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有媽媽會不會很苦?

活下去好不好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那首《世上只有媽媽好》: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哪裡找。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不知道,要是他知道,夢裡也會笑。

這首歌道盡了有媽媽和沒媽媽的孩子的區別。我還記得小時候看這部電視劇的情景,那部電視劇叫《媽媽再愛我一次》,雖然身為幾歲的娃娃,但還是被劇情裡主人公的遭遇而感動,每天兩集,每次要哭出兩斤眼淚出來。

母親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親人,懷胎十月、一朝分娩,從此母親一把屎一把尿將我們撫養長大,農村的母親還需隨著家人一起下地幹活,上山砍柴,城裡的母親還得白天上班,每天做好一日三餐。可以說,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什麼人對你最好,那肯定是母親了。

都說母親的愛寬闊的像大海,父親的愛深沉的像大山。確實是這樣,母親的愛會圍繞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細膩、溫柔,時時刻刻讓你能感受到。而父親的愛一般比較內斂,平常不怎麼表露,關鍵時刻卻凸顯出來。

孩子沒有媽媽會不會很苦?答案是肯定的,沒有哪一個孩子不想得到母親的愛,如果他說不想,那肯定是假裝堅強,只是不想讓人看到他的柔弱而已。

分享一個例子:

小學的時候,有一個同學,男孩子,他母親在他3歲時就去世了,他父親後面也沒有再婚。就這樣爺倆兒過日子。上學之後,他的成績不是很好,但是很努力,因為他知道自己沒有媽媽了,只有靠自己了。但無奈再怎麼努力,成績還是不怎麼樣。有時候他和別的同學打架,別人就會挖他的爛疤,說他是個沒有孃的野孩子,這時候,他就會發了瘋似的追著那個小朋友,狠狠的揍他,直到把那個小朋友打服為止。

他的自尊心非常強,只要有人罵他,他都發瘋似追著人打,直到學校裡沒有任何一個人敢惹他。他經常一個人坐在牆角,只會跟個別的幾個玩得很好的親人玩,因為這些人知道他家的情況,不會說他。

再後來,上初中之後,他就輟學了。

現在看來,他那時候真可憐,一個這麼小的孩子,卻要承受很多大人都承受不來的痛苦,所有的內心的渴望溫暖的情感都得不到釋放,只能用一層厚厚的盔甲把自己偽裝起來,只為在這個世界能站住腳。大家說,可不可憐?

對於有母親的孩子來說,我們是體會不到這種感受的。但有時候,我們也可以感同身受,能感受到他們那顆渴望母親溫情的柔軟的心,想要,卻得不到,而且是永遠得不到,那種滋味,肯定很難受。

我是星辰時光機,一對學心理的營養師粑粑麻麻,分享育兒及營養知識,歡迎大家一起交流學習,謝謝!


星辰時光機


會,會很苦,越長大越苦。

我很小的時候,我媽就自殺了。那會太小了,也沒什麼概念,以為只要是媽媽,都會愛自己的孩子,所以我的第一個後媽,我是很歡迎,很喜歡的,我以為她也是會跟我媽一樣的存在,後來發現,我還真是個孩子,想的太簡單了。她是個電影的惡毒後媽,對我非打即罵,各種虐待。第二個後媽是到我初中時候吧,打不動,就是語言攻擊。後來,我上高三時候,第三個後媽出現,我是無視,覺得跟我沒啥關係,井水不犯河水。

這麼些年,不管是出去看到別人一家三口甜甜蜜蜜,還是電視劇裡閤家歡的場面,都是忍不住流淚,怎麼別人就能有個完整的家庭,我沒有呢?

很多人以為長大了,就不需要媽媽了,其實,越長大越需要一個媽媽。青春期,第一次大姨媽手足無措,需要媽媽;大學戀愛了,想要跟家裡絮叨絮叨;工作了遇到各種問題,沒處去請教,沒處說;結婚了,婆媳之間各種問題,也沒辦法跟自己媽媽討教……


恰逢其詩


小時候因為爸媽天天吵架隔天就打架,他們就離婚了,那時候我兩三歲,撫養權給了我爸爸,我媽媽就去廣東工作了,每年我媽會回來一兩次然後讓外婆來接我,每次她走之前都會哭,想媽媽了也會哭。家裡面的親戚,特別是姑姑們對我很好,彌補了一些愛吧,現在長大了,我覺得我媽和我爸離婚的決定挺好的,如果不離婚在家暴環境長大的我可能性格不會很好,我媽也不會幸福


