買房奮鬥;10後,因為二胎的降臨,他們為換房而絞盡腦汁。

10年了,從《蝸居》到《安家》,房子依舊是國人的頭等大事,年輕人要結婚、孩子大了要換學區房、老人年紀大了要換電梯房等等,一間幾十平米的房子,成了多少都市人的渴望和奮鬥目標。

1、

2009年,一部《蝸居》成為爆款級國產劇,時至今日,依然有忠實觀眾會忍不住回去重刷一遍,只不過時隔10年,對劇情有了不一樣的體會和感悟。

知乎上有位網友,說出了大眾的心境:“當年看《蝸居》,還在上大學,關注點都在男女主角的感情上,現在看《蝸居》,我已人到中年,關注點都落在了海萍夫婦上,那時的他們,就是現在的我。”

▲ 《蝸居》中的“郭海萍”夫婦

在《蝸居》中,“郭海萍”夫婦和現在多數年輕人一樣,他們畢業於名牌大學,為了實現人生的逆轉,放棄了家鄉的工作機會,投身到大城市。

來到大城市,就沒想過走回頭路,他們渴望在這座城市安家,安家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從他們邁進城市開始,買房就成為了吃苦、奮鬥的目標,隨著孩子的出生,房子成為了他們生活的“剛需”。

哪怕揹負鉅債,哪怕節衣縮食,也必須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彈指一揮間,十年過去了,海萍夫婦成了《安家》裡的宮蓓蓓夫婦,讓人感嘆的是,他們依舊在為“房子”奔波。

▲ 《安家》中的“宮蓓蓓”夫婦

《蝸居》裡是剛需,《安家》是要改善眼前的居住條件,因為二胎要出生、老大要上學,解決在家工作的問題等等,他們需要一套更好一點的房子。

從最初的二人世界,只求有個落腳地,到後來的“多口”之家,必須換個大的房子,這10年的跨度,正是多數年輕人的縮影。

所以很多人說,打開《安家》後,有種落淚的衝動,因為一切太真實,看著看著就想到了自己。

2、

《蝸居》裡的海萍夫婦,像極了剛走出校門的小青年。

那時候,兜裡揣著一張名牌大學畢業證書,和愛人來到心儀的大城市,看著都市裡的車水馬龍和璀璨霓虹,滿懷憧憬。

但隨後就不得不面對現實問題,因為經濟條件有限,也為了省錢買房,海萍夫婦只能在擁擠的弄堂裡,租一間只有10平米的房間,連衛生間都是公用的。

▲ 《蝸居》中的“郭海萍”夫婦

最初的日子,他們還很興奮,生活雖然苦,卻依舊有情調,兩個人坐在昏暗的出租屋裡,憧憬著未來,計劃著奮鬥幾年,就貸款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但買房的道路,就像一場持久戰,轉眼來城市打拼七年了,海萍的妹妹從高中都到大學畢業了,他們依然沒有攢夠首付。

海藻來投奔姐姐,三個人“蝸居”在10平米的房間裡,擁擠、不便,成為他們生活的主旋律。

▲ 《蝸居》中的“郭海萍”夫婦

隨著孩子的出生,海萍一家子的生活更加“艱難”,每當有一項開銷時,海萍的丈夫就會唉聲嘆氣地說:“半平米又沒了”。

最初的激情早已褪去,生活只剩下一地的瑣碎和不堪,為了省錢,他們連續吃一個星期的掛麵,騎自行車上班,一個月才省出33塊錢,首付依然是夠不到的天文數字。

▲ 《蝸居》截圖

那時的海萍,睜眼閉眼只有一個念想:“我要買房子。”

最後,他們終於湊夠了首付,卻揹負上了“鉅額”房貸,日子依然捉襟見肘,海萍每天早上起來,就有一串數字跳出腦海,房貸6000、吃穿用2500、孩子幼兒園1500…..

很多人說,在《蝸居》裡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為了買一套房,生活裡寫滿了省錢、狼狽、落魄,更可悲的是,從20歲的青春韶華,熬到了30歲的而立之年,這個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其實,現實永遠比電視劇更扎心。我的一位大學同學,畢業後就去了北京,因為沒錢,他只能住五環外,上下班要擠近三個小時的地鐵,他說,早高峰和晚高峰能把人擠成肉餅。

