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櫟陽令之死除了說明秦國因戰爭而窮困,還說明了什麼?

本篇內容基於小說、影視劇而作,閱讀耗時大約1分鐘。

本期我們來聊聊第一集中有關“櫟陽令之死”的內容。

秦魏首次交戰已然告一段落,雙方各自回營地整頓兵馬,準備擇日再戰。此時,天色已黑,秦國的各營兵馬大體安置妥當,而唯有六營兵馬在埋鍋等糧。

上一期我們已經說到有關“秦人食草充飢”的問題了,說明糧草問題已到了火燒眉毛的程度,所以贏虔規勸其父秦獻公先回去休息的時候,獻公並沒有聽從。一則糧草是行軍之大事,另一則獻公此時自己也有些吃不準,這場戰爭是否會因糧草不濟而宣告失敗。

很快,櫟陽令就押解糧食趕了過來,但並非是騎馬或步行,而是被抬著過來的。原來櫟陽令在押解途中,遭到了魏軍的截殺。一般來說,這種押解途中,路遇埋伏的情況,糧食多半會被劫走或是毀去,很少能夠保護下來,畢竟對方是有備而來。

然而,櫟陽令卻用生命守護了這些糧食,確保四千石糧食,一粒未失。其實,在他看來,這些已不是糧食,而是將士的性命,也是秦國的命運。因此,寧願自己深受重傷,也要確保糧食全數、及時地送到軍前。

糧食到來,獻公與贏虔本以為問題解決了,當即命令各營人馬去分糧,但當他們聽到押來的糧數時,一抹陰霾再次浮上心頭。原本獻公要的是八千石,而此次只來了四千石,少了一半,問題依舊存在,眼見明日就要和魏軍再次大戰,此刻軍糧不足,又有多少勝算呢?

心念即此,獻公勃然大怒,準備以軍法處置了櫟陽令。此刻,嬴渠梁趕了過來,阻攔獻公行刑,還將罪責攬在了自己的身上,說是自己授意軍糧減半的。其實,獻公並不想追究誰減半了軍糧,而是想盡快穩定軍心。

正當他們二人爭執的時候,已有將士來報,櫟陽令還未等行刑,已然死了,死因是連傷帶餓。

櫟陽是當時秦國的都城,而櫟陽令就相當於京兆尹,其地位在秦國朝堂中非輕,就是這樣一個身份,且又重任在身,都需要在飢餓中行軍,可見秦國當時已困窘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了。

最後,櫟陽令在臨死之前,特意寫道:“民已無糧可徵。”

當嬴渠梁將遺言拿給獻公看時,獻公也藉此宣佈厚葬櫟陽令,以表對壯士的褒獎,其實此時在獻公心裡已經做了無法收復失地這一最壞的打算,但由於自己是三軍主帥,絕不能流露出任何失敗的情緒,以免影響士氣。

大秦帝國:櫟陽令之死除了說明秦國因戰爭而窮困,還說明了什麼?

誠然,這是秦軍乃至整個秦國面臨最大的問題,但在這些問題之下,還有一線生機。正是因為這一點點的生機,才讓秦國從苦難中挺了過來,走向強大。

櫟陽令死前說民已經沒有糧食了,也就是說民眾們將自身的存糧全部拿出來,來補給前線將士。然而,那些民眾們吃什麼?或許草根、樹皮,我們不得而知。

可是,我知道的是那是在戰國時代,諸侯分立,國與國之間本就相連,比如秦魏兩國,穿過河西之地,就是魏國當時的都城安邑,那裡繁華富庶,吃飽穿暖總不成問題,雖然秦魏是世仇,也更多在於貴族上層,一般民眾過去,魏國還是歡迎的,畢竟是勞動力,而且當時也沒有所謂“叛國”的說法。

一般來說,民眾在沒糧食且窮途末路的時候,要麼選擇另投他國,謀求生路;要麼選擇揭竿起義,去向國府搶糧食、搶東西。只不過,秦國民眾都沒有做,而是繼續選擇留在秦國做秦人,與國家共患難,盡一切可能救助秦國。

後來,獻公回國之後,上大夫甘龍稟告說,國君出征期間,國中大體安寧,可以證明這一點。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一場戰役的慘敗並不可怕,國中窮弱無糧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些許挫折而迅速瓦解的民心,外物易得,而民心難聚,一旦民心渙散,一個國家哪怕是再強大,也不過是外強中乾罷了。

秦國、秦人雖在困境中飽經滄桑、備受冷眼,但始終沒有丟棄自身的傲骨以及作為秦人那份心底裡的驕傲。有民眾如此,秦國強大,指日可待!


我是萬里,一個喜愛歷史、歷史劇的段子手,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