2333243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單親家庭長大的,我家是在廣西梧州岑溪的一個大山村,四面八方都是山,三公里內只有我家一戶人家,在我5歲1993年媽媽去給別人賣松脂出了車禍離開了我,那時的我還不懂媽媽離開會多久,甚至不會哭,不會傷心,從那以後我的生活改變了,爺爺奶奶快八十了,我有一個姐姐一個弟弟,爸爸因為接受不了現實,跟本不回家,就算回來也是看看我們吃完飯又走了。我姐上小學了,我也跟一起上,這樣有伴,因為從我家到學校要走一個小時的山路,早上5.30就要起床煮粥了,因為想讓爺爺奶奶睡多點,和姐姐抬大鍋洗,一瓢一瓢把水放到大鍋裡,會想到有媽媽多好啊,就不會這麼辛苦了,只能默默的流淚。很多時候不會表現出來傷心,在別人面前都是快樂的,往往只有夜深了躲在被窩裡哭,那時讀書沒有困難補助,學費往往都是先讀書後交費的,一年級到四年級都是被同學欺負的,還好到五年級了同學長大了,自己會反抗懂得同學相處,才沒同學欺負了。只是很快就小學畢業了,從此讀書就離我很遙遠了,每天的工作就是放牛,不管下雨還是晴天都是放牛,臉和手都是草割的傷口,有一次想到拿草割腕,想到爺爺奶奶那麼老了,狠不下心,大哭了一場。從小到長大哭的不知多少次,在夢裡哭了不知多少次,看到別人和媽媽聊天會流淚,太多太多的不容易,太多太多的不知形容沒有媽媽的苦了。

所以有媽媽的朋友們,你們要好好愛你的媽媽,結婚的朋友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和問題都要站在小孩的立場想想,沒媽的孩子真的就像一顆草。

謝謝朋友們的觀看,希望得到你的點贊,給我點鼓勵,謝謝大家了[比心][比心][比心]


小燕燕的生活記錄


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這句歌詞不是白來的,沒有媽的孩子真的太苦了,會影響一生的。從小,我爸媽關係就不好,12歲以前,我爸經常出差,很少在家,我都是跟我媽一起生活,那時候家裡不怎麼有錢,吃穿都不是很好,但是,卻很開心。12歲,爸媽離婚了,我們被判給了我爸,還跟著我爸去了另一個城市生活,一年到頭,也見不到我媽一面。沒過多久,就有了後媽跟我們一起生活。第一年,對我們還說得過去,吃穿都該挺大方,第二年,我小弟出生了,一切,都慢慢的凸顯出來了,好吃的,好喝的都是緊著我小弟,燉排骨,都是小弟吃肉,我們喝湯,其實家裡條件不算差,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會過成這樣,後來我們上學,也都是應付了事,我和我同父同母的親弟弟,都沒讓上高中大學,上的職業院校,我小弟卻從小都是掏錢市重點,省重點,我的成績不是很好,但是上個高中大學是沒問題的,但是,家裡太不把我們放在心上了,都是應付。在那個家裡,每天都過得很壓抑,有什麼需求根本不敢說,初中時,我的鞋都小了,但是也不敢說,愣是一直穿著擠腳的小鞋上學的。那些年,每天都盼著長大,出去上班了,就好了,自己的性格,也因為在那樣的環境下成長的,變得很敏感,悲觀,沒有安全感,影響了進去社會後的狀態。我經常會回想,12歲以前,跟我媽在一起的日子,雖然日子不富裕,還是在小縣城,但是那是人生最快樂的日子,真的很想念。


Xh100


作為一個二胎媽媽,看不得這樣的話題,我不能主張為了孩子不要離婚,也不能提倡為了孩子要忍氣吞聲,但是至少我,不能離開我的孩子。

我的第一個孩子是女孩,產後大出血,她是我用半條命換來的寶!當她睜開眼睛對著我的方向一直一直望的時候,我竟然哭了,我後悔曾經說的把她放老家給我婆婆帶,那一刻我發誓,我在哪兒,我的孩子就要在哪兒!

我女兒一歲前我中午不困颳風下雨還是大雪封路,從未阻斷我回家餵奶,我想只有做母親的人才會懂得孩子一邊吃奶一邊盯著你的那種幸福感。斷奶是一歲四個月,幼兒急疹自己突然不吃母乳,全是自然斷奶吧,我倆都沒有痛苦,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這一點都不假。

二胎是兒子算是個意外,感謝上帝讓我兒女雙全。今年我妞六歲了,只有我出差的三四天是分開睡,即便是斷奶,我也從未讓我妞跟我分開過,我不提倡分開斷奶,那對孩子和大人都太殘忍了。

2019.1.10凌晨一點半我有陣痛開始都沒睡著,一直堅持到十分鐘一次吻別我熟睡的女兒,五點四十從家裡去醫院了。

生了兒子的第二天孩子爺爺帶著我妞來醫院看我,當她說媽媽我想你了的時候,我忍不住就哭了,摟著我妞哭,她還安慰我說別哭了媽媽,我都來看你了……

後來坐月子,雖然我妞每天晚上都會忍不住哭著說媽媽我想和你睡,但如果告訴她我要照顧小寶寶她也會很理解的去和奶奶睡!