現在他北漂快十年了,依然住著出租房,依然拼命地擠地鐵,拼命工作,可以手裡的那點存款,都不夠十平米房價的。

他過的日子,就是現實版的《蝸居》,合租房、公用衛生間和廚房,每天精打細算地過日子,最終連個首付湊不夠。

電視演繹的只是冰山一角,但就是這冰山一角,也讓我們看到了都市外鄉人的艱辛和不易。

3、

《蝸居》中的海萍夫婦,歷盡艱辛終於有了一套自己的房子,可到了《安家》裡,他們的生活依然備受“房子”困擾。

原以為我們是生活的主宰,事實上,一直都是生活牽著我們走。宮蓓蓓夫婦也如此,老大要上學,老二要出生,老人給帶孩子,一家六口根本沒有辦法蝸居在六十幾平米的房子內,所以,他們必須換房。

劇中的宮蓓蓓挺著大肚子,看了十幾套房,依然沒有中意的,中介說她太挑剔,歸根結底,是因為“囊中羞澀”。

在看了N+1次房子後,宮蓓蓓和老公的對話,刺痛了無數中年人的心。

宮蓓蓓的老公,苦口婆心地說:“這都大半年了,咱們看的房子前前後後不下十幾套,差不多就行了,再不買老二就要生下來了,到時候怎麼辦?”

宮蓓蓓頭靠在轎車座椅上,面無表情地說:“我覺得我們倆都挺可憐的,倆博士畢業,兩個人在這個地方,辛辛苦苦七八年,連一套像樣的兩居室都買不起,可笑吧!”

兩個博士,兩位都是高精尖人才,精打細算七八年,依然解決不了房子的問題,就像宮蓓蓓說的“太可憐了”。

劇中的場景,也很刺眼。

宮蓓蓓下班回到家,滿屋子連個落腳地都沒有,老公還在打地鋪,為了幫學生改論文,宮蓓蓓只能“窩”在衛生間裡加班。

工作累了,宮蓓蓓一抬頭,看到的不是星空,而是亂七八糟的正在滴水的衣服,那一刻,她的眼神透著無奈和悲涼。

和十一年前的海萍一樣,宮蓓蓓在心裡發誓:“我一定要換房。”

有人對劇情抱有懷疑的態度:電視劇是源於現實而高於現實的藝術,多少會有誇張的演法,說這些話的人,要麼是富二代,要麼是沒有在都市打拼的經歷。

我們來看看北上廣深的高房價,就拿北京來講,普通人的人均工資是7000左右,夫妻二人也才14000,但就算是五環外的房價,一平米也高達3~4萬元,隨隨便便的一居室,都要一兩百萬。

夫妻一年工資不到20萬,除去生活必要開銷,連個衛生間都買不起,一家人蝸居在簡陋的出租房內的現象,隨處可見。

可以肯定地說,生活和電視劇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安家》的編劇六六,就在微博上更新過一條動態,她表示宮蓓蓓是有原型的,她是一位真正的婦科大夫,懷孕坐馬桶寫論文的事情,是真實存在的。

當那位婦科大夫面帶笑意地和六六說,自己拿肚子當桌子,六六看著她的笑,淚水卻在眼眶裡打轉。

所以,電視劇只是還原了生活,讓我們看清了都市眾生相。

因為有了孩子,開銷加大,為了生存,夫妻需要上班,老人需要幫帶孩子,三世同堂擠在幾十米的空間裡,這不就是生活的真實寫照。

從此,詩和遠方只能出現在失眠的黑夜裡,睜開眼撲面而來的就是擁擠和吵鬧,置換房子的無力,是許多中年夫妻的縮影。

後來宮蓓蓓夫婦在房似錦(孫儷飾)的幫助下,“貸款”換了十年都賣不出去的“跑道戶型”,未來如何,還很難斷定。

有人評價說:“不就換房嗎?至於那麼糾結嗎?”

真實答案是“至於”,中年夫妻的累,沒有經歷過的人,沒資格評論。

上有老、下有小,事業瓶頸,讓中年夫妻不敢“揹債”,他們賭不起,換一次房,無疑是傾家蕩產的代價,他們必須精打細算。

不是宮蓓蓓事兒多,實在是現實生活太殘酷,房子對於他們而言,是一項巨大的投資,怎麼會輕易買呢,置換房子的窘迫感,讓許多中年夫妻感同身受。

4、

十年的間距,從《蝸居》到《安家》,“海清”購房、換房的經歷戳中了多少都市人的心聲。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非要買房?租房不也一樣可以生活?”

事實並非如此,“租房”的另一層意思是“居無定所”,哪天房東有變動,你就要面臨被“驅逐”,就要面臨“無房可住”。

在中國,無論貧富,無論何種年齡段的人群,都希望能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一個房產證,代表的不僅僅是財富,還是“家”和“歸屬感”,不然大城市再繁華,你也只是匆匆的過客。

不管是前10年,還是往後推10年,房子永遠是中國人解不開的鎖,只是希望,每一個背井離鄉的外鄉人,都可以通過奮鬥,在都市裡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幾十米空間。

加油!!!


