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家沒有一個“房似錦”丨阿瓦辛小鎮

誰家沒有一個“房似錦”丨阿瓦辛小鎮


01


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安家》裡,孫儷飾演的房似錦可謂身世坎坷。


身為房家接連產下的第四個女兒,一出生就面臨著被扔在井裡的命運,如若不是爺爺勉力養大,她早就被溺死了。


饒是長大後拼命掙錢,也還要一分不留的被無賴媽媽搜刮乾淨,供弟弟買房子。


誰家沒有一個“房似錦”丨阿瓦辛小鎮


不止房似錦,一心想找個有錢人脫離火坑的樊勝美、硬著頭皮把蘇家每一個人都安排妥帖的蘇明玉,近幾年電視劇裡這樣悲慘的女兒屢見不鮮。


正如編劇六六所說:類似的女性在中國是常態。


誰家沒有一個“房似錦”丨阿瓦辛小鎮


因為重男輕女自古有之,有兄弟的女兒總不乏要面臨著相同的命運:


不僅是保姆、全家人的出氣筒,同時還要早早輟學賺錢養家,有多少“招娣”就有多少註定了不公的命運。


慶幸的是,經過了幾十年的計劃生育以及消費水平的提升,這種思想已經不再是主流,“扶弟魔”的姐姐們也有了社會輿論的支持。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80後90後作為唯一一代的獨生子女也開始了為人父母,但大多數身為獨子的他們又是否能做到把自己的愛平分給孩子們?


02


他們深愛著自己的孩子,這毋庸置疑,只是這愛往往帶著“自認為公正”的盲目。


如果你看過《請回答1988》,大概也不會忘掉作為二女兒的德善因為被家人忽略而爆發的那場戲。


一隻雞的兩條腿,父母會習慣性的分給姐姐和弟弟,只剩兩隻蛋時也沒她的份,生日因為和姐姐離得近,一個蛋糕要點兩次蠟燭,她是被捎帶上的。


當小事積累起來,德善終於忍無可忍,她哭著說“我是可以隨便對待也無所謂的人嗎”的時候,爸爸媽媽才一臉驚愕,他們從未意識到這樣的做法有什麼不對。


誰家沒有一個“房似錦”丨阿瓦辛小鎮


他們只是在日常的瑣碎裡,在成年人的苦惱裡磨去了太多精力,覺得孩子們本該如此。


如果德善一直不說,他們大概永遠都意識不到二女兒心裡究竟有多委屈。


這是父母的通病,如果孩子可以不吵不鬧,那就是天大的運氣。即使誰欺負了誰,只要不來告狀,父母往往也不會探究。


即使告了狀,也自有一套“大的要讓小的”這樣的野蠻方式可以一語帶過——無非是小孩子鬧著玩。


可是,孩子的世界太小了,一個玩具的歸屬可能就是他們能記一輩子的大事情,誰又沒有這樣的童年回憶呢。


電影《唐山大地震》裡,徐帆飾演的母親在地震來臨前,在冰水裡泡了兩個西紅柿,本來兒女各一個,但是兒子偷偷吃了一個,在只剩一個的情況下,母親還是給了兒子,並且只是象徵性的安慰了女兒明天給她買。


誰家沒有一個“房似錦”丨阿瓦辛小鎮


後來,地震中一塊石板壓住了兩個孩子,雖然她選擇了救兒子,但對於女兒卻是一輩子的歉疚。


她不肯搬新家、不肯改嫁,年年都要給丈夫和女兒燒紙,怕他們找不到家。


32年後經歷了汶川大地震救援工作的女兒,終於決定原諒了母親,相認那天,盆子裡面赫然泡著是母親提前準備好的五個西紅柿。


母親說,西紅柿都給你洗乾淨了,媽沒騙你。


誰家沒有一個“房似錦”丨阿瓦辛小鎮


如果沒有這場地震,如果沒有因為放棄女兒生命而產生的歉疚,這樣的事情在母親心裡也無非是件不值一提的小事情,並且還會一直延續下去。


是他們不愛這個兒女麼?顯然不是。


他們寧願說著自己不愛吃的謊話也要留給孩子們,寧願豁出性命也要護得每一個孩子周全。


只是他們往往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愛在孩子眼裡早已有了傾斜。


03


這是最好的時代,因為你想要學習的每一件事都唾手可得。


這是最壞的時代,因為你沒辦法保證你所學習的內容就是對的。


對於育兒經,也是一樣的道理。


比如近來頗為人所推崇的窮養兒子富養女,倒是不重男輕女了,但是兒子就是天生要吃草莓屁屁、麵包渣渣、披薩邊邊的人麼?


難道不是要同樣在精神上“富”養,在物質上懂得節制麼?


即使只有一個草莓也要平均分享的家庭給孩子的幸福感,比只吃草莓尖尖的孩子要高得多。


社會上誰又會平白無故把“草莓尖尖”讓給你的孩子,又有幾個成年人不懂得這個道理?


誰家沒有一個“房似錦”丨阿瓦辛小鎮


兩個孩子總有更討父母歡心的那一個,也總會有更為優秀的那一個。


請不要因為誰更“懂事”,就在無意之中讓他承擔更多。


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身為父母,這關不易過。


德善說,二女兒的悲哀是一直存在的,因為姐姐是姐姐,弟弟是弟弟,所以都要謙讓著。


但是我以為我如此崇高的犧牲精神爸爸媽媽是知道的,原來不是,他們不清楚。


誰家沒有一個“房似錦”丨阿瓦辛小鎮


很多時候,我們本能的以為我們的行為都是正確的,但我們為人父母的機會一生也只有這一次,所以也總要時時反思,錯了就道歉,過失就彌補。


就像德善爸爸在特意買了小蛋糕給德善補過生日時說的那樣:我不是生下來就是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女兒也是可以體諒一下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