直到現在,我女兒六歲,我兒子一歲,姐姐真的超愛弟弟,我有時候太累忍不住吵小寶兒,她就會趕緊去抱著他說媽媽別吵了,你看小寶兒太可憐了;

有時候跟老公吵架我也會想過離婚,可是當孩子伸出小手要抱抱的時候,摟著你的脖子奶聲奶氣喊媽媽的時候,多大的委屈和不如意都沒了,人這輩子真的就是在為孩子而活!

現在我又恢復了中午回家餵奶的日子,這次疫情讓姐姐和弟弟也走了更多的陪伴,有個伴兒突然覺得姐姐長大了,很多時候也獨立了。

所以不要問什麼沒有媽媽的孩子會不會很苦,這個問題我不想去考慮,我不求以後多麼大富大貴,我的家人都能夠平安,孩子們能夠健康快樂成長,全家人能夠生活在一起,是我唯一的期望!



麗姐說事兒


沒媽的孩子怎麼會幸福。

我兩個孩子,因為疫情,一直沒有上班,每天在家裡陪著他們。兩個孩子特別粘我,特別聽我的。我小兒子一會不看見我就各個房間尋我,一歲半的他一看見我就馬上要我抱抱,叫我媽媽,頭歪在我肩膀上,好依賴我哦,我真的好享受跟他們在一起的時光。每天在家吃完飯就陪他們看書,畫畫,講故事,看動畫片,讀讀唐詩,給大兒子學學英語,覺得很充實很值得。也會很累,也會被他們不聽話而生氣,但是更多的是幸福。

我覺得條件再好的家庭,爺爺奶奶照顧得再好,始終代替不了父母尤其是媽媽的位置。我姑媽的兒媳婦從把孩子生下來就沒管過他,現在還不知道怎麼給孩子換尿褲,沒有給孩子做過一頓飯,沒有帶孩子睡過一個晚上,她還說孩子不親她,只親奶奶。六個月前在家裡都不抱孩子的,說生產完要多休息,不能抱人。六個月後馬上就出去找工作了。我姑媽家條件挺好的,有一定的積蓄,對媳婦也特別好,姑媽兒子包工程一年不到百萬。他們都希望她在家裡好好帶孩子,唉。有時候看到那個孩子心裡酸酸的,媽媽的懷抱是多麼的幸福和有安全感,可惜他享受的不多。


帶著筆帽去旅行


作為剛新晉的寶媽,看了你這個問題心裡揪的慌,沒有孩子的媽媽生活上不一定會很苦,但肯定情感有缺失,沒那麼幸福。

抗疫英雄夏思思,才29歲,堅守抗疫一線,因為救治病人不幸感染去世。她的兒子才兩歲,至今還認為媽媽在上班。無法想象知道真相的他是怎樣的反應,兩歲的孩子可能也無法理解什麼是死亡吧!可以後他要面對的是再也沒有媽媽來抱抱他,媽媽再也沒辦法來回應他的需求了。對於一個兩歲的孩子來說心裡該多難受。

設想如果我不在女兒身邊,有爺爺奶奶爸爸照顧她,我想她的生活條件也不差。但當她看到別的孩子有媽媽在身旁陪伴時,我想她的心裡是苦的。有媽的孩子是塊寶,母女間最簡單的陪伴便勝過所有的美好。

願所有的父子母女親情沒有分離,願所有的孩子都能幸福快樂長大。


予墨魚


當然會,我就是從小沒有父母。記憶裡媽媽特別寵我爸爸特別嚴厲,只是車禍無情了。還好叔叔嬸嬸對我太好,讓我還不至於太受苦。不過誰也替代不了親生父母,小時候都跑著他們訓我,對我太客氣反而感覺不是親孩子。也從小察言觀色讓自己受歡迎。長大後為了不讓他們再操心花錢嫁了個條件好些的,對我還可以只是老公有點自私家裡條件好寵的老公不怎麼會疼人。感覺自己有時特別委屈,很想找個寵著自己的。可惜選擇了麵包。


文佳884


從小就聽著巜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長大,可在我的童年回憶裡,媽媽的份量極小且不怎麼喜歡親近於她,整日裡她不是忙著和父親吵架,就是嘮叨我事情做的不多,還不夠好,所以在我五六歲時就開始不停地學習各種家務活,洗衣做飯,撥草餵雞.鴨.豬.難的星期天也會去田地裡幹活,長大後,自己也當了媽媽,終於明白了母親的用心良苦,她的教育雖然嚴厲,但能讓我在外工作時少求人,做事更腳踏實地,遇事有分寸,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想家,也越來越理解媽媽,人到中年最大的幸福莫過於到家有媽媽的家常菜和她不停的嘮叨聲,這才是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