世界華人週刊


10年前,他們為買房奮鬥;10後,因為二胎的降臨,他們為換房而絞盡腦汁。

10年了,從《蝸居》到《安家》,房子依舊是國人的頭等大事,年輕人要結婚、孩子大了要換學區房、老人年紀大了要換電梯房等等,一間幾十平米的房子,成了多少都市人的渴望和奮鬥目標。

2009年,一部《蝸居》成為爆款級國產劇,時至今日,依然有忠實觀眾會忍不住回去重刷一遍,只不過時隔10年,對劇情有了不一樣的體會和感悟。

知乎上有位網友,說出了大眾的心境:“當年看《蝸居》,還在上大學,關注點都在男女主角的感情上,現在看《蝸居》,我已人到中年,關注點都落在了海萍夫婦上,那時的他們,就是現在的我。”


925看劇


1、家與房,矛盾越來越重

08年,金融危機,房市被列入刺激內需的支柱性產業,內地樓市經歷了一場十年大牛市。

一路飆漲

隨之而來的是身後千萬中國人的安家之旅

有人傾家蕩產買房蝸居,為孩子上學

有人利用囤房、租房賺得盆滿缽滿

有人自尊心作祟,用房子彰顯品味

這十年,關於房子的浮世繪越來越精彩

2、海清形象一直未變

從雙面膠、蝸居後,海清這些年的形象一直被定型在媳婦上。

演起這種媳婦,奮鬥中的小人物得心應手

雖然她也尋求突破,但一直未有收穫

但還是從小別離跳到了小歡喜

演媳婦買房子,對十年後的她形象沒有影響

而且這部劇宣傳力度大,客串的小角色也能短時期內為她帶來流量

3、拉情懷,炒作

這兩部劇有一個共同點

編劇都是66

拉海清和出來買房

人們自然會想起蝸居

又有一波話題

收視率、播放率增加

又何樂而不為


大頭22


近日,最火爆的國產劇,莫過於孫儷和羅晉領銜主演的《安家》,剛開播沒多久,就頻頻登上熱搜。

其實,《安家》從開播到現在,是一部非常讓觀眾糾結的作品,很多人表示:“我是一邊吐槽,一邊刷劇的。”吐槽是因為劇情偶爾浮誇,堅持刷劇是因為,裡面關於“買房”的話題,戳中了國人的痛點。

尤其是“海清夫婦”登場時,大眾都驚呆了,這不是10年前在《蝸居》裡,為了房子而連續吃了一個星期掛麵的“郭海萍”夫婦嗎?

10年前,他們為買房奮鬥;10後,因為二胎的降臨,他們為換房而絞盡腦汁。

10年了,從《蝸居》到《安家》,房子依舊是國人的頭等大事,年輕人要結婚、孩子大了要換學區房、老人年紀大了要換電梯房等等,一間幾十平米的房子,成了多少都市人的渴望和奮鬥目標。

1、

2009年,一部《蝸居》成為爆款級國產劇,時至今日,依然有忠實觀眾會忍不住回去重刷一遍,只不過時隔10年,對劇情有了不一樣的體會和感悟。

知乎上有位網友,說出了大眾的心境:“當年看《蝸居》,還在上大學,關注點都在男女主角的感情上,現在看《蝸居》,我已人到中年,關注點都落在了海萍夫婦上,那時的他們,就是現在的我。”

▲ 《蝸居》中的“郭海萍”夫婦

在《蝸居》中,“郭海萍”夫婦和現在多數年輕人一樣,他們畢業於名牌大學,為了實現人生的逆轉,放棄了家鄉的工作機會,投身到大城市。

來到大城市,就沒想過走回頭路,他們渴望在這座城市安家,安家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從他們邁進城市開始,買房就成為了吃苦、奮鬥的目標,隨著孩子的出生,房子成為了他們生活的“剛需”。

哪怕揹負鉅債,哪怕節衣縮食,也必須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彈指一揮間,十年過去了,海萍夫婦成了《安家》裡的宮蓓蓓夫婦,讓人感嘆的是,他們依舊在為“房子”奔波。

