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Mr.Shanghai——三天漫步,體味小資上海(第一天)

上海,絕不僅僅有東方明珠和外灘,也絕對不能僅僅流連在菜肉餛飩和生煎,雖然必須承認,這些都是滬上的經典。但從百年以前就存在於它骨子裡的小資你還記得嗎?但十里洋場遺留至今的腔調基因你還記得嗎?但那些從旗袍和留聲機裡傳遞出的優雅與矜貴你還記得嗎?更適合旅行這座城市的方法,就是漫步。就如這條三天的路線,從小資、甜美和復古三個角度,帶領你用雙腳領略燈紅酒綠之外的腔調上海。

本條指南中,所有景點均建議採用步行方式細細體味,除少數景點間需使用公共交通外,多數均可徒步到達

第一天

第一天的主題是小資:衡山路的優雅,徐家彙天主教堂的神聖,湖南路的恬淡

衡山路

衡山路於上海如三里屯於北京,是上海最優雅光鮮一面的代名詞。茂密的法國梧桐栽滿道旁,紅褐色的人行道揭示著優雅,即便是最平常不過的隔離欄杆都充滿歐陸風情。而上海最經久的酒吧文化也流轉在沿街那些始建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花園別墅中。無論白天黑夜,那種朦朧的韻味都是衡山路不變的氣質。

HI!Mr.Shanghai——三天漫步,體味小資上海(第一天)

HI!Mr.Shanghai——三天漫步,體味小資上海(第一天)

徐家彙天主教堂

這座磚紅色哥特式尖頂鐘樓離老遠就非常醒目,明媚豔陽下,紅磚灰瓦白石柱配上教堂前綠油油的草坪十分客人。南北對峙的兩座鐘樓把整個區域都烘托的洋氣十足,讓人彷彿走入了歐洲小鎮。如果恰逢週末前來,可以有幸進入其中,也可以看到眾多教徒濟濟一堂的場面。一切都是那麼安靜而神聖地進行著,外面的浮躁也消失的無蹤影。

HI!Mr.Shanghai——三天漫步,體味小資上海(第一天)

HI!Mr.Shanghai——三天漫步,體味小資上海(第一天)

徐家彙藏書樓

如果你對書有感情,你會喜歡教堂旁邊這座並不怎麼起眼的藏書樓。清道光年間,當時的耶穌會修院從青浦遷址至徐家彙,傳教士們便在這裡編撰印刷西文圖書。所以這座仿照梵蒂岡藏書樓建造的庭院裡還有神父居住的神父樓。修建地鐵時,由於樓宇早已不堪重負,政府本準備拆掉,但是包括巴金在內的各界專家呼籲留下來,最終才有依舊在此的藏書樓。

HI!Mr.Shanghai——三天漫步,體味小資上海(第一天)

HI!Mr.Shanghai——三天漫步,體味小資上海(第一天)

上海交通大學本校區

北清復交的名號自不必多說,但位於徐匯的交大校園環境本身就足夠吸引人。走進古樸莊重的大門,外面喧囂的人潮便被瞬間阻隔,只剩下安靜的紅牆綠瓦和古色古香的書香氣息。交大眾多的校區中,唯有此處依然小巧精緻,彷彿你所在的校園依然是1896年的南洋公學。

別忘了到三號門郵寄一張蓋有校戳的明信片。

HI!Mr.Shanghai——三天漫步,體味小資上海(第一天)

HI!Mr.Shanghai——三天漫步,體味小資上海(第一天)

HI!Mr.Shanghai——三天漫步,體味小資上海(第一天)

武康路

記得《色·戒》那條寫滿了命運無常的福開森路嗎?它就是如今的武康路。幾乎看不到車輛的馬路上,隨處載著梧桐和銀杏,隨意走走都讓人心曠神怡。巴金、宋慶齡、劉靖基……身為幾十個名人故居的老洋房訴說著這裡曾見證的源遠流長。武康路就像一本書,需要你靜靜閱讀。

HI!Mr.Shanghai——三天漫步,體味小資上海(第一天)

HI!Mr.Shanghai——三天漫步,體味小資上海(第一天)

HI!Mr.Shanghai——三天漫步,體味小資上海(第一天)

湖南路

今天的散步之旅,不如在黃昏中恬淡怡然的湖南路上結束。比起武康路,這裡可是隻有本地人才會知曉的海派小馬路。Art Deco藝術裝飾為主的花園洋房公寓成了這裡的名片,清風徐徐下法國梧桐成蔭,很多特色的小店和咖啡鋪從來不對庸俗的市場化妥協,專心做自己的事,有自己獨特的一份堅持,也保持著湖南路清新文雅的姿態。

HI!Mr.Shanghai——三天漫步,體味小資上海(第一天)

第一天的小資上海也就此結束,小資不只是消費和藝術風格,而更像是一種生活追求。第二天主題是學院與甜美,如果喜歡請關注“出逃筆記”,逃離一成不變的生活,追尋不同的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