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楊柳發芽的季節了,“楊柳”是楊還是柳呢?

我們經常在古代詩歌中看到“楊柳”這個意象,可是,如果你以為“楊柳”=“楊樹”+“柳樹”,那就屬於望文生義,大錯特錯了。在植物學分類上,楊與柳同屬一科,它們有一些共同的特質,比如都有白絮紛飛的現象,但二者分屬於不同的屬,區別還是極為明顯的。不過,古詩中的楊柳多指柳樹,《爾雅》中說 :“楊,蒲柳也。”所以,“則楊可稱柳,柳亦可稱楊,故今南人猶並稱楊柳”。

“楊柳”的別樣風情

柳樹那細柔修長的枝條在春風中搖擺的動人風姿,常常引人讚歎。最有名的要數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清代高鼎在《村居》一詩中,用“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描繪出了一幅典型的早春圖景。唐代劉禹錫在一首《竹枝詞》中,用“楊柳青青江水平”刻畫出寧靜恬美的江邊風景。宋代詩僧志南的一句“吹面不寒楊柳風”更是巧妙,把楊柳和風融為一體,讓人彷彿感受到早春和風的暖意。

古人常用柳來比喻美麗的女子。如女子身材苗條、腰枝柔軟可稱為“柳腰”,女子眉毛細長秀美可稱為“柳眉”。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寫下“楊柳小蠻腰”的詩句,用楊柳來讚美侍女小蠻的纖柔腰肢,“小蠻腰”由此廣為人知,後人就用“小蠻腰”來形容少女婀娜柔軟的腰肢。

“楊柳”與“白楊”無關

在我國古代詩歌中,往往楊與柳並舉。如隋朝的《送別》一詩 :“楊柳青青著地重,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詩中提到的“楊”和“柳”實際上就是柳樹,楊、柳對舉,是出於文學修辭的需要。

先秦時古人已有在墓旁植樹的習俗,植樹的品種和墳墓的大小都有一定的規定,比如天子植松樹,諸侯植柏樹,大夫植楊樹,士植榆樹等,其中種植楊樹是較為常見的。從漢代起,古詩中開始出現“白楊”的意象,並且與死亡和墳墓相伴。自此之後,輓歌、悼詞中多用白楊來寄託哀思,這種風氣經過魏晉的發展,在唐代達到鼎盛。

話說唐高宗下令新建蓬萊宮,由司農少卿梁孝仁負責修建。當時宮中各個庭院都種植了白楊。在修建過程中,將領契苾(bì)何力前來參觀,梁孝仁就指著那些白楊對他說,這些白楊都是速生種,三五年後,整個宮中就會變得綠蔭處處了。契苾何力雖然是來自鐵勒部落的大將,但對於漢族文化卻是相當熟悉,他沒有正面回答梁孝仁,而是口吟了兩句古詩 :“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梁孝仁一聽,頓時驚出一身冷汗,明白了他是在點醒自己,白楊是墳墓旁的樹種,不應該種植在皇上居住的地方,自己一時疏忽險些犯下大錯!梁孝仁立即下令將所種的白楊統統拔去,改種梧桐,同時,沿著宮牆還種植了柳樹,成為當時一大景觀,後世詩人張祜(hù)的“萬樹垂楊排御溝”,韓翃(hóng)的“寒食東風御柳斜”都是在描寫這些柳樹。

“折柳”情依依

霸陵(也作灞陵)是漢文帝劉恆的陵墓,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郊,它附近的霸橋(也作灞橋)是古人離別長安,前往全國各地去的必經之地。霸橋兩邊楊柳掩映,纖柔細軟的柳絲象徵著情意綿綿,彷彿伸手挽留離別的人一般,且“柳”與“留”諧音,因此人們送客至此橋,都要折柳贈別,柳條和霸橋自然也就帶上了傷別的色彩。

折柳送別的習俗從漢代開始,在唐時最盛,許多著名的詩句都對此習俗有所提及,比如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yì)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首著名的送別詩,先寫渭城的晨雨,再寫柳色青新,渲染出一派離別的氛圍,最後的兩句已經成為千古名句,因此渭城、陽關也成為離別的象徵。

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中有《折楊柳枝》一曲 :“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這是一首用羌笛(也叫胡笛,是古代出自西域的一種樂器,發出的聲音悽切哀怨)奏的表達行客離情別緒的曲子,哀婉感傷,在唐代極為流行,許多詩中都提到過它。最著名的是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詩中“楊柳”是個雙關詞,既指《折楊柳枝》曲調,又指實際生活中的楊柳,成為荒漠戍守士卒心目中故鄉的象徵。又如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又到楊柳發芽的季節了,“楊柳”是楊還是柳呢?


楊柳“飛花”傳好運

暮春時節,柳絮與楊花漫天飛舞。唐代詩人韓翃有首著名的《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詩歌巧妙地描繪出整個長安城柳絮飛舞的迷人春景,偌大長安,竟然沒有一處不被飛絮沾滿,可見春光之動人。同時點出當時是寒食日,要折柳插門,而皇宮中不僅如此,皇帝還要降旨取榆柳之火賞賜近臣,以示恩寵。唐德宗因為欣賞這首詩,親自點名起用韓翃為駕部郎中知制誥。由於當時的江淮刺史也叫韓翃,唐德宗特地親手書寫此詩,並批道“與此韓翃”,成為當時流傳的佳話。

那些著名的柳樹

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曾經在揚州大明寺平山堂前親手植了一株柳樹,人稱“歐公柳”。他的詞中也有“手種堂前楊柳,別來幾度春風”之句。後來薛嗣昌做太守,在“歐公柳”對面也種了一棵柳樹,自己標明叫“薛公柳”,結果無人不嗤笑,他離任後,他的“薛公柳”隨即也被人砍掉了。

晚清重臣左宗棠率領湘兵來到西北收復被俄國侵佔的失地時,覺得當地氣候乾燥,大軍水土不服,就下令軍隊在大道沿途、宜林地帶和近城道旁遍栽楊樹、柳樹和沙棗樹。這樣做的目的主要在於鞏固路基、防風固沙、便於乘涼。後來人們便將左宗棠和部屬所植柳樹稱為“左公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