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前世今生之七「人類探月史之重大事件」

人類發展的動力,是人的好奇心促使著人們不斷的探索與發現,對於月球這顆離著我們最近的自然天體,數千年來一直刺激著人類好奇的神經。古往今來,從不缺乏那些奮不顧身勇往直前的探索勇士。

近代的探月史,是從上個世紀50年代美蘇爭霸開始的,1957年蘇聯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59年1月蘇聯月球探測器"月球1號",從6000Km高度掠過月球表面,實現了人類首次近距離觀測月球;1959年9月"月球2號"成功撞擊月球表面,是人類首次通過撞擊後的物理現象來判斷月球表面狀況,也是人類扔到月球上的第一個物體;1959年10月,"月球3號"成功繞過月球來到了月球的背面,使人類首次觀測到了月球背面的樣貌。

月亮的前世今生之七「人類探月史之重大事件」

在美蘇爭霸初期,登月領域美國是落後蘇聯的,為了挽回世界霸主的尊嚴,美國也發揚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在先後經歷了3次"先鋒號"登月試驗的失敗後,於1961年終止了該計劃,並啟動"徘徊者"系列探索任務,再次接受失敗的考驗後,終於在1964年1月"徘徊者6號"成功撞擊月球,美國人終於也將物體扔到了月球上。

在美蘇爭霸過程中,有一個重要的競爭領域就是太空競賽,而在這一時期,登錄月球似乎成了兩國必須要做到的事情。因此,隨後兩國都在探月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從1960年到1970年間,蘇聯先後實現了,第一次月球軟著陸、第一次繞月飛行、第一次取回月球表面土壤樣本(這個有爭議)以及多次對月球表面的探查活動,不過沒有實現宇航員登錄月球表面,一直是蘇聯的巨大遺憾,雖然他們也進行過巨大的努力和付出。

月亮的前世今生之七「人類探月史之重大事件」

相對於蘇聯來說,美國不甘心一直在太空競賽,尤其是探月活動中落後於蘇聯,因此美國在落後於蘇聯的情況進行了仔細分析,認為只有在載人登月方面,能夠成功超越蘇聯,再次奠定美國航天大國的地位。在1960-1970年間,美國同樣做了各種探月試驗,包括繞月飛行、月球軟著陸等等,當然這些活動在時間節點上都略落後於蘇聯,但是唯一不同的是,美國在這一時期進行了大量的宇航員培訓,並於1969年5月成功進行載人繞月飛行,宇航員托馬斯·斯塔福德和尤金·塞爾南進行模擬登月試驗,距離月球僅有約15公里。

1969年7月20日,美國人終於在世界面前,尤其是蘇聯人面前做了一件揚眉吐氣的大事情,就是阿波羅11號成功將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送到了月球表面,成功實現了人類登錄月球。

月亮的前世今生之七「人類探月史之重大事件」

到此為止,美蘇爭霸中月球探索領域美國人終於超過了蘇聯人。

在此之後,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從未停止,人造地球衛星、太空空間站、返回式宇航艙、航天飛機等等,這些都表現看人類對於太空探索的執著與熱愛。但是,探月工程卻一直沒有更大進展,這並不是人類不想探索月球,只是其中的經濟、政治、國際環境等因素太多了。

隨著1972年阿波羅探月計劃的結束,到2007年,整整30多年時間裡,探月活動幾乎是停止的,直到中國探月衛星"嫦娥1號"發射升空,中國終於趕上來了。

月亮的前世今生之七「人類探月史之重大事件」

2007年10月24日,"嫦娥1號"發射成功,在對月球進行了一系列的影像偵查和分析之後,最終撞向月球,為後續工作積累經驗。

2010年10月1日,"嫦娥2號"發射成功,完成繞月飛行任務,並繼續向前飛行成為繞太陽運行的衛星。

2013年12月14日,"嫦娥3號"成功實現了月球軟著陸。

2019年1月3日,"嫦娥4號"成功實現了月球背面軟著陸,是世界上第一個實現月球背面登陸的國家。

月亮的前世今生之七「人類探月史之重大事件」

目前中國正在進行"嫦娥5號"的研究與準備工作,月球上不僅有豐富的資源,也是人類探索太空的過程中,是一個理想中轉基地,因此,探月工程不只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也是為人類探索太空世界提供寶貴的經驗和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