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細分領域的潛力股有哪些


“新基建”,即新型基礎設施建設,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及這一概念。

今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召開,強調加快七大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這被業內認為是對沖經濟下行壓力、推動中國股指反轉的主要力量。

七大領域包括5G基站建設、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主要涵蓋了通信、製造、能源、交通等多種行業。

受此影響,自3月5日起,前期處於相對低位的特高壓、充電樁等“新基建”概念股票大漲。

據《中華工商時報》報道,全國已有25個省份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新型基建,其中8個地區明確規劃年內新建5G基站的數量,合計超過30萬個,各地區都將加速推進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等新型基建項目建設。

目前,“新基建”尚無官方定義。行業分析人士普遍觀點認為,相較於鐵路、公路、橋樑、水利工程等領域建設的“老基建”,“新基建”網絡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特徵明顯,且項目單體投資體量較小,以十億元以下投資體量的項目居多。

“新基建”可劃分為狹義新基建及廣義新基建。

申萬宏源研報顯示,狹義“新基建”以科技為核心,重在為即將到來的物聯網時代打下基礎,主要包括5G基站、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新能源充電樁。

廣義“新基建”則是“老基建”在新領域的延伸,強調補短板,包括傳統基建領域中的補短板領域或者新興子行業,具體涵蓋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

以傳統基建領域的特高壓為例,《證券時報》援引華北電力大學教授曾鳴觀點稱,過去幾年,無論是直流還是交流特高壓項目,都已建設較多。但拉長時間看,特高壓還需要建設,因此被納入新基建範疇。

對於“新基建”的投資規模,市場尚缺乏具體統計。據《證券時報》稱,初步估計年內“新基建”投資規模有望接近萬億元。

招商證券預計,未來五年,“新基建”七大投資領域的投資規模將達5萬億元至7萬億元。未來兩年,複合增速將保持在30%以上。直接或間接拉動的其他投資更大,有望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據界面新聞不完全統計,涵蓋上述七大領域的“新基建”概念股逾800只。

據同花順統計,5G基站概念股共217只,主要包括中興通訊(000063.SZ)、烽火通信(600498.SH)通宇通訊(002792.SZ)、光迅科技(002281.SZ)、中際旭創(300308.SZ)以及長飛光纖(601869.SH)、亨通光電(600487.SH),以及中國聯通(600050.SH)等。

大數據概念股共171只,主要包括神州泰嶽(300002.SZ)、利歐股份(300002.SZ)、中科曙光(603019.SH)等。

人工智能概念股共172只,包括科大訊飛(002230.SZ)、賽為智能(300044.SZ)、遠大智能(002689.SZ)、浪潮信息(000977.SZ)、紫光股份(000938.SZ)等。

工業互聯網概念股票共83只,主要包括用友網絡(600588.SH)、啟明星辰(002439.SZ)、東方國信(300166.SZ)、瀚川智能(688022.SH)、科遠智慧(002380.SZ)等。

新基建細分領域的潛力股有哪些

“新基建”七大領域部分相關概念股。製圖:界面新聞

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概念股共79只,涵蓋國內充電樁運營龍頭特銳德(300001.SZ)、易事特(300376.SZ)、科士達(002518.SZ)、英可瑞(300713.SZ)、盛弘股份(300693.SZ)、國電南瑞(600406.SH)、中恆電氣(002364.SH)等。

此外,還包括整車及電池企業寧德時代(300750.SH)、比亞迪(002594.SZ)等,以及與國網合資成立的電動車服務公司廣匯汽車(600297.SH)。

根據國家四部委聯合印發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2020年,全國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2萬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個,以滿足全國5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截至2019年10月,全國公共充電樁和私人充電樁總計保有量僅114.4萬個,雖實現同比增長66.7%,缺口依然很大。

特高壓成為“新基建”相關股票中漲幅最強的概念股。

據同花順統計,特高壓概念股共41只,主要包括中國西電(601179.SH)、置信電氣(600517.SH)、平高電氣(600312.SH)、智慧能源(600869.SH)、特變電工(600089.SH)、許繼電氣(000400.SZ)、大連電瓷(002606.SZ)、通光線纜(300265.SZ)等。

同為傳統基建領域補短板的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概念股逾100個,包括中國鐵建(601186.SH)、中國中車(601766.SH)、中國中鐵(601390.SH)、運達科技(300440.SZ)、英維克(002837.SZ)、眾合科技(000925.SZ)、匯川技術(300124.SZ)等。

據廣發證券研報,目前,傳統基建仍佔大頭,需要承擔穩定整體增速的任務。“新基建”代表結構性方向,對於優化基建投資結構,打開基建存量空間的意義重大,是年內基建的重要投資方向。

在新基建中,特高壓及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兩個廣義“新基建”領域,佔基建的比重約15%,較去年顯著上升,年內存在繼續上行概率。

因“新基建”涉及板塊較多,七大板塊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參差不齊。《中國證券報》援引市場人士觀點稱,分化將是常態,但“新基建”是一條投資主線,熱點將在七大板塊之間輪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