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孩子“聽話”“懂事”,不如教他們分清是非善惡

一千零一頁 14


在小的時候經常會聽到長輩對我們說:你要聽話,要懂事。

當孩子想要嘗試新事物時,父母會說:聽話,別調皮。

當孩子不願意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給其他小朋友時,父母會說:來,聽話,把東西給他們玩玩。

似乎不聽話的孩子,在他們眼中就是叛逆。

父母教孩子“聽話”“懂事”,不如教他們分清是非善惡

其實,很聽話的孩子往往過得不太幸福,因為他們從小到大都在壓抑自己真實的想法。長此以往,可能會慢慢發展成“討好型人格”他們同理心很強,很在乎別人的感受害怕別人不喜歡自己,因此不太敢拒絕。

其實“聽話”和“乖”都沒有錯,但不能定義為只有百分百順從才是“聽話”和“乖”,這樣會讓孩子產生心理缺陷。

我有一個朋友就是特別聽話的那種。衣服,媽媽說好看的就買;大學是媽媽選的;畢業了考研,考公務員,進事業單位;結婚的丈夫也是媽媽選的。生活裡的一切都是按照家人意願的軌跡運行著。

身邊的朋友都挺羨慕她的生活穩定幸福,可她卻說“其實很厭倦這樣的生活,覺得自己像一個傀儡,都是在為別人而活,彷彿沒有為自己活過。從來沒人問過她想的理想,也沒有人問她開不開心,都只誇她脾氣好,很溫和之類的。”

她說“一直在默默接受長輩的安排,都以為她過得很開心,很幸福,其實大都是委屈自己迎合他們,就怕自己反抗會傷了父母的心。”

是啊,我們羨慕她事業穩定,家庭幸福的時候,卻不知道她也在羨慕我們,可以按自己的想法過生活。

父母教孩子“聽話”“懂事”,不如教他們分清是非善惡

我堂哥結婚那天,我調皮的問他:“第一次做新郎,是不是既緊張又興奮”,沒想到他只是淡淡回了兩個字“沒有”,當時我是驚訝的,可事後想想這也正常。

堂哥被家裡催婚多年,好像這個年齡不結婚就是不懂事,不聽話,甚至上升到了不孝順的層面了。長輩總覺得到了年齡不結婚就是一件丟人的事情,長輩見到誰家有合適年齡的姑娘就想介紹堂哥。總感覺堂哥結婚是被“趕鴨子上架”的無奈。

有些父母時常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孩子特別乖,特別聽話懂事,平時都不需要自己操心。其實他們可能並不知道,孩子有時候聽話,懂事都是裝出來的,卻又不能在外人面前駁了父母的面子,就成了一個大人眼裡聽話的孩子,我以前就是這樣的。

其實教會孩子“聽話”“懂事”之類的,不如教會他們明辨是非,分清善惡。

建立自己的底線,讓他們勇於和家長探討內心的想法。

孩子的成長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和牽引,而不是替他們所有的人生做抉擇。

畢竟這是他們的人生,理應有自己的主見。


父母教孩子“聽話”“懂事”,不如教他們分清是非善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