▲ 《安家》中的“宮蓓蓓”夫婦

《蝸居》裡是剛需,《安家》是要改善眼前的居住條件,因為二胎要出生、老大要上學,解決在家工作的問題等等,他們需要一套更好一點的房子。

從最初的二人世界,只求有個落腳地,到後來的“多口”之家,必須換個大的房子,這10年的跨度,正是多數年輕人的縮影。

所以很多人說,打開《安家》後,有種落淚的衝動,因為一切太真實,看著看著就想到了自己。

2、

《蝸居》裡的海萍夫婦,像極了剛走出校門的小青年。

那時候,兜裡揣著一張名牌大學畢業證書,和愛人來到心儀的大城市,看著都市裡的車水馬龍和璀璨霓虹,滿懷憧憬。

但隨後就不得不面對現實問題,因為經濟條件有限,也為了省錢買房,海萍夫婦只能在擁擠的弄堂裡,租一間只有10平米的房間,連衛生間都是公用的。

▲ 《蝸居》中的“郭海萍”夫婦

最初的日子,他們還很興奮,生活雖然苦,卻依舊有情調,兩個人坐在昏暗的出租屋裡,憧憬著未來,計劃著奮鬥幾年,就貸款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但買房的道路,就像一場持久戰,轉眼來城市打拼七年了,海萍的妹妹從高中都到大學畢業了,他們依然沒有攢夠首付。

海藻來投奔姐姐,三個人“蝸居”在10平米的房間裡,擁擠、不便,成為他們生活的主旋律。

▲ 《蝸居》中的“郭海萍”夫婦

隨著孩子的出生,海萍一家子的生活更加“艱難”,每當有一項開銷時,海萍的丈夫就會唉聲嘆氣地說:“半平米又沒了”。

最初的激情早已褪去,生活只剩下一地的瑣碎和不堪,為了省錢,他們連續吃一個星期的掛麵,騎自行車上班,一個月才省出33塊錢,首付依然是夠不到的天文數字。

▲ 《蝸居》截圖

那時的海萍,睜眼閉眼只有一個念想:“我要買房子。”

最後,他們終於湊夠了首付,卻揹負上了“鉅額”房貸,日子依然捉襟見肘,海萍每天早上起來,就有一串數字跳出腦海,房貸6000、吃穿用2500、孩子幼兒園1500…..

很多人說,在《蝸居》裡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為了買一套房,生活裡寫滿了省錢、狼狽、落魄,更可悲的是,從20歲的青春韶華,熬到了30歲的而立之年,這個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其實,現實永遠比電視劇更扎心。我的一位大學同學,畢業後就去了北京,因為沒錢,他只能住五環外,上下班要擠近三個小時的地鐵,他說,早高峰和晚高峰能把人擠成肉餅。

現在他北漂快十年了,依然住著出租房,依然拼命地擠地鐵,拼命工作,可以手裡的那點存款,都不夠十平米房價的。

他過的日子,就是現實版的《蝸居》,合租房、公用衛生間和廚房,每天精打細算地過日子,最終連個首付湊不夠。

電視演繹的只是冰山一角,但就是這冰山一角,也讓我們看到了都市外鄉人的艱辛和不易。

3、

《蝸居》中的海萍夫婦,歷盡艱辛終於有了一套自己的房子,可到了《安家》裡,他們的生活依然備受“房子”困擾。

原以為我們是生活的主宰,事實上,一直都是生活牽著我們走。宮蓓蓓夫婦也如此,老大要上學,老二要出生,老人給帶孩子,一家六口根本沒有辦法蝸居在六十幾平米的房子內,所以,他們必須換房。

劇中的宮蓓蓓挺著大肚子,看了十幾套房,依然沒有中意的,中介說她太挑剔,歸根結底,是因為“囊中羞澀”。

在看了N+1次房子後,宮蓓蓓和老公的對話,刺痛了無數中年人的心。

宮蓓蓓的老公,苦口婆心地說:“這都大半年了,咱們看的房子前前後後不下十幾套,差不多就行了,再不買老二就要生下來了,到時候怎麼辦?”

宮蓓蓓頭靠在轎車座椅上,面無表情地說:“我覺得我們倆都挺可憐的,倆博士畢業,兩個人在這個地方,辛辛苦苦七八年,連一套像樣的兩居室都買不起,可笑吧!”

