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昔日兵哥兵妹夫妻,今日抗疫前線排頭兵

常德:昔日兵哥兵妹夫妻,今日抗疫前線排頭兵

戴敏(右一)在對居民進行防疫宣傳。

紅網時刻常德3月11日訊(通訊員 代國紅)常德市柳葉湖七里橋街道七里橋社區幹部戴敏和常德經開區德山蓮花池社區幹部趙海鶯,是一對退伍近20年的老兵夫妻,從事社區服務工作十幾年。夫妻倆在疫情發生的第一時間,毫不退縮,英勇出擊,積極投身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線。40多天來, 他們始終牢記入伍時的錚錚誓言,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員的執著和擔當,完美詮釋了“退伍軍人”光榮稱號。

堅守崗位,他們是衝鋒一線的“戰鬥員”

根據市委、市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全市街道、社區工作人員農曆正月初二進入抗疫一線。戴敏、趙海鶯夫妻二人接到通知後,都第一時間返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

七里橋社區人口多,面積廣,人員流動性大。戴敏按照社區黨總支的分工,帶領社區網格員和志願者逐門逐戶對安置小區和重建小區“四類人員”進行地毯式摸排,他堅持每天電話排查和入戶排查相結合的方式,做到信息掌握清、健康狀況清、家庭人員底子清。他懸掛50多條條幅,張貼宣傳疫情通告近萬份,發放防控科普知識宣傳單近千張,每天都步行往返於各個小區門衛檢測點,督促人員檢測和勸返工作,常常都是工作到深更半夜,等居民熟睡了才返回家中。翻開他的微信運動,每天都是2萬多步,這是對他工作最好的證明。

妻子趙海鶯所工作的德山蓮花池社區,地處德山鬧市區,轄區內許多小區沒有物業管理人員,清理摸排任務十分繁重。但她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退伍軍人,絲毫不落後其他男同志,主動向領導請求包保最困難、最複雜的小區。她和另外一名老同志一起到每戶居民家嚴格排查,並登記造冊,發放居民通行證。她天天堅守在檢測點,認真仔細,一絲不苟,給小區居民測體溫、搞登記、勤消毒,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入小區,消除一切病毒傳播隱患。

化解矛盾,他們是居民心中的“服務員”

七里橋安置小區人口密集,在這次疫情期間,因小區常住居民害怕外來人員將病毒帶入本小區,他們自發組織,嚴禁外來租住戶進入本小區,導致外來人員無法進入本小區,出租戶和租賃戶之間經常發生糾紛。

社區八組居民郭某與租住戶謝某,在解除租賃合同時發生爭議糾紛。戴敏聞訊後立即趕到現場,瞭解雙方的矛盾焦點,站在雙方的立場上,對雙方進行耐心調解,並提出自己的合理意見,希望雙方各讓一步,經過一個上午溝通協商,最後,雙方接受了調解意見,化解了彼此矛盾。這次矛盾化解後,小區內再未發生此類矛盾。租賃戶謝某一個勁地說:“沒想到社區幹部辦事效率這麼高,不搞地方保護主義,沒有拉偏勸。以後有什麼矛盾,還希望戴主任幫忙作主。”

忘我工作,他們是孩子心中的“奧特曼”

有人說世間最遠的距離是天涯海角,但是戴敏趙海鶯夫妻說,要想看看距離社區僅僅幾百米遠的家人也是很難的事。

他們的兩個兒子一個7歲,一個還只有4歲候。因疫情特殊,病毒潛伏期長,而他們在抗疫前線,和外面人員接觸多,在外工作時間長,所以要長時間和家人隔離,只好把孩子交給年近七旬的父母照看,平時想兒子的時候只能看看照片,發發視頻。40多天的時間,夫妻倆和小孩、父母相聚時間也僅有寥寥幾次。

夫妻倆每每聽到父母告知情況,都感覺到對家人很愧疚。他們暗下決心,等疫情結束,會好好陪伴家人。

也正是有許許多多的這樣的疫線堅守者和堅守者背後的支持者,才有了這場戰疫的階段性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