兩個博士,兩位都是高精尖人才,精打細算七八年,依然解決不了房子的問題,就像宮蓓蓓說的“太可憐了”。

劇中的場景,也很刺眼。

宮蓓蓓下班回到家,滿屋子連個落腳地都沒有,老公還在打地鋪,為了幫學生改論文,宮蓓蓓只能“窩”在衛生間裡加班。

工作累了,宮蓓蓓一抬頭,看到的不是星空,而是亂七八糟的正在滴水的衣服,那一刻,她的眼神透著無奈和悲涼。

和十一年前的海萍一樣,宮蓓蓓在心裡發誓:“我一定要換房。”

有人對劇情抱有懷疑的態度:電視劇是源於現實而高於現實的藝術,多少會有誇張的演法,說這些話的人,要麼是富二代,要麼是沒有在都市打拼的經歷。

我們來看看北上廣深的高房價,就拿北京來講,普通人的人均工資是7000左右,夫妻二人也才14000,但就算是五環外的房價,一平米也高達3~4萬元,隨隨便便的一居室,都要一兩百萬。

夫妻一年工資不到20萬,除去生活必要開銷,連個衛生間都買不起,一家人蝸居在簡陋的出租房內的現象,隨處可見。

可以肯定地說,生活和電視劇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安家》的編劇六六,就在微博上更新過一條動態,她表示宮蓓蓓是有原型的,她是一位真正的婦科大夫,懷孕坐馬桶寫論文的事情,是真實存在的。

當那位婦科大夫面帶笑意地和六六說,自己拿肚子當桌子,六六看著她的笑,淚水卻在眼眶裡打轉。

所以,電視劇只是還原了生活,讓我們看清了都市眾生相。

因為有了孩子,開銷加大,為了生存,夫妻需要上班,老人需要幫帶孩子,三世同堂擠在幾十米的空間裡,這不就是生活的真實寫照。

從此,詩和遠方只能出現在失眠的黑夜裡,睜開眼撲面而來的就是擁擠和吵鬧,置換房子的無力,是許多中年夫妻的縮影。

後來宮蓓蓓夫婦在房似錦(孫儷飾)的幫助下,“貸款”換了十年都賣不出去的“跑道戶型”,未來如何,還很難斷定。

有人評價說:“不就換房嗎?至於那麼糾結嗎?”

真實答案是“至於”,中年夫妻的累,沒有經歷過的人,沒資格評論。

上有老、下有小,事業瓶頸,讓中年夫妻不敢“揹債”,他們賭不起,換一次房,無疑是傾家蕩產的代價,他們必須精打細算。

不是宮蓓蓓事兒多,實在是現實生活太殘酷,房子對於他們而言,是一項巨大的投資,怎麼會輕易買呢,置換房子的窘迫感,讓許多中年夫妻感同身受。

4、

十年的間距,從《蝸居》到《安家》,“海清”購房、換房的經歷戳中了多少都市人的心聲。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非要買房?租房不也一樣可以生活?”

事實並非如此,“租房”的另一層意思是“居無定所”,哪天房東有變動,你就要面臨被“驅逐”,就要面臨“無房可住”。

在中國,無論貧富,無論何種年齡段的人群,都希望能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一個房產證,代表的不僅僅是財富,還是“家”和“歸屬感”,不然大城市再繁華,你也只是匆匆的過客。

不管是前10年,還是往後推10年,房子永遠是中國人解不開的鎖,只是希望,每一個背井離鄉的外鄉人,都可以通過奮鬥,在都市裡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幾十米空間。

加油!!!


使勁刨根


人的一生總是在不斷地需要,從獨生子女到開放二胎,人們對房子的需求也在改變。海清在蝸居中對房子並沒有具體的要求,那只是一個執念,一種感覺,我要在上海紮根,所以一定要在上海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而安家中,海清已從買房改為換房,需求也很明確,人在需要中長大,成熟。

其實我們要的是房子嗎?不見得吧,我們真正要的是一個可以遮風擋雨的家,不必因為房東漲房租,不必因為工作單位太遠就搬離的家。

那是一個溫暖的,讓人安心的,充滿能量的補給站。






我要我自由


十年前後,買房的人分別是“海萍”和“宮蓓蓓”……

十年前,海萍買房,導致妹妹誤入歧途,終於明白,房子不是家,有愛才有家。

十年後,宮醫生買房,改善居住條件,高知階層通過自己的奮鬥,只為提升家庭生活質量。

十年前後,雖然買的都是房子,但買房人的觀念、心路歷程卻完全不一樣。十年前,普通人買房要舉全家之力,十年後普通人只要努力,還是可以慢慢改善的。

唯一沒有變的……就是都依靠海清演繹了人物,呵呵:)


穆紫雨姍


你好,我感覺還是因為房子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是一生中最大一筆開銷,所以在生活中永遠都是核心話題,海清一直致力於表演老百姓的真實生活,她很少演霸道總裁,海清是我一直比較看好的女演員,演戲張弛有度,